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常常觉得儒家最了不起的精神就是“内省”。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因为这样的内省精神,人的德行修养、立身处世都变得简单起来:只要你每天都认真检讨自己,躬行大道,无悖于心,自然会取得别人的信任与敬重。作为教师,“内省”显得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我们不能仅仅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做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应当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反思的过程是漫长的,痛苦的,却有着蜕蛹成蝶的效果。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正在亲身体验着这份喜悦与成功。课改之路栉风沐雨,走在研究的大路上,伴随我们的是许许多多的困惑与挑战,然而我们的教师却走得洒脱,充满自信。梳理从教以来的点点滴滴,可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课改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每一名教师体会到了教学的幸福和快乐。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合作有序、挥洒自如,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每周的“课改论坛”是我们相约相聚的日子,当我们带着一周教学的困惑、心得奔向研讨地点时,内心充满着期待和向往。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轻松愉快地谈体会,论教学,把平日里教学中的点滴惊喜、困惑一吐为快,为了教学中的一个小小设想,进行激烈的交锋。从最初的教学信息交流,到后来的专题讨论,经验分享,这一路走来,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有同伴与你“并肩前行”,我们辛苦并快乐着,待告别这一次的相聚,更期待下一次的重逢。
在反思中,我们都学会了用审视、分析的眼光来反省、思考自己的教学,不再被动盲目,教学从未这么富有理性、创造性。在一次次的研讨活动中,历经无数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一个个的难题破解了,课堂终于变样了!孩子们回答问题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能主动提出问题,有兴趣和热情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探究的习惯。分组学习中学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解决疑问。小组合作有序了、学生能力提高了……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我们不时地收获意外的惊喜。我们时时感受着新生的喜悦,这不完全是学生带来的,也是我们对教师职业有了全新的体验。教师的生命中多了智慧的分享,情感的召唤,心灵的启迪,其中充满了成长的快乐。作为老师,夫复何求?这一份甜蜜,既属于自己,也属于学生。
走过漫漫长路,蓦然回首,可笑曾经的可笑,反思曾经的反思。感悟到:成长,并不只是属于少年儿童的,也属于在课改中摸爬滚打的老师们。虫之为茧,是为了化蛹成蝶的美丽。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呢?宛如郭沫若笔下的凤凰涅粱一样,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仿佛都获得了新生,感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希望,领略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品味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悦。我们在反思中成长,以教人者教己,在反思中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反思使我们勤于思考,反思使我们爱上写作,反思使我们的智慧得到提升,反思正伴随着我们向着专家型教师迈进,反思使我们的教育人生更加美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