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孙杰教你简单做父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703575
  • 作      者:
    孙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杰著,中华育婴协会专家、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专家、儿童健康指导师培训专家、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视频教材编导、北京初乐元社区育婴指导站教育总监。
从事产科工作20多年,从事孕产期指导、婴幼儿家庭指导及亲子教育10余年,先后举办孕产期指导班近百次,指导母婴家庭2000余人次,培训育婴师千余人次,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北京市劳动局创业项目——社区育婴指导站创始人之一,2008年主持了该项目的策划和培训工作,并一直负责项目的培训和推广工作。先后接受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父母必读、摇篮网、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是天津日报—每日新报的专栏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把教育简单化、生活化,简单到家长可以操作,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着重阐述作者的养育理念,特别关注了家长的心灵成长及孩子的心灵塑造,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对今后的影响;下篇是日常操作手册,分别从孕期保健、婴幼儿日常护理、婴幼儿日常活动方案、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防护与急救四个部分,让家长了解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出健康可爱的宝宝。
展开
精彩书摘
家长的心灵引导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宣传口号,《0岁决定一生》《3岁决定一生》《7岁决定一生》这样的书籍,让家长感觉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教育孩子才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但我们仔细想想,什么才需要相同起点的起跑线?短跑!人生不是短跑,何言“起跑线”?更何况,人生处处都是起点,处处都可创造精彩人生。
作为专业人员或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要知道我们该如何去做。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孩子提供安全、有序、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这种环境不需要太华丽,但一定要与孩子的成长秩序相适应。过于复杂的环境会让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丧失秩序感,并缺乏探索的愿望。
有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启示:1985年,在日本举办的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示了一棵长有13000个果实的西红柿植株。这棵参展的西红柿植株是一颗极普通的种子发芽之后,通过水法培养起来的。即把幼苗放在水槽里,再把普通的肥料以适当的浓度溶化到水里以便植物吸收,在进行水温和水流管理的同时,为它提供充足的氧气。在这种情况下,西红柿就可以自由生长,不受土壤的限制。4个月后,这棵西红柿还没有结果,只是枝叶茂盛,直到初秋,它才开始不断地结出果实,到了展览会的后期,居然结出13000个果实,并且它的叶子的覆盖面积达到5平方米,闭幕式那天更是达到了14平方米,这一现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对于这一现象,专家的解释是:因为改变了种植的方法,激发了普通西红柿特有的潜能并使之充分发挥了出来。由此结合我们培养孩子的过程,我们应该受到一些启发:
1. 科学合理的营养:虽然选择的是一个优秀的西红柿种子,但是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其充分生长的必要条件。同样,科学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孩子成长的基本条件,很多家庭在孕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在孩子出生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做了。由于过度喂养或喂养不当而造成的营养不均衡的孩子很多,营养不均衡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2. 相对宽松的环境:西红柿在水槽里生长,避免了土壤对它的限制。让孩子有一个宽松适宜且有秩序的环境,这种秩序一定要适应孩子的特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3. 厚积方能薄发,注意积累:西红柿开始并没有结出果实,在后期则突发猛进。对于孩子更不能急功近利,做好积累,才能有所收获。
4. 物皆有法,尊重规律:西红柿的成熟顺应了客观规律,而非依靠“催熟剂”。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要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和个性。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生活渗透性的教育,让孩子快乐生活,快乐成长。我们不能过度依赖某种教育方法,更不能生搬硬套一些我们认为先进的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一章  家长的心灵成长
未来社会发展对孩子的要求
“健康比成绩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方向比努力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这是清华大学校长的总结,提出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孩子提出了目标。
健康比成绩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我们的孩子拥有的只是好成绩,而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他的生活不会快乐,更不会幸福。在一次我组织的妈妈沙龙活动中,妈妈们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突然,一个妈妈说:“我真羡慕你们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什么都不求,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哪怕他考试不及格我都愿意。”她的话让现场安静了很久。健康已??被比喻成21世纪的主流财富,拥有了健康,就等于拥有了社会的主流财富。健康的身体是做所有事情的根本。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健康比作1,那么财富、成就、地位等都是0,只有拥有了1,后面才能增加无数的0,有了健康,你才能拥有更多。
慧医治未病。说的是有智慧的医生都懂得,预防保健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对于孩子成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同样应该提前预防。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到,并且是一定能做到的。
能力比知识重要
我们并不是不需要知识,而是在重视知识的基础上把能力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比如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在我组织的几次招聘会上,来应聘的人很多都参加过多种培训,培训书一堆,理论知识背得烂熟。但当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他们却不知从何入手,培训得来的知识也没有了用武之地。由此可见,单纯依靠书本上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学到的东西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大多注重给孩子知识技能的灌输,却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
方向比努力重要
选对方向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正如奥运会的帆船比赛,选手们必须要根据风力和风速来调整自己的战术,争取用最小的力气获得最大的胜利,只有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在汹涌的海洋竞赛中出类拔萃。我们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兴趣所在,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生活比文凭重要
2010年1月初“中国博士生吻瘫美国机场”的报道轰动一时,这次事件共造成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100多架飞机延误起飞,1600名乘客滞留6个小时。为了追求所谓的浪漫,在机场安全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位中国博士生擅自进入安全区引起了骚乱,使得备受恐怖袭击困扰的美国,着实紧张了一番。我们从孩子出生起就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要上好的大学,成为家人的骄傲,但我们在强调成绩之时缺乏了对孩子基本生活规则的教育。在他们走出国门时没有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其实有严格的规则,违反了社会规则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有着高文凭的博士生也不例外。
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孩子成绩优秀,走进大学校园后却不能适应校园的生活,大学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倒置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开始上各种补习班,成绩要名列前茅,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再学习如何接人待物,遵守社会规则,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情商比智商重要
比起单纯高智商的人,情商与智商兼备的人更易成功。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不能单纯根据物质财富,还要看他所拥有的精神财富。高情商的人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高情商可以使人更快乐。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必须有高情商的父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看你是否属于高情商的父母:
父母情商检查表
1. 遇到重要问题,你避免让孩子知道吗?
不是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不应该将重要问题避开孩子。即使孩子尚幼,孩子的适应能力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得多,并能从解决现实问题中获益。
2. 你公开谈论自己的失误吗?

