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语文学和文学解释学为主要方法,采用文本与政治语境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三部戏剧的君主形象、戏剧形式和君权观念进行比较分析。主体分三章,即第一章阿旺西尼的《虔诚的胜利》,第二章格吕菲乌斯的《查理•斯图亚特》,以及第三章罗恩施坦的《克里奥帕特拉》。最后结语部分综合三章的考察,总结性说明三部戏剧在君主形象、戏剧形式和君权观念上的区别。
第一章阐释并分析阿旺西尼《虔诚的胜利》中的君主形象、戏剧形式与君权观念,共四节。第一节首先梳理《虔诚的胜利》创作的历史背景,即三十年战争前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奥斯曼帝国之间展开的权力博弈。不仅如此,帝国内部各教派势力斗争不断,体现在罗马公教和新教就君权问题展开的政治观念对垒。阿旺西尼的《虔诚的胜利》是他在中世纪神权政制模式衰微之际对教权与君权关系的思考。第二节阐释并分析阿旺西尼戏剧中所探讨的君权思想的渊源与脉络。由于阿旺西尼是从耶稣会士的神学思想出发,所以本书在探讨阿旺西尼君权观念之前,首先追溯对阿旺西尼的君权观念产生巨大影响的贝拉明、马里安纳及苏亚雷斯著作中的相关思想,梳理并重点阐释和分析贝拉明、马里安纳及苏亚雷斯有关君权的理论。本节基于耶稣会士贝拉明、马里安纳及苏亚雷斯的法学和神学著作,考察在近代早期绝对君主制政体发展之初,耶稣会士是如何秉持“间接权力说”“反君权神授说”“诛杀暴君说”来反对绝对君权观念的发展,以及如何捍卫中世纪罗马公教传统政治观念的,进而尝试阐发“温和的教权至上观念”对于阿旺西尼君权思想的意义与影响。第三节阐释和分析《虔诚的胜利》中的君主形象。首先,介绍《虔诚的胜利》剧情梗概。其次,以《虔诚的胜利》中的关键词“虔诚”为中心,考察并追溯“虔诚”在中世纪神权政制模式形成之初的内涵,尝试展现“虔诚”概念的深刻意蕴,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虔诚”在17世纪的全新涵义。再次,对《虔诚的胜利》中的君主形象进行剖析。通过对君士坦丁“虔诚”和马克森提乌斯“不虔”两种君主形象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虔诚”在阿旺西尼剧中的深刻意蕴,即君士坦丁的虔诚,表现为他认同教权高于世俗君权。本节最后试图阐发,阿旺西尼之所以选择君士坦丁作为戏剧主人公,原因正是看重该历史人物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即君士坦丁拥有在“教权至上”观念逐渐趋向衰微之际,被重新塑造为拥护“教权至上”代言人的可能性。第四节分析《虔诚的胜利》的戏剧形式,展示耶稣会戏剧形式及其与君权观念之间关系的深度探究,尝试阐发耶稣会戏剧形式与阿旺西尼君权观念表达的联系。本节追溯中世纪道德剧中的寓意剧形式和对比技术,结合耶稣会戏剧理论,探究耶稣会戏剧形式与阿旺西尼君权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第二章阐释并分析格吕菲乌斯《查理•斯图亚特》中的君主形象、戏剧形式与君权观念,共四节。第一节从“格吕菲乌斯与绝对君权观念”的角度再现格吕菲乌斯的生平经历,展现格吕菲乌斯信仰路德教的家庭环境及西里西亚格沃古夫的政治处境,揭示格吕菲乌斯出生和晚年活跃的西里西亚地区存在着罗马公教信仰和路德教信仰并存的现象,展现同时代学者对格吕菲乌斯君权思想的多重影响。第二节阐释并分析格吕菲乌斯戏剧中所探讨的君权思想的渊源与脉络。作为格吕菲乌斯君权观念的源头之一,路德关于俗世政权与教权及这两者关系的思考十分重要,这也是本节探讨格吕菲乌斯君权观念的出发点。