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师主体性缺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一流教育呼唤一流教师的今天,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与追求。“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提高教师质量和积极性应该是所有国家的一项优先任务.”①
检视一下我国传统课程与教学,不难发现,国家课程的非选择性使教师成了局外人。国家课程是全国统一的非选择性课程,其流程是自上而下的,即研究一开发一推广一采纳,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到,教师被排除在“研究”和“开发”之外,成为“推广”的对象,其主体性很难得到发挥。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倍受关注,有关教师主体性缺失的研究却很少。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这无疑是对我国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发展的一种修正。然而,教师主体性缺失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已经很少考虑“我是如何想的”,“我的教育追求是什么”,“我应该怎样体现出自己有别于他人的教育艺术”等问题。尤其严重的是很多教师根本不习惯于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理性的反思。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教师。解决教师主体性问题是解决学生主体性问题之前提,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没有教师的主体性就没有学生主体性。只注重学生主体性而忽视教师主体性,无异于掘“无源之水”。
对历史教学中教师主体性缺失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历史教学中弘扬教师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丰富教师主体性缺失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合理发挥,消除教师主体性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走向成功.
一、教师主体性的界定与内涵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②现代人的核心素质是人的主体性。在界定教师主体性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
(一)主体是人
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含义。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近似于哲学中的“本体”、“实体”概念。亚里士多德曾以主体表示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认为性质、状态、关系和活动是从属于本体的。很显然,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并不是同客体相对应、相关联的主体,而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
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它是相对于客体(认识、实践活动对象)而存在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一个关系范畴,只有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具体说来,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群体乃至整个人类)。马克思给主体作了一个科学规定:“主体是人,”是“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主体是人但并非等同于人。我们认为,只有在与一定的客体相互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发挥能动的积极作用并取得支配地位的人才会成为主体。
(二)主体性是人性的核心
把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作为把握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出发点,人们得出一个大体一致的看法: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主动、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主体性是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或其他主体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它是人性的精华,处于人性的最高层面。与人性相比较,主体性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特性,而是通过人自觉能动的活动获得的.主体性并非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的,相反,它随时都面临着被削弱或丧失的危险,需要不断地给以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而人性是无条件的,是人就有人性。主体性是比人性更深刻、更高级的层次,是人性的核心内容,是人性之精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