孩子们的想法和期望要想切合实际,必须学会接受父母的优点和缺点。
3. 你的孩子每周看电视时间超过12小时吗?
不是
实际上,每个孩子每周看电视的时间太多对孩子是不利的。这样做对提高情商技能一点儿好处也没有,尤其是暴力内容,对不能很好控制情绪的孩子非常有害。
4. 你家有电脑吗???常让孩子玩吗?(时间应有限制)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一度认为,电脑和电子游戏会阻°?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但这么说似乎不对,孩子(包括成人)已找到利用电脑和在线服务的新方法,能提高技能。
5. 你认为自己乐观吗?

研究表明乐观的孩子更快乐,在学校更容易成功,身体更健康。孩子乐观或悲观的性格主要是父母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6. 你帮助孩子交友吗?

研究者们发现,有一个“好朋友”,尤其在9~12岁时,是孩子能否学会与人保持亲密关系里程碑的关键一步。孩子蹒跚学步时,你就应该教他如何交友。
7. 你限制孩子观看电视或录像中的暴力内容吗?

尽管还没有明确说明,观看暴力内容的电视节目或类似电子游戏会使孩子变得霸道,但这些内容确定能使他们对别人的感情和担心无动于衷。
8. 你每天至少花25分钟非指导性地参与孩子的游戏和活动吗?

不幸的是,现在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与孩子一起玩耍或非指导性地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会有效提高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信。
9. 你有明确一贯的办法来管教孩子吗?

如今,权威型父母可以防止孩子有可能遇到许多问题,他们抚育适当,且坚持一贯的管教。专家们相信,过度纵容是导致儿童时期出现许多问题的原因,包括抗命不遵和反社会的行为。
10. 你定期与孩子一起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吗?

孩子们只有亲身去做,才能懂得照顾别人,只有言传是没有用的,同时社区服务活动也能教会孩子们许多方法、技能,防止他们出现问题。
11. 你对孩子是否诚实可信,即使是谈到病痛或失业等非常痛苦的话题,也是如此?

