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样篇一则
不拖堂是好习惯,但这位教师拖堂一分钟,是要保护一名小学生的自信,同样也为展现教育的文明。是教师个人竞赛的名次重要,还是学生的自尊与信心重要,这在成熟的教师心中,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会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
我想听你把话说完
会场很大,灯光照亮了舞台。现今很多公开展示的教学活动,不得不从教室搬到这里。
“嘟——”不很张扬却清晰入耳的长声哨响。
正站着发言的学生一愣。
她亦微微一怔,随即微笑地对孩子说:“不要紧,你继续说。”
孩子捡起被哨声打落在地的思路,继续往下说。
现场很静,听得到秒针嘀嗒的声音。
这是一次省级小学教师学科素养选拔赛,项目很多,从朗诵、写字、个人才艺、综合答题,一环一环地进入现在的课堂教学。当然,课堂教学占总分的比值最重,达60℅。赛前预备会上发的“比赛规则”明确指出:必须听哨下课,哨声一响,意味着扣分开始;二次哨响,加倍扣分。她在这条规则下用红笔划了两条深红色的波浪线,旁边还打了个大大的红五角星。赛前有专家叹息,这样高手云集的大赛,竞争激烈到靠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来排次序,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不过分。
就在课前一个小时,她还在细细地阅读着这些扣分细则,并盘算着自己的分数目前排名第几,课堂教学要拿到多少分才有出线的把握。
哨声响时,这位腼腆的男生,正为概括课文内容认真思索并努力地组织着语言。不难看出,他的思路如一群本就柔弱的鸟儿被一声哨音惊得一哄而散,他费劲地搜罗着散失的思维碎片,口中却只有“唔……嗯……呃……”老师微笑的眼神落在他额头渗出的细小汗珠上,微笑里便更多了一份抚慰,“别着急,想清楚,接着说……”
孩子断断续续地说下去,说着说着,话语渐渐连贯起来。其实,概括课文不必也不应该那样细致描述的,但他的思路正变得清晰,表述开始流利,老师不忍心打断这样的进步,同学们也都听得沉静稳定。
眼看他就要说清了,两声急促的哨音尖厉地刺穿整个会场的平静。哨音再次让他愣住。
这回,她有些恼了,径直走到孩子桌前,正视着孩子为难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别管它!继续说,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她的语气难掩情绪的些许起伏,她努力克制着,平静而坦然地专注倾听这个孩子说完他的最后几句话。
下课了,她回到选手座位席坐下,身边相熟的老师凑过来说:“太可惜了,这次因超时你要吃大亏了!”她轻轻扭过头去,自言自语地说:“这种时候,没得选的。”
她有得选吗?面对孩子清澈的眼眸叫“停”?仅仅为了遵循那个所谓的“游戏规则”?
那几十秒钟,她只看到学生额上沁出的细密汗珠,只看到他心底张皇的犹豫,那几十秒钟,她只想让他安心把话说完,仅此而已。
是龙应台说过的吗,孩子,你慢慢来。
今天,一个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将来,有一天,当他的发言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的时候,他会否偶然记起,曾经有个教师微笑着鼓励他“别着急,想清楚,接着说……”?
她只觉得,自己做了教师该做的事。
不远的话筒里传来一串嵌满数字的声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扣去超时分,最终得分……
不知怎的,这些声音,离她很远。她的心里很安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