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力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
一直以来,辽宁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的联系,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与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要求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责任;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各类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截至2012年,共培训校外场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230人,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爱粮节粮、节水和水土保持、档案、科普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初评和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2011年,辽宁省有3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场所。2012年辽宁省评出了6个省级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场所,并申报了3个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争取专项资金9000万元。①
2.以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教育为重要抓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年来,辽宁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外语教学、研究性学习、科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的鲜明特色。
(1)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针对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现状,全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出台《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施方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高中阶段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小学、初中阶段推进“探究性学习”活动,学前教育推进“探究式游戏”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策略、方式方法和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并不断创新研究性课程的操作方式,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研究,并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经常性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和评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2)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科技实践工作.突出辽宁省的素质教育特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促进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1年,省教育厅制发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指导意见(试行)》,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制定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整合的基本思路,在地方课程中开设科技教育课程,构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模式,探索学校、社区、家庭开展科普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建设中小学科普活动资源库,制订符合辽宁特点的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方案,并将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的培训纳入辽宁省“十五”继续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到2007年,全省中小学普及科技教育,实现科技教育覆盖全省。同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学校劳动、社区劳动、公益劳动和社会生产劳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绿色学校)建设工作,并制发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指导意见(试行)》,围绕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