许多父母试图把孩子保护起来,使他们免受任何压力的干扰,保持童心不泯,殊不知这么做对孩子反而有害无益。孩子们从小不懂得如何有效地面对问题,尤其是人际关系,日后会越来越脆弱。
12. 你教过孩子如何身体放松,以对付压力、病痛和忧虑吗?

孩子四五岁时,你就可以训练他学会身体放松,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应对当时遇到的问题,更有助于他日后健康长寿。
13. 孩子解决不了某个问题时,你插手吗?
不是
研究表明,孩子们开始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后,就会获得自信心,学会重要的社会技能,在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家长可给他们一些建议。
14. 你定期开家庭会议吗?

模仿是孩子学习社会和情感技能的最重要的方法,家庭会议是孩子们学习解决问题技巧及如何在团体中发挥作用的理想场所。
15. 你坚持要求孩子永远对别人彬彬有礼吗?

文明的举止很容易教,而且对孩子在学校和将来在社会上的成功,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16. 你是否花时间教会孩子如何从日常生活,甚至是从他们的麻烦中看到幽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幽默感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技能,更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17. 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组织能力,你的标准是可变的吗?
不是
你应该在许多方面灵活多变,但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技能的标准要求是不能变通的,要想在学校和日后工作中取得成功,孩子必须学会自我约束,合理分配时间,掌握组织才能。
18. 孩子抱怨某事太难或已经失败后,你仍让他坚持试下去吗?

要想成就事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失败仍然有坚持不懈的韧性。
19. 你坚持要孩子每天锻炼,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吗?

健康的饮食和锻炼对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此外它对孩子大脑的发育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 你能正视孩子的不诚实吗,哪怕是一件小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诚实的看法也相应发生变化,但诚实可信应该永远被视作美德而受到重视。
21. 即使怀疑孩子正在伤害自己或他人,你也尊重孩子的隐私吗?
不是
隐私和信任是培养孩子过程中的变化,孩子们在每个年龄段都应该知道:什么可以是自己的隐私,什么该让父母知道。
22. 你同意激励孩子的动力来自学校老师,而自己置身其外吗?
不是
激励孩子获取成功,应该从家里开始。对其他文化的研究发现,父母越是参与孩子的教育,孩子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23. 由于你自己存在某些问题,而由此对孩子的类似问题更加容忍吗?
不是
孩子和父母具有同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如果你有忧郁症或脾气暴躁等问题,那么你就应该想办法改变你和孩子的行为。
24. 孩子不愿谈起使其生气或烦恼的事情时,你能让他独处吗?
不是
孩子们几乎都不愿意说出使自己烦心的事情,但以情感智力的观点看,你应该鼓励他说出来,把这些问题和自己的感觉说出来,会改变孩子的大脑发育,在大脑的情感和思维两部分之间架起桥梁。
25. 你相信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有解决办法吗?

儿童和青少年及成人一样,可以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为其困扰,束手无策,这种认识世界的主动方式能扩大孩子的自信和关系网。
(摘自《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美〕劳伦斯?沙皮罗著  施美华译)

