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道德哲学研究: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之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5372
  • 作      者:
    冯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道德哲学研究: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之路》对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伦理思想的解读、总结和评价,目的是探讨黑格尔伦理学的发生原因、逻辑体系、核心思想、对于伦理学的意义,及理论上的缺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道德哲学研究: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之路》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解读和文本解读,以及与黑格尔自身体系和其他哲学家伦理思想的比较,运用黑格尔自身的辩证发展逻辑,综合总结和评价其伦理精神学说,从而从共同体精神这一个侧面,发现黑格尔哲学研究乃至整个伦理学研究一直遗漏的重要方面,即伦理就是一种共同体精神。
展开
作者简介
  冯川,1970年生于南京。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期间在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证书班学习。2008年受聘为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伦理、法理学与法哲学,硕士期间师从张中秋教授、杨春福教授,博士期间师从樊和平(樊浩)教授,主要研究黑格尔法哲学与法伦理。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主体性哲学。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从混乱到和谐——评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论黑格尔伦理学的几个突出创见》、《儒家思想的社会契约性质》、《黑格尔法哲学再诠释》、《论经济行为和伦理行为的契合》、《对中国矿难的法律经济分析》等,译作有“2002年的美国最高法院”等,译著有《法治与发展》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道德哲学研究: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之路》对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伦理思想的解读、总结和评价,目的是探讨黑格尔伦理学的发生原因、逻辑体系、核心思想、对于伦理学的意义,及理论上的缺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道德哲学研究: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之路》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解读和文本解读,以及与黑格尔自身体系和其他哲学家伦理思想的比较,运用黑格尔自身的辩证发展逻辑,综合总结和评价其伦理精神学说,从而从共同体精神这一个侧面,发现黑格尔哲学研究乃至整个伦理学研究一直遗漏的重要方面,即伦理就是一种共同体精神。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思想界也正经历着一种痛苦的思考,启蒙所带来的人的主体性理论、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是不是真的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秩序、永久和平和幸福,或者说,在现实的表现上,这些理论推倒了古旧的封建社会下的伦理,却没有能够建构现实的幸福。这些都是黑格尔在其伦理法哲学中需要面对和解答的问题。
  用伏尔泰的话说,18世纪是理性主义的胜利。但是在19世纪初,理性主义已经开始被认为是一种过于冷静乃至于冷酷的思想模式。理性主义虽然没有喊出尼采的“上帝死了”的口号,却已经基本将上帝消解了,而代之以自然神化的宇宙理性观。这种祛除感性因素和道德伦理温暖的理性主义不仅是人看待自然的方式,甚至也是解剖人性的方式。有英国历史学家认为,18世纪科学思想最重要的新发展是把科学分析运用到人本身,用休谟的话来说,启蒙运动认为对人的研究能够而且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并认为对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的研究,包括对人的道德和历史的研究,是可以用类似实验室实验的方式进行的课题。①
  正如查尔斯·泰勒所指出,启蒙的理性在黑格尔时期已经开始被认为是“分裂了心灵和肉体、理性和情感、理性和想象力、思想和意义、欲望和谋划”,因此,开始产生了一种“对于统一性和全体性的热忱要求”②。有学者指出,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冷酷,它所遗漏的问题正是康德所要拯救的,即道德动机。理性主义所代表的纯粹洞察力是与宗教感情相反的。因此,建立在纯粹洞察力基础上的启蒙,注定要求一个大剂量的否定以达到下一个阶段。③的确,康德哲学的一个动因,应该被认为是对冷酷的理性主义的一个扬弃,黑格尔的伦理法哲学就更是如此了,正如他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的,抽象意识中的普遍自由与个别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乃是一种完全直接的、无中介的纯粹否定,即是说,是作为存在事物的个别的东西在普遍的东西中的否定;因为两者都直接是绝对自为的,不能插入任何东西为中项使两者结合起来。于是,普遍的自由所能作的唯一事业和行动就是死亡,而且是一种没有任何内涵、没有任何实质的死亡,因为被否定的东西乃是绝对自由的自我的无内容的点”①。
  在这段话中,可以说反映了黑格尔伦理法哲学在那个时代最需要面对、思考和批判的东西:伦理的缺失。这种伦理的缺失,其实质不仅是习俗风尚的纷乱、社会等级的崩溃、宗教慰藉的减少、信仰的丢失和各种神圣事物的祛魅,关键在于,在一个一统天下的帝国崩溃之后,在一个一统天下的信仰崩溃之时,在独立的民族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之时,统治性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是以原子主义的个人主体性为基础的,以纯粹抽象的个体权利和利益为基础的,或者以主观性的道德为主张的。新型的文明,需要现实化的普遍性,需要共同体意识,民族国家,需要在巩固自由这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现实的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制度,而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制度,就是黑格尔心目中的伦理精神。如何将自由、主体性、个体权利和利益以及主观性的道德这些经过长期的思想发展而产生的文明成果,纳入共同体的意识和现实中,是黑格尔伦理法哲学的主题。深思人的居留,是深思在那个时代中,甚至在历史的长河里,自由的生存和生存的自由,应该是个体的,还是共同的,抑或是兼而有之,这种兼而有之,是否可能。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黑格尔伦理体系的哲学背景
第一节 去伦理的理性
一 整体性伦理的幻灭
二 人的主体性的突进
第二节 自由的悖论
一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西方
二 法国革命
三 德意志民族国家
第三节 客观精神的背景
一 在精神哲学中的地位
二 基本概念与概念体系
三 主要思想的联系

第二章 抽象法:人格
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规定
一 人格之法哲学基础
二 人格的定在
第二节 人格与精神
一 抽象法的性质
二 人的存在与确证
第三节 抽象法与抽象人格
一 抽象法之“抽象”
二 抽象法与自由意志的自在
三 抽象法的主观法性质

第三章 主观意志的法:道德
第一节 道德与主观意志的法
一 故意——责任:道德的个体主观性
二 意图——福利:个体主观性的扬弃
三 善与良心:主观意志的法
四 主观意志法的辩证定在
第二节 自由的善
一 善、自由与道德
二 义务
三 良心
第三节 主观的自由
一 道德的主观性与自由
二 自由意志的自为
三 向客观自由的过渡

第四章 客观意志的法:伦理
第一节 伦理与伦理实体
一伦理的本性
二伦理实体
三伦理实体与自由
第二节 自然的伦理实体:家庭
一 爱与婚姻的伦理意义
二伦理感的起源
三 伦理人格及其解体
第三节 异化的伦理实体:市民社会
一 市民社会:一个需要的体系
二 市民社会的伦理意义
三 市民社会的异化
第四节 复归的伦理实体:国家
一伦理精神的定在
二 内部法与作为内在伦理实体的国家
三 国际法与作为外在伦理实体的国家
四 世界历史与普遍精神的实现
第五节 伦理与客观的自由
一 自由与伦理的客观性
二 作为解放的义务与个体的美德
三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五章 法哲学体系中伦理精神的辩证本性
第一节 伦理精神的辩证运动
一 伦理精神的意志形态及其自我运动
二 伦理精神的定在
三 客观精神的圆圈
第二节 伦理精神的概念辩证法
一 普遍和个别
二 自在与自为
三 概念与定在
第三节 作为精神发展的客观环节的伦理精神
一 理念的真实
二 历史的必然
三 善与幸福的现实性
四 道德、伦理与法
第四节 “从实体出发”
一 实体的自由
二 “从实体出发”的伦理观
结语黑格尔伦理法哲学的再诠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