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小区是孩子的第一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461698
  • 作      者:
    王紫君著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现在生得少,个个都是宝。我们总想给他们最多的爱,最少的伤害,于是,孩子们一个个被“圈养”起来——
     全职妈妈的精心呵护养出了“宅宝宝”;
     爷爷奶奶的溺爱造就了孩子倔强的脾气;
     高档社会的优越感培养了个性高傲的孩子。
     他们没有输在智商的起跑线上,却输了在情商的起跑线上。
     《小区是孩子的第一社会》在细微处着眼,从生活本身出发,作者从自己的育儿生活中提取经验,拿事实说明问题。孩子们个性和生活环境本不相同,但面对的问题往往却有共通性,作者曾经面对的问题也许是你正在或即将要面对的问题,希望本书能给家长们带来好的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紫君,网名“冰凌花语”, 70后全职妈妈,新浪育儿名博,“妈妈晒”、《妈妈必读》、《家教与成才》、《年轻妈妈之友》专栏作家。
     作者原本是“全职妈妈带出宅宝宝”的典型,女儿璇璇从小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为了改变现状,她努力学习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的模式,利用小区资源弥补孩子人生关键阶段的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教养之余,她将自己的体会发表在博客上,没想到引起了广大妈妈和教育专家的好评,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小区教育实践范本”,博客访问量也很快突破1400万,单篇点击率高达70多万。

展开
内容介绍

     《小区是孩子的第一社会》作者原本是“全职妈妈带出宅宝宝”的典型案例,为了改变现状,她努力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的模式,利用小区资源弥补孩子人生关键阶段的教育。
     教养之余,作者将自己的体会发表在博客上,打动了无数网友,博客点击率很快突破1400万,作者的文章也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小区教育实践笔记”。
     正如《家教与成才》杂志评论那样“其实,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起跑线一直存在。智慧如紫君女士,看到了起跑线的多元化 ,想到了起跑线的新赢点!”

展开
精彩书评

     看完璇璇妈妈的书后,不由自主地感叹,无处不学问,尽管是我们日常得不能太日常的生活环境,也有非常多的角度可以深入思考:对小区环境的要求折射了多少现下中国父母的隐忧?曾经让我们可以奔跑撒欢的弄堂一改为单元楼之间的会所,对于两代孩子有什么潜移默化的影响?邻里之间的关系如何隐隐地影响着孩子之间的交往模式……
     ——俞燕 《为了孩子》杂志  执行主编

     其实,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起跑线”一直存在。智慧如紫君女士,看到了 “起跑线” 的多元化 ,想到了 “起跑线”的新赢点!
     ——汪小农《家教与成才》杂志副编审

     一个小区,不同的居住人群会给孩子的童年成长影响不一样,好的小区,普遍素质高,所以对孩子的影响偏向于好的方面,吸收的知识也是好的。因此《别让孩子伤在小区》是一本好书,给父母良好的住房选择起参考作用。
     ——喆喆妈公益阅读

     孩子将来成功与否,先天因素占三分,后天教育培养却占七分,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智商都相差无几,而情商和实践能力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如何让孩子从父母的怀抱勇敢地走向社会,迈好人生的第一步?紫君女士在本书中给了我们最佳答案。
     ——张晓慧 新浪育儿名博

     璇妈4年小区教女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位用心的母亲,哪怕是全职妈妈,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育专家!
     ——大晨妈妈   新浪育儿名博