孩子出生没有附带说明书
孩子出生没有说明书,家长需要学习
我们购买任何一件商品,都会附带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书,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如何操作,即便操作有误导致商品损坏,也会有商家及时提供维修服务。可养育孩子就不同了:我们每个人出生时手中都没有拿着说明书,告诉父母我们出生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告诉父母我们在一出生时就具有怎样的能力。孩子的成长是一次性的,父母没有实验性养育孩子的机会,因此家长需要学习,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同时进行自我学习。
孩子出生没有附带说明书,专业人员需要学习
专业的工作人员,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实际??验,才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助推器”。应该针对不同的家庭和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帮助,而非用测评、指标来“量化”孩子,同时一定要关注家庭的秩序性,关注整个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包括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环境等。
孩子出生没有附带说明书,需要给予孩子特殊的关注
给孩子特殊的关注,并不是对孩子过度保护,而是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灵需求和在各阶段心灵的表现,并据此进行引导,提供帮助。尤其要把握孩子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培养孩子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关键期是“过期不候”的,各种行为的关键期只有一次,并且时间很短。关键期行为发展不佳,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行为。当然,孩子不会告诉我们:“爸爸妈妈,我现在正处在某一关键期,我需要怎样”但孩子的行为会提醒我们,他们现在在发展什么能力,需要我们如何做。因此给予孩子特殊的关注,是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生理和心灵表现。
建议:
无论父母还是专业人员,都要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关注孩子的心灵需求。
正确地与孩子沟通
葛洛夫说:“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保持沟通,并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有效性。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忘掉自己的家长身份,不要总以说教的方式,那样孩子会很反感。我接待过一个父亲,他工作很忙,但总会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可是每次都不欢而散,后来孩子??常躲着他,父子之间也生分了许多,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来和我交流。我在和他聊完后发现,每次沟通之前这位父亲都会对孩子说:我们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我。但3~5分钟后,父亲式的说教就代替了朋友式的沟通,完全是老子对儿子,只能服从不能反驳的架势。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孩子,即使有超强的自我控制力,也不见得可以把这样“不平等”的沟通进行到底吧!请不要让说教成为一种习惯,这样你可能永远不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慢慢和你疏远。我读过一篇文章,其中将沟通比作心灵的彩虹桥,多美的比喻啊!这座美丽的桥梁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家长的努力会让沟通变得更美,让家长与孩子的心灵之桥更加坚固。
如何和孩子做好有效的沟通,请尝试以下的方法:
1. 蹲下: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尊重,不要让孩子一直仰视我们,觉得我们高不可攀。
2. 微笑:微笑可以给人力量,可以使人畅所欲言,这样你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相信没有人愿意和一个面部没有表情或眉头紧锁的人进行沟通,与这样的人交流,即使说也不会说真话。
3. 倾听:家长要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说话,让孩子尽情地说,在孩子没有说完之前,不要对孩子的话进行评价。
4. 自控: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沟通的效果。孩子的话有时会没有逻辑,可能让家长听起来比较乱或很啰唆,就算这样也不要有烦躁的表现。不要对孩子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
5. 专注:要注视孩子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我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渠道。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的内心感受。等孩子长大后,当你需要孩子的关注时,孩子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他会给你足够的尊重,给予别人尊重的孩子在长大后也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展开
目录
目录

上篇
第一部分  家长的心灵引导
第一章  家长的心灵成长  3
未来社会发展对孩子的要求 / 3
孩子出生没有附带说明书 / 9
正确地与孩子沟通 / 10
喂养与孩子的行为 / 11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 13
找到问题的根本 / 14
调整自己的情绪 / 16
尊重孩子 / 18
帮助孩子建立所属感 / 20
第二章  培育家庭氛围        21
家庭类型对孩子的影响 / 21
简单生活,快乐生活 / 22
父亲的角色 / 23
调整家庭生活 / 24
制定家庭目标 / 25
品味生活 / 27
第三章  为孩子积累生活的资本       30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 30
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 32
重复可以让孩子积累经验 / 33
体验的重要性 / 34
终生学习的能力 / 36
快乐学习的能力 / 37
让孩子学会关爱自己 / 38
成就孩子心灵的梦想 / 40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42
健康的心灵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 44
第四章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财富       46
父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 46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 47
成就伟大的礼物 / 48