因此,本节基于路德的著述文本,论述路德的绝对君权观念,考察路德如何通过“君权神授说”“两国说”和“反诛杀暴君说”来构建绝对君权理论体系,进而尝试阐发其对于格吕菲乌斯君权思想的重要意义,由此转入对于路德宗信徒的格吕菲乌斯戏剧中的君权思想的探讨。第三节阐释和分析《查理•斯图亚特》中的君主形象。首先介绍《查理•斯图亚特》的剧情梗概,接着从“效法基督”的塑造模式入手,考察保王派在查理一世被弑后创作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效法基督”的塑造模式对查理一世进行塑造的。通过对比查理作为“基督的效法者”和克伦威尔作为“弑君派”两种不同的统治者形象,进而阐发“效法基督”塑造模式在表达格吕菲乌斯君权观念上的意义,说明“效法基督”的寓意是格吕菲乌斯文学拟制根源的观点。继而聚焦《查理•斯图亚特》的“坚韧”概念,对剧中的君主形象进行解读,尝试展现新斯多葛主义哲学重要概念“坚韧”之深刻意蕴,阐发“坚韧”概念与格吕菲乌斯君权观念表达的深刻联系,进而揭示并阐释格吕菲乌斯的君权思想。第四节分析《查理•斯图亚特》的殉道剧形式,展示殉道剧形式及其与君权观念之间关系的深度探究。本节以奥皮茨的戏剧理论为开端,追溯其代表作《德意志诗学》中的悲剧理论,系统梳理并重点阐释和分析巴洛克悲剧理论,此基础上揭示剧作家的创作主旨,探究巴洛克戏剧理论与君权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第三章阐释并分析罗恩施坦《克里奥帕特拉》中的君主形象、戏剧形式与君权观念,共四节。第一节从“市民等级在新教和罗马公教领地”的角度,介绍罗恩施坦出身市民等级的家庭环境、从政经历以及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的教派斗争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罗恩施坦跻身新教世俗诸侯和罗马公教哈布斯堡皇帝之间这一夹缝处境下其君权思想的特征,进而指出罗恩施坦的君权思想拥有折中主义的特征,而且从其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来看,罗恩施坦本身就是拥有“政治理智”的典范。第二节分析罗恩施坦“政治理智”观念的来源。由于罗恩施坦是从他所接受的古典教育出发研究君权问题的,所以本书在探讨罗恩施坦的君权观念之前,首先追溯对罗恩施坦君权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利普修斯、格拉西安和法哈多的君权思想。本节基于利普修斯、格拉西安和法哈多的著作文本,考察三者如何通过“政治理智”学说来构建各自的政治理论体系,并由此说明,罗恩施坦在君权观念上与三者有着相同之处,从罗恩施坦的戏剧中能看到一脉相承的痕迹,进而说明“政治理智”概念是把握罗恩施坦《克里奥帕特拉》的关键所在。第三节关注《克里奥帕特拉》的君主形象。首先介绍《克里奥帕特拉》剧情梗概。其次,以该剧关键词“政治理智”为中心,考察“政治理智”在罗恩施坦其他作品中的含义。再次,结合“政治理智”概念对《克里奥帕特拉》的君主形象进行剖析。通过对比克里奥帕特拉、屋大维和安东尼三种不同的君主形象,进一步阐述“政治理智”的内涵,即克里奥帕特拉的“政治理智”是邦国和帝国在向近现代世俗国家政制过渡过程中统治者应具备的治国之术。随后,本节将借助罗恩施坦的其他悲剧来对其“政治理智”观念进行佐证。最后总结性地表明,罗恩施坦之所以选择克里奥帕特拉作为戏剧主人公,正是看重了该历史人物对邦国和帝国统治者在政治行为方面所具有的指导意义。第四节关注《克里奥帕特拉》的戏剧形式。本节尝试说明,与其他两位剧作家不同,罗恩施坦关注历史人物在历史空间中所采取的具体的政治行动。通过为观众展示历史空间中政治行动的具体示范,演绎各种政治行为背后的情绪,罗恩施坦的《克里奥帕特拉》为君主的政治行为指导和情感教育提供了镜鉴,实现了戏剧的教育功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