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百善孝为先
——刘鸿雁妈妈
【理论小提示】
我们中华民族有个古训:“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好品质。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怎么能爱国家、爱周围的人?有谁敢把他当做自己忠实的朋友?孝敬长辈是美好人性的基础和开端,要想儿女孝顺,首先要以身作则,孝敬好自己的父母。
【案例阐述】
人都说:“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方净土,播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教育孩子就如播种一样,如果教育不当,有可能会收获恶果。”孩子小时候,父母的品德行为是他们的第一本教科书,父母也是引导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平时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正面教育。
孩子的爷爷奶奶去世早,姥姥、姥爷为了照顾我们,从东北搬到了北京。平日里总是按着他们喜好的口味准备饭菜,好吃的也都让他们先吃。我父亲喜欢看京戏,我就特意买些光碟送他,哄他们高兴。我先生休息的时候常会带他们到北京周边的景点游玩。
女儿4岁的时候,我父亲被诊断为食管癌,我们没有告诉他实情,只告诉他是胃炎,需要调养,医生建议保守治疗,我每天都要按照医生开出的食谱去市场采购新鲜的食材,为我父亲准备餐点,还要料理家里的一切,无意中忽略了女儿鸿雁。有一天我刚从市场买东西回到家,女儿委屈地问我:“你们为什么每天都只关心照顾姥爷、姥姥,那还么忙?每天陪姥爷说话聊天,给姥爷做好吃的,都不陪我玩,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我这才想起这段时间因为要照顾父亲,的确冷落了女儿,我愧疚地对她说:“因为姥爷病了,特别需要人关心照顾。我无意冷落你,你别怪我。”她听了我的解释后,竞对我说:“我已经长大了,不用照顾我了,以后我和您一起照顾姥爷,我以后也会像您照顾姥爷一样照顾您的,只是您不要生病,不要老!我会永远孝敬您的!”听到4岁的女儿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那次谈话以后,女儿好像一下长大了许多,变得会体贴照顾人了。她把藏了很久、自己认为最好吃的食物都给了姥爷、姥姥;自己也能照顾自己了,像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平时都需要我帮忙的小事一下子自己都会做了;为了哄姥爷开心,她把平日我们给她讲的故事再讲给姥爷听,还表演她在艺术中心学的舞蹈,有时还督促姥爷吃药。
有了她的帮助,我也轻松了许多,姥爷在她的陪伴下心情也好了许多。有一天我先生下班刚到家,她立刻把拖鞋递到面前,并用她的小水杯装满了温水端给他,嘴里还唱着新学的儿歌:“我的好爸爸,下班回到家,工作了一天,多么辛苦,端上一杯茶,请您快坐下。”直到现在我先生每天下班都在享受着女儿给她的这份特殊待遇。我先生也时常感慨:“有一个孝顺的女儿真好。”
【专家小贴示】
家庭教育的价值导向,决定着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和方式又决定了教育效果。父母的言行会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模范行动会成为教育子女的表率。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也认为,孩子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90%来自父母的榜样,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因此,树立榜样是培养孩子最简单的手段,甚至当你不在孩子身边时,也能发挥作用。孩子只有看到你是怎么做的,才会听你是怎么说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于理想和幻想,有强烈的上进心。榜样为儿童提供了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就像一面镜子,在儿童心目中一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就能经常对照镜子检查自己,从而发现差距和不足,克服缺点,形成努力向上的动力。
【误区小警示】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每个家长都是艺术家,你涂什么颜色,他就会是什么颜色。画纸成稿时是很难再涂改的,你的言行举止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那就错了,他会以你对人的好与坏来衡量他做人的原则和标准,你就是他的榜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