展开
精彩书摘

     1.自家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宝宝们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争夺东西、打闹是常见的事情。然而有的孩子强势,有的孩子懦弱,总有一方欺负另外一方的现象发生。现在各家都是一个宝宝,任谁被欺负了,家长都会心疼不已。一旦遇上这种事情,家长难免就会失去了分寸。我问过一些不愿带孩子在小区里玩的家长,他们的理由就是自己孩子性格太内向,出去总被欺负。很多家长太溺爱孩子了,哪怕只是自己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抢了,或是被别的孩子推搡了一下,都会觉得心疼。但孩子间的战争是场持久战,伴随他们数年的成长历程,你能永远让他回避掉这场“战争”吗?
     三岁的男孩儿亮亮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爱抢小伙伴手里的玩具,发生争执时,又喜欢动手去打小伙伴。他的家长为此也总是吵他,甚至为了给被打的孩子一个交代,也会当众在亮亮屁股上赏几巴掌。
     刚开始亮亮家长的这样做法,会使亮亮暂时对小朋友不动手。但随着亮亮的长大,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他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他会马上跑开,继而很快又欺负其他孩子去了。
     一天,与亮亮同龄的男孩潇潇跟着奶奶来到小朋友中间玩。亮亮看到潇潇手里拿着一本看图识字的小绘本,伸手就抢。潇潇不给,亮亮也不松手,两个孩子僵持起来。
     孩子们常在小区一起玩,潇潇的奶奶知道亮亮爱打人的习惯,赶紧拦在两个孩子中间,避免孙子吃亏。
     因为亮亮的家长不在场,潇潇的奶奶感觉不方便说教别人的孩子,于是就对潇潇说:“让亮亮看看你的书吧,你去跟小朋友挖一会儿土。”
     潇潇的奶奶一向通情达理,从来不偏袒自家的孩子,潇潇也很乖巧。听见奶奶这样说,他想了想,松开手,转身挖土去了。
     潇潇玩了一会儿土,大概觉得无趣了就想回家。于是就过去找亮亮要书:“我要回家了,把我的书给我吧。”
     亮亮其实也一直没用心看,他只是偶尔随手翻下书,眼睛却一直盯着其他正在玩的孩子,寻找更好玩的游戏。这是很多孩子常有的现象,就是看到别人的想要,其实真拿到手里,并不是多么喜欢。
     此时,亮亮见潇潇来要书了,就又把这书当宝贝似的护在胸前,意思很明白——不给!
     潇潇于是伸手去抢,并坚持说:“这书是我的,我要回家了。”一边说一边用力从亮亮手里抢书,没想到亮亮竟然对着潇潇的手腕一口咬了下去。
     潇潇疼得变了脸色,继而大哭起来。
     潇潇的奶奶跑过去拉开亮亮,一看潇潇的手腕,赫然一圈牙印,有的地方还渗出缕缕血丝。
     潇潇的奶奶心疼得再也顾及不了邻居间的面子问题了,铁青着脸对亮亮大声呵斥:“你这个孩子为什么咬人呢,这书本来就是潇潇的,也让你看了。现在我们回家了,你不但不把书还给我们,还咬人,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想来她也是急怒攻心,自己的孙子一点错都没有,处处让着亮亮,亮亮居然如此得寸进尺,换得是谁心里也会冒火吧。不过说实话,潇潇奶奶当时的态度确实让人害怕,连我都被她的神态给镇住了。
     一向胆大包天的亮亮也被潇潇的奶奶吓到了,大哭起来。
     因为亮亮的家长不在,我便过去边哄亮亮,边劝潇潇的奶奶消消气,让她带着潇潇回家去。潇潇的奶奶心疼地抱起潇潇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回头恨恨地对亮亮说:“以后离我们潇潇远一点儿!你再动他一下,我就掰掉你的手指。”
     后来,尽管亮亮的家长也带着亮亮去向潇潇道歉了,但潇潇的奶奶似乎一直无法看淡这件事,她再也不让潇潇在小区里玩了,只有在她带着孩子去买菜时,才能见到他们从小区走过。即使见到亮亮的家长,她也拉着潇潇装作没看见的走过。
     潇潇因为奶奶的做法,也失去了与小伙伴开心玩耍的机会。
     从这件事情上,家长们都不难看出自己的影子,常带孩子在小区里玩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吧:孩子被莫名地打了,心疼、气愤,甚至痛恨对方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家教不严,但大部分家长并不会因此就剥夺了孩子出门儿玩耍的乐趣以及与人接触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很快就长大了,要独自与小伙伴相处,我们是不能一直做贴身保镖的。
     潇潇奶奶对待亮亮的态度确实有些失去理智,孩子之间发生冲撞也是成长的一个阶段,被打破头的都有,更何况是咬一口呢。家长可以批评欺负人的小朋友,但是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潇潇奶奶的行为也是一种暴力,不但给亮亮留下了心理阴影,对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培养也不利。随着潇潇的长大,他与同伴们相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如果家长时常掺合到他与伙伴间的问题,那么势必会使他在小伙伴心中的印象减分,因为没有孩子喜欢跟总是有大人帮忙的小朋友玩的。
     冲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必要的体验,如果让孩子远离冲突,事事袒护孩子,甚至越俎代庖,替孩子决策,也将导致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家长在自己孩子被打之后,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在愤怒之下做出不恰当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趁机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才是必须的。父母可以告诉宝宝:“不要怕他,你越怕他,他就越欺负你。”当对方动手打人时可以抓住他的手腕,让对方知道自己不怕他。在感觉自己不能抵挡的时候,大喊或是快速离开,到大人那里寻求帮助。同时也教孩子怎么去面对欺负人的伙伴,教他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并大声质问对方。
     我就是这样教璇璇的,璇璇最初被欺负甚至被打都不出声,只是忍着,我担心她以后受了欺负连大人都不知道,于是就告诉她除了自己要解决之外,实在不行就喊大人。后来有一次璇璇在挖土时被一个孩子跑过来莫名地推倒了,她坐在地上愤怒地说:“你为什么推倒我,你是个坏孩子!”我们在场的家长都听到了,都看着那个孩子。当时那个推她的孩子就愣住了,然后低头玩自己的。过了一会儿,还把自己的工具递给璇璇,以示道歉。
     许多矛盾都是可以调和的,何况孩子间小小的冲突呢。大人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和成人处理事情的一些不妥方式教给孩子,这样反而让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了,也妨碍了孩子学习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会让孩子今后越来越依赖大人,导致孩子永远处于弱势。让孩子强势起来不是靠动手,而是要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不懦弱不怕恶,这样孩子才能不被欺负。
     ……