第二部分  孩子的心灵塑造
第一章  0~1岁婴儿的特点          50
一、0~6个月婴儿的特点 / 50
二、6~12个月婴儿的特点 / 51
三、0~12个月婴儿的心灵塑造 / 52
关注孩子的出生恐惧 / 52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 53
坚持母乳喂养 / 54
不可忽略的辅助食品 / 55
关注婴儿的沟通需求 / 55
婴儿哭闹的原因 / 56
习惯培养 / 57
不可忽略的色彩 / 59
第二章  1~2岁幼儿的特点           60
一、1~1.5岁幼儿的特点 / 60
二、1.5~2岁幼儿的特点 / 61
三、1~2岁幼儿的心灵塑造 / 61
让孩子自己建立规则 / 61
让1~2岁幼儿体验自己的重要性 / 62
2岁幼儿为何发脾气 / 63
不要揠苗助长 / 64
“我要自立” / 65
属于孩子的空间 / 65
第三章  2~3岁幼儿的特点           67
一、2~2.5岁幼儿的特点 / 67
二、2.5~3岁幼儿的特点 / 68
三、2~3岁幼儿的心灵塑造 / 69
给孩子责任性授权 / 69
尊重孩子的选择 /  / 70
行为与习惯 / 71
打架获得的智慧 / 72
分享 / 73
建立秩序 / 73
关注孩子的“第二书包” / 74
2~3岁的幼儿为何不听话 / 76
色彩与心灵 / 77
第四章  读懂孩子的心灵         78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 79
本体感觉是孩子的身体地图 / 80
触觉是神经系统的营养 / 81
前庭是大脑的门槛 / 84
运动协调能力主导学习能力 / 85
听觉是界限最远的感觉器官 / 86
嗅觉、味觉影响生活品质 / 88
东张西望和爬行都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 90
不可忽略的影响 / 91

下篇

第一部分  生命的质量始于最初的形成
第一章  孕前准备            94
生命的质量始于最初的形成 / 94
一、孕前计划 / 95
最佳生育年龄 / 95
孕前准备: / 95
二、科学的胎教 / 97
维护孕妇愉快的精神情绪 / 97
胎教音乐 / 98
胎儿体操——胎儿触觉及本体觉刺激 / 99
语言刺激 / 100
光照刺激 / 101
环境刺激 / 101
不可忽略的天然营养 / 101
第二章  孕期各阶段保健           102
一、孕期各阶段心理需求 / 102
二、孕期的自我保健 / 103
孕早期(1~3个月) / 103
孕中期(4~7个月) / 103
孕晚期(7个月以后) / 104
孕期常见症状及自我保健 / 104
三、孕期的合理膳食 / 105
孕期合理膳食原则 / 105
孕早期的膳食 / 106
孕中期的膳食 / 107
孕晚期的合理膳食 / 108
第三章  分娩及产褥期保健           110
一、决定分娩的因素 / 110
二、影响分娩的因素 / 111
三、分娩的过程 / 112
什么时候入院最合适 / 113
临产先兆 / 113
临产的标志 / 113
分娩经过及保健 / 113
分娩过程中的自我保健 / 114
有关剖宫产 / 116
三、产褥期生理及保健 / 116
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 / 116
产褥期心理表现和需求 / 117
产褥期自我保健 / 117
第四章  孕期保健操                       118
一、孕期日常保健 / 119
孕期正确的坐姿 / 119
孕期正确的站姿 / 120
蹲下拾取物 / 120
睡眠的姿势 / 120
头皮按摩及头发的护理 / 121
面部的护理 / 121
口腔的护理 / 121
二、孕早期保健操 / 122
颈部运动 / 122
肩部运动 / 122
上肢运动 / 123
身体的放松 / 123
按摩放松——丈夫的关爱 / 124
三、孕中期保健操 / 124
肌肉力量锻炼 / 124
肌肉韧性锻炼 / 126
四、孕晚期保健操 / 128
五、产褥期保健操 / 129


第二部分  婴幼儿日常护理
第一章  喂养与看护                      134
一、母乳喂养中的问题 / 134
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 / 134
母乳喂养的体位和方法 / 135
乳汁的分期 / 136
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 137
什么情况下不能哺乳 / 140
二、奶粉的配置和奶瓶的清洗及消毒 / 140
第二章  常用的日常保健方法               142
一、常用的护理方法 / 142
几种抱孩子的姿势 / 142
科学包孩子、换尿布和穿衣服的方法 / 144
婴幼儿抚触方法 / 144
海绵浴 / 151
婴幼儿游泳 / 151
婴幼儿洗澡 / 153
二、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154
脐带护理 / 154
红臀的护理 / 154
乳痂的处理 / 154
疝气 / 154
湿疹的护理 / 155
发热的护理 / 155
腹泻的护理 / 156
手套和脚套的危害 / 156
吃手、啃玩具需要纠正吗 / 156
如何培养孩子会吃的好习惯 / 157
过度恋奶,拒绝其他食物 / 158
为何孩子只喜欢吃糊状食物 / 159
孩子不愿意吃饭怎么办 / 159
如何避免孩子挑食、偏食 / 159
不良的睡眠方式 / 160
引起腹胀的原因 / 161
生理性肠痉挛 / 161
幼儿为何流口水 / 161
牙齿的护理 / 162
第三章  0~12个月婴幼儿神经行为监测              162
一、监测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 162
监测的重要性 / 162
婴幼儿监测的注意事项 / 163
行为异常的表现 / 164
常见的原因 / 164
矫正的基本方法 / 164
婴幼儿监测的作用 / 165
二、监测的具体操作方法 / 165
一般情况了解 / 165
视觉监测 / 166
姿势和自然活动 / 166
异常活动 / 168
被动肌张力监测 / 168
脊柱监测 / 170
主动肌张力 / 171
几种保护性的反应(针对6个月后的婴幼儿) / 174


