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年:the case of Ta Kung Pao 1902-196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5021
  • 作      者:
    肜新春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不同的时代折射不同的价值,知识分子和文化载体的出版物均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和安排,曾经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媒体和新闻人经历了怎样的风云际会,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年)》以《大公报》为例研究一个媒体在新旧时代的命运和变迁,从微观层面解构《大公报》,为时代变迁提供一个注解。书中首次披露了1966年前《大公报》的构成、组织及其在中外关系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年)》对于国内外读者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媒体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大有裨益。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大公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倡导救亡图存与经济文化并道而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除了面临内政外交上的危机之外,经济上也十分不景气。虽然国民政府实施了法币政策,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但是仍然不能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基于这种情况,《大公报》提出了“救亡需自经济自救起,救国的大计在于七分经济三分文化”的主张。《大公报》首先总结并分析了几种救国理论:政治救国论、军事救国论和经济救国论。最终提出了“注重经济复兴及文化建设而特别倾重经济复兴”的理论。作为中间力量的代表,《大公报》始终坚持的就是经济文化并行而侧重经济的救国方针。如果只从经济角度分析,那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依靠经济实力的强大,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所谓的外交、国防、国际地位都是空谈。只有稳固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国家其他各项事业的真正开展。这些是被人们所看到的,也是《大公报》特别注重经济复兴的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不能代表一切。如果只坚持经济救国就会陷入唯经济论的轨道,就会单纯地认为:经济决定一切,经济解决一切,经济就是一切。为此,《大公报》慎重地提出了“七分经济三分文化”救国理论。另一方面,《大公报》提出工业救国的主要方略。1931年5月22日,在《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上,《大公报》正式提出了其工业救国的主要方略,即中国必须实现“工业化、科学化,以政治言,必须民主化,及社会主义化”的目标。这反映了当时国人迫切需要安定和渴望建设国家的呼声。而倡导工业救国一直是《大公报》努力追求的使命之一,这一点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贫弱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救国良方。
  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大公报》认为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自订其工业政策”,不能靠任何模式、主义。它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在所有制形式上是混合的,“重工业国有,杂工业私营”;在经济手段上是统制经济,即国家对国民经济生活实施统制和管理;对经济的操纵是由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实施。它提供论坛,让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之路进行深入探讨,贡献方案,使国家获得此等舆论,“可永免内乱,可不受障碍而迈进”。①依此等舆论进行的政治及社会事业,方能不误轻重缓急,不入迷途。参与这场中国现代化之路讨论的人士共提出了五种中国现代化方案。第一种,复兴农村,以引发工业。这是20世纪30年代非常活跃的农村建设实验派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问题都在农村,所以建设必须从农村开头,最后仍须归本农村。第二种,双轨建设。所谓双轨建设,即“一方面能改良农业,一方面又能发展工业”。这是蒋廷黻提出的观点。第三种,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这是陈公博和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吴景超等人的观点。第四种,发展乡村工业以实现中国工业化。这是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廉、方显廷、陈振汉等为代表的观点。第五种,中国的工业化应发展基础工业或重工业。这是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洪元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徐庭瑶的观点。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章报国:半个世纪的理念和追求
第一节 国家兴衰与民族救亡
第二节 小人物与大时代:新旧交替中的《大公报》

第二章 两个23年:经营与存续
第一节 初露峥嵘:1902~1925年《大公报》的发展
第二节 新人新气象:1926~1949年《大公报》领导舆论
第三节 第三只眼:1902~1949年《大公报》的变迁

第三章 转型与定位:《大公报》重新上路
第一节 吐故纳新: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的改组与转型
第二节 财经旗手:《大公报》的发行与影响

第四章 纳入计划:《大公报》新闻传播新体验
第一节 新的路:《大公报》新闻传播的强制性变迁
第二节 自上而下:《大公报》新闻的获取渠道
第三节 得失之间:小议《大公报》的转型

第五章 脱胎换骨:《大公报》经营管理体制之变
第一节 企业所有制:从民营到国有
第二节 激励机制:由股份制转向工资制
第三节 组织结构:由社长负责制转为党委负责制
第四节 人员构成:从无党派到注重党团员比例
第五节 几点思考:变与不变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 融入洪流:《大公报》在几个经济发展时期的作用
第一节 “一五”时期的《大公报》(1953~1957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大公报》(1958~1961年)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大公报》(1961~1965年)
第四节 探索现代化经济理论时期的《大公报》(1962~1966年)

第七章 放眼世界:《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变迁
第一节 《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体制变迁
第二节 《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旨趣变迁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特点

第八章 远去的背影:《大公报》停刊考察
第一节 《大公报》从改刊到停刊
第二节 《大公报》停刊的多重变奏

第九章 媒体与国家:《大公报》作用和价值再审视
第一节 《大公报》参与新中国经济建设
第二节 《大公报》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媒介功能辨析
第四节 媒体、舆论和国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