展开
目录

自序
从游泳池到大海
前言
起跑线上的误区
第一篇
家长,你在担心什么——透视中国家长的焦虑
1.自家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2.不长记性的孩子快乐多
3.做个脏宝宝,又何妨
4.宝宝学会了说脏话,怎么办
5.交到不好的朋友,怎么办
6.孩子玩野了,怎么办
7.女儿被邻居男孩亲了
8.大孩子身后的“跟屁虫”
9.不屈不挠的“志愿者”
10.“老大”是这样诞生的
第二篇
小区教育——情商发展的关键期
1.家庭教育不是关起门来的教育
2.小区是孩子的第一社会
3.让孩子充分释放个性的户外空间
4.小区硬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5.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6.“大杂院孩子”VS“单元楼孩子”
7.在家是条龙,在外是条虫
8.你的小区属于哪种“育儿类型”
9.老人带孩子顾忌多
10.全职妈妈带出“宅宝宝”
11.高档小区≠优秀孩子
12.“ 新孟母三迁”的烦恼
第三篇
孩子的战争——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1.小区里的跟风行动
2. 谁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
3.“我喜欢我自己的”
4.竞争也快乐:一个成功的范例
5.让孩子学会竞争规则
6.不要以成败论英雄
7.不要树立过多的“榜样”
8.赢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第四篇
成长在小区——让孩子学会自己改变
1.和睦的邻里关系,帮宝宝顺利度过认生期
2.别小瞧宝宝的“交际”能力
3.固定玩伴:交往意识的开始
4.孩子间的快乐,是父母给予不了的
5.榜样的作用: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6.礼仪是这样炼成的
7.谁是孩子的克星
8.一巴掌改变了辣妹
9.“小暴君”改变了
10.儿子比老子有名
11.为什么有些孩子甘愿做配角
12.和邻居哥哥共成长
第五篇
与孩子共同成长——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
1.陪孩子做游戏
2.“我不喜欢跟小朋友玩”
3.没有不爱看书的孩子
4.一起来读书吧
5.没有哪个孩子是喜欢孤独的
6.小主人身份全体验
7.“妈妈,我不想去跑步”
8.一起来运动吧
9.从“小区”到“社区”
10.拉帮结派与集体荣誉
第六篇
别让孩子伤在小区——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电梯是工具,不是玩具
2.宠物与孩子争地盘
3.小区车辆隐患多
4.老人,请量力而行
5.玩耍时误伤频发
6.孩子不听话,保安来帮忙
7.安全规则要记牢
8.不可过度放手
9.景观设施处的安全隐患
10.警惕小区里的外来人员
附录
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准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