第三部分  婴幼儿日常活动方案
第一章  第1~2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177
一、感知运动能力 / 178
二、语言训练 / 178
三、探索性行为 / 178
四、交往能力 / 179
五、自我照顾能力 / 179
六、音乐培养 / 180
第二章  第3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181
一、感知运动能力 / 181
二、语言能力 / 182
三、探索性行为 / 183
四、交往能力 / 183
五、自我照顾能力 / 183
第三章  第4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184
一、感知运动能力 / 184
二、语言能力 / 185
三、探索性行为 / 185
四、交往能力 / 185
五、自我照顾能力 / 185
第四章  第5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187
一、感知运动能力 / 187
二、语言能力 / 188
三、探索性行为 / 188
四、交往能力 / 189
五、自我照顾能力 / 189
第五章  第6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190
一、感知运动能力 / 190
二、语言训练 / 191
三、探索性行为 / 192
四、交往能力 / 192
五、自我照顾能力 / 192
第六章  第7~8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193
一、感知运动能力 / 193
二、语言能力 / 194
三、探索性行为 / 195
四、交往能力 / 195
五、自我照顾能力 / 195
第七章  第9~10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197
一、感知运动能力 / 197
二、语言能力 / 198
三、探索性行为 / 198
四、交往能力 / 199
五、自我照顾能力 / 199
第八章  第11~12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00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00
二、语言能力 / 201
三、探索性行为 / 201
四、社交行为 / 202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02
第九章  第13~15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03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03
二、语言能力 / 204
三、探索性行为 / 205
四、交往能力 / 205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05
第十章  第16~18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06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07
二、语言能力 / 207
三、探索性行为 / 208
四、交往能力 / 208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09
第十一章  第19~21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10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10
二、语言能力 / 211
三、探索性行为 / 212
四、交往能力 / 212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13
第十二章  第22~24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13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14
二、语言能力 / 214
三、探索性行为 / 215
四、交往能力 / 215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16
第十三章  第25~27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17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17
二、语言能力 / 218
三、探索性行为 / 218
四、交往能力 / 219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19
第十四章  第28~30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20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21
二、语言能力 / 221
三、探索性行为 / 222
四、交往能力 / 222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23
第十五章  第31~33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23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24
二、语言能力 / 224
三、探索性行为 / 225
四、交往能力 / 225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26
第十六章  第34~36个月日常活动方案             226
一、感知运动能力 / 227
二、语言能力 / 227
三、探索性行为 / 228
四、交往能力 / 228
五、自我照顾能力 / 229


第四部分  婴幼儿意外伤害与防护
第一章  意外伤害的外在及内在因素                 231
一、发生意外伤害常见的外在因素 / 231
二、发生意外伤害常见的内在因素 / 231
第二章  急救常识                     232
一、现场急救注意要点 / 232
第一时间要做的 / 232
受伤儿童的运送 / 234
二、心肺复苏法(CPR) / 235
CPR(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ABC) / 235
三 、常见意外伤害的防护与急救 / 237
烧、烫伤 / 237
触电 / 239
异物 / 240
跌落 / 246
溺水 / 253
切、割、刺伤和出血 / 254
动物咬伤 / 257
中毒 / 258
其他意外伤害 / 26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