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学校当中,个人是这个整体的成员,都拥有一种成员资格,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社群需要通过制度形式使得参与者有一种共同的认同。由于利益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高等学校取得了自主承担社会活动的实体地位。于是,高等学校成员原有的普遍需要获得了更为具体的形式,或者换言之,人们的普遍需要在利益中被组织起来,为了实施教育活动而自主的组织起来并在这一活动中获得现实意义。说高等学校是构成意义的社群,是因为,在学校内部,个人的自我目的不可能独自实现,而必须在与他人共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而这些与他人共同追求的理想便成为与自我不可分割的、构成自我的本身的基本要素。这样,自我和他人一道构成的社群,同时也是构成自我的基本要素。高等学校具有构成性社群的两大基本特征:第一,高等学校成员认同高等学校这个共同体,而且高等学校完全可以界定成员的基本归属,比如问“你是谁”,我可以回答“我是西南大学的博士后”,西南大学可以成为成员界定自己的标识。第二,高等学校可以为成员提供思维、行为、判断和生活的基本背景。如果我们提起食堂、图书馆、宿舍,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高等学校生活。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是社群,而且是一种构成性社群。
作为一种构成性社群,高等学校有着自己的存在理由,那就是成员的共同利益。高等学校内的成员,不管他们的私人目的是什么,他们进入高等学校或者工作或者学习,很重要的一点,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那就是教育实践的展开和教育目的实现。对大学生来讲,就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这是高等学校存在的终极目的,也是这个群体的共同利益。基于这种共同利益,成员之间就需要合作,因为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充分理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