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元杂剧平阳戏剧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8085
  • 作      者:
    姚玉光,赵继红,高建旺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姚玉光,男,汉族,山西洪洞人,1950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文学学士;1988年南京大学进修古代文学硕士课程结业,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古代文学硕士点负责人,古代文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山西省教学名师。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中国典籍与文化》《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代“平阳戏剧圈”的综合考察与研究》和多项山西省科研、教改项目;出版《黄花怜瘦影--李清照传》专著多部,其中《荆钗记评注》(合著)为第13届“中国图书奖”之一;主编、参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国家规划教材、普通高校教材多部。
  
  赵继红,1969年10月生。1991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考入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参与国家社科课题“'元代平阳戏剧圈'的综合考察与研究”,在《中华戏曲》《山西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高建旺,1974年10月生,山西临县人。2000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2003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师范大学讲师。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中华戏曲》等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元代“平阳戏剧圈”的综合考察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平阳戏剧圈”是元杂剧的四大戏剧圈之一。遗憾的是此前还没有人针对一个戏剧圈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只对本课题的部分子题有过一些涉猎,或者在宏观研究时有过原则性的论列。我们很想抓住这次国家社科项目获批的机遇,全方位地考察研究“平阳戏剧圈”的戏剧版图、形成动因、创作和演出特色、戏剧文物遗存、地位及影响,弄清从宋金杂剧到元杂剧的嬗变过程,揭开“平阳戏剧圈”的庐山真面目,力求对“平阳戏剧圈”进行系统的描述、分析和理论概括。深感内疚的是,我们的工作极其有限,不敢奢谈填补文学史研究的空白;也不敢妄论纠正戏剧史个别传统观点的偏颇,更不敢诳云为山西文化建设从古代戏剧方面提供支撑,只是斗胆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尊贵的读者坦诚交流。
展开
精彩书摘
  长治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明嘉靖二年(1523年),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凭借太行险要,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官军10万合击青羊山,才将义军剿平。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祈望长治久安之意不言而喻。
  炎帝率部从陕西迁徙中原,向北发展,就活跃于上党一带。他“尝百谷,制耒耜,教民农耕”,完成了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他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尊崇和祭祀。相传他因品尝百草中毒身亡,安葬于今高平神农镇庄里村。高平、长治、长子交界处的羊头山,相传是炎帝尝百谷、教民耕的地方。山顶的神农庙、神农城遗址尚存。城下有神农泉、神农井和传说中神农氏耕耘过的五谷畦。除留存大量炎帝历史遗存外,羊头山还有北魏时期的石窟群。
  《元和郡县志》云:“羊头山在县(长子县)东五十六里,后汉安帝时羌寇河东以任尚,为御史击破于羊头山,谓此也。神农城,后魏《风土记》日:‘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庄里村原名装殓村,因炎帝死后在这里装殓而得名,谐音“庄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五谷庙庙会。逢会之日,人们敲锣打鼓,社首端着炎帝塑像到七村巡游,盛况空前。民间有“走扬州,下汉口,不如五谷庙里当社首”的谚语。炎帝陵在五谷庙东侧,炎帝陵碑现嵌于五谷庙上院东厢房之后墙中央,是“文化大革命”中守庙人出于保护目的将其垒人墙中的。碑高约95厘米,宽约65厘米。中间书“炎帝陵”三个大字,立碑时间为“明万历三十九年彀旦”。高平市神宵镇境内有炎帝文化古迹遗址40余处,如桥北、箭头、永录、伯方、贾村等地均有炎帝庙保存至今,形成了特有的炎帝文化景观。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戏剧版图
一 “平阳戏剧圈”的戏剧版图
二 “平阳戏剧圈”的厚重历史
三 “平阳戏剧圈”的作家厘定和时间跨度

第二章 社会学考察与研究
一 平阳政治与“戏剧圈”的关系
二 平阳经济与“戏剧圈”的关系
三 平阳民族关系与“戏剧圈”的关系

第三章 作家考察与研究
一 石君宝
二 郑光祖
三 李行道、孔文卿、狄君厚、于伯渊、赵公辅

第四章 创作考察与研究
一 创作题材的追求
二 创作的思想倾向
三 创作的艺术特征
四 创作的地位影响

第五章 文化考察与研究
一 儒学地位与“平阳戏剧圈”的关系
二 宗教格局与“平阳戏剧圈”的关系
三 民间风俗与“平阳戏剧圈”的关系
四 印刷出版与“平阳戏剧圈”的关系

第六章 文艺考察与研究
一 诸宫调对“平阳戏剧圈”的影响
二 元代散曲与“平阳戏剧圈”的关系

第七章 戏剧文物考察与方志描述
一 “平阳戏剧圈”的地下戏剧文物遗存
二 “平阳戏剧圈”的地上戏剧文物遗存
三 “平阳戏剧圈”地方志中的演戏描述
四 “平阳戏剧圈”文物遗存的价值和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