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厢记 四大名剧大字本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字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0.00     定价 ¥ 54.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20186006
  • 作      者:
    [元]王实甫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齐名,其杂剧作品汲取唐诗、宋词优美的语言艺术,又灵活地运用了元代民间口头语言,创造出文采粲然的艺术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戏曲史上"文采派"的代表。著有杂剧十余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本书校注者张燕瑾,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尤长于戏曲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历来受到文学爱好者关注。该剧共五本,分别为《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崔莺莺夜听琴杂剧》《张君瑞害相思杂剧》《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张君瑞清团圞杂剧》。每本四折一楔子,显示出较为典型的元杂剧的结构特征。书中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现实生活中艰难险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同时,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情绪是跌宕、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都堪称绝唱。其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和峰回路转的结构安排也是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的佼佼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一折

第一折〔1〕

(正末扮骑马引俫人上开)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2〕。先人拜礼部尚书〔3〕,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4〕,功名未遂〔5〕,游于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6〕,欲往上朝取应〔7〕,路经河中府,过蒲关上〔8〕,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9〕,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10〕,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著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11〕。暗想小生萤窗雪案〔12〕,刮垢磨光〔13〕,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14〕,满马春愁压绣鞍。

 

注释

〔1〕折——在元代,杂剧原不分折,以剧中人的上下场为界,分为若干场,一场一场连写下来。《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提到的“折”即是场。到钟嗣成《录鬼簿》(初稿成于元顺帝至顺元年)里,“折”才有了新的含义:以一宫调之一套曲为一折。折也是剧情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明清传奇的“齣”、类似现代戏剧的“幕”,但一折戏中,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包括很多场次。元人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有一本五折、六折(如张时起《赛花月秋千记》,今不存)的,也有多本戏,如《西厢记》即五本。明代中叶刊刻剧本时(如臧晋叔《元曲选》等),才正式把杂剧分折,使折的形式固定下来。

〔2〕本贯——原籍。《韵会》:“贯,本贯,乡籍也。”西洛——今河南洛阳。唐开元间以河南府为西京,治所在洛阳县,故称洛阳为西洛。

〔3〕先人——已故的父亲。《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

〔4〕书剑飘零——携带书籍用具四处流浪。书剑,书籍与宝剑,都是古代文人的随身物品,这里泛指文人随身携带的各种用具。

〔5〕功名未遂——科举考试还没有中第。遂,成功,如愿。《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成”与“遂”互文见义。

〔6〕唐德宗即位——德宗为李适(kuò括)死后在太庙奉祀时特起的庙号。唐刘知几《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汉以后始乱,无德之君亦称“宗”。戏曲中往往对当朝皇帝使用庙号。凌濛初曰:“院本皆供应内用,故当场须称曩时庙号以为别考,剧戏中无不如此者,盖其体也。近有讥其称庙号于即位之日,其言似是,然实学究家见耳。若《高祖还乡》剧白云‘什么改姓更名唤做汉高祖’、《子陵还诏》剧云‘谁识你那中兴汉光武’,学究家不更骇倒乎?夏虫岂可与语冰!”即位,此处为在位。德宗即位于建中元年(780),贞元十七年则已即位二十一年了。

〔7〕上朝——朝廷,京城。相对于地方而言,称朝廷为上朝,犹上都、上京。取应——朝廷开科取士,士子应选。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

〔8〕蒲关——蒲津关的简称,在蒲津之上,位于黄河西岸,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

〔9〕八拜之交——结为异姓兄弟。八拜,本指相见时礼节的隆重,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载,李稷见文彦博,文身穿道服,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李稷也如数拜了八拜。这里指结拜兄弟时的隆重礼节。

〔10〕武举状元——科举制度中进士的第一名称状元。考试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亦间有在朝廷举行的殿试(廷试),但未成定制。宋代,殿试之制确立,礼部主持的省试第一名称“省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唐武则天时,让门下用奏状报殿试的等第名次,第一名称为状头,后来通称为状元。王定保《唐摭言》卷八“自放状头”:“杜黄门第一榜,尹枢为状头。……枢援毫斯须而就。每札一人,则抗声斥其姓名;自始至末,列庭闻之,咨嗟叹其公道者一口,然后长跪授之,唯空其元而已。公览读致谢讫,乃以状元为请,枢曰:‘状元非老夫不可。’公大奇之,因命亲笔札之。”武举要考步射、弓射、马枪、负重等,也考语言、身材。

〔11〕却——再。《诗词曲语辞汇释》云:“李白《白头吟》:‘覆水却收不满杯’,集中另一首《白头吟》作‘覆水再收不满杯’。却即再也。”

〔12〕萤窗——晋人车胤勤学故事。《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雪案——晋人孙康勤学故事。《文选》所收任《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孙康车胤两个典故,一冬一夏,也在说明张生一年四季都在刻苦攻读。

〔13〕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原是比喻人才一经磨炼就能放出光辉,这里是读书时用心琢磨,去芜存精的意思。

〔14〕“万金”句——是说自己满腹才学而功名未就,有如贵重的宝剑隐藏着四射的光芒。秋水,秋水明净清亮,用以比喻剑的光芒。《越绝书》:“太阿之剑,其色如秋水。”

展开
目录

目录

西厢记五剧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一折

楔子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附录一莺莺传唐·元稹

附录二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宋·赵令畤

附录三董解元西厢记金·董解元

附录四《西厢记》的经典意义张燕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