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的大学工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42905
  • 作      者:
    吴启迪著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我的大学工作》收录了作者吴启迪自1993年至2003年在同济大学担任校领导期间对大学工作、高等教育的理解与思考。全书共分为《理念愿景篇》、《教学科研篇》、《校务管理篇》、《改革探索篇》、《对外交流篇》、《感言拾遗篇》六个部分,其中包含了对现代大学理念的思考,对教学、科研、管理的认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见解,建设与管理高校的思路和经验,以及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的大学工作》适于高等院校管理人士、教育行政管理人士以及广大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其间,教育界和企业界的著名人士朱葆三、沈恩孚、虞洽卿、唐元湛、贝润生、李维格、唐绍仪、黄炎培、严家炽、管祥麟、贝仁元、张君劢、袁希涛、陈德辉、卢殿虎、钱永铭、李铭、张宗芳、吴健等先后担任校董。正是由于校董们的极力支持与维护,同济才度过留与废的难关,保存下来。
    校董们的支持又是基于同济的教育质量获得了社会的认同。正如校董李维格指出的,同济医工学堂“开创以来,卓有成效,校外附有医院,校内置有工厂,设备之精良,远非他校所企及,业已造就医士技士甚众,以是各省闻风负笈者日多一日,嘉惠吾国学子实非浅鲜”,应“力予斡旋,保全此校”。为此,同济校董会加紧吴淞新校区的建设,使吴淞校区成为当时办学条件比较完善的基地,有教室、图书馆、工厂、研究所和两个大运动场。
    经过这番努力,同济终于在1924年5月20日正式改为同济大学。从此,5月20日就成为同济大学校庆的日子。
    1927年,蔡元培先生留德归来,出任大学院院长。他对德国的教育进行过深入考察和研究,因此对同济大学特别重视。他指出医工两科以“德国之教学法尤全世界所推许也”,期望同济大学成为我国“最新式之医工大学”。同时,学校也制订了计划,建立生物馆、扩充图书馆,聘请物理与化学教师,建造中学补习教师和中国教员住所,特设机械系的电工学和土木系的建筑学课程,努力实现医正科的完全自办,推进自主办新式医工大学的进程。
    1927年8月,同济大学正式进入国立大学行列。1930年,正式成立医学院、工学院,并着手筹建理学院。医、工两学院成立后,办学成绩显著,规模和水平均居全国前列。据1934年《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同济医学院的规模居全国之首。1936年德国工程师学会来函表示,承认同济大学工学院毕业生具有同德国毕业生同等学力。这在当时的大学尚无先例。
    颠沛流离和解放新生
    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侵占平津以后,又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8月28、29两日,日本飞机接连轰炸吴淞地区,我校校合均遭不同程度破坏。《大公报》于9月3日严正指出:“同济大学位置远在吴淞镇北,在军事上实非重要,即我军方面,亦无利用该校作战之事实,日军如此破坏……实不啻对整个世界文化宣战,狰狞面目,暴露日显。”当时,除了医学院高年级学生参加战地医护工作外,均分散到市区继续教学活动。
    1937年10月,上海战事剧烈,同济大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迁校历程。首先从上海迁往金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又进犯杭州湾,金华不保。学校被迫再迁江西赣州,除有部分高年级学生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外,全校于1938年1月底恢复上课。1938年7月,江西九江形势危急,学校从赣州迁到广西贺县的八步镇,尚未立住脚跟,广卅I沦陷,迁广西受阻,学校又转迁昆明。1940年的昆明,物价飞涨,敌机经常侵扰,学校最后决定迁往四川的李庄、宜宾。
    1941年至1946年,同济即以李庄的禹王宫、东岳宫、南华宫、祖师殿、紫云宫、文昌宫、慧光寺等寺院为学堂,从事教学活动。课余之时,广大同济师生深人民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这时的同济大学,除医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外,已正式建立了法学院。工学院已有机械、电机、土木、测量和造船系。理学院有化学、生物、数理系。
    抗战胜利后,从1946年至1947年2月,同济大学完成迁回上海的任务,分散在市区的十多个地方办学。1946年8月,理学院扩充为文理学院,1948年文学院和理学院分开。理学院有化学、数学、物理、动物、植物五系,文学院有哲学、文学、历史、德国文学四系。至此,学校有医、工、理、法、文五个学院,以及高级职业学校和附中,是当时国内学科最为综合的学校之一。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4日,陈毅市长亲笔致信同济大学教授会,鼓励大家“共同努力,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6月6日全校复课。从此,同济大学进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院系调整和两个转变
    新中国的诞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加速教育的发展,1950年至1952年,国内进行了高校院系调整和布局调整。
    同济大学医学院迁至武汉,成为今天的同济医科大学①;测量系迁至武汉,成为今天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②;机械、电机、造船等科系主要支援交通大学;理、文、法学科主要充实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交通大学、大同大学、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工业专科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华东交通专科学校等院校的土木、建筑系科相继调人,使同济大学土建领域一度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人才最多的系科。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同济大学根据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依靠自身力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又恢复成为一所具有土木建筑、材料科学、经济管理、机械、电气、仪表、计算机、环境治理、地质测绘、海洋、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外语以及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
    1960年,同济被教育部列为直属的重点大学。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经教育部1979年2月26日请示国务院同意,同济大学恢复对德联系和恢复使用德语教学。
    17年来,同济已同德国的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另外还与9所高校建立了合作科研关系,获得德国联邦研究技术部和大众基金会合作研究课题17项,研究进展顺利。中德两国政府合作项目——上海CIM培训中心已在同济启动,职教培训中心、中德学院也将于1997年上半年启动。同济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波尔固体物理实验室、汽车与内燃机实验室、机械制造实验室、计算中心、校园网络等项目均获得德国资助,总价值约1.4亿元。
    ……
展开
目录

前言
理念愿景篇
努力发挥高校在科技革命中的作用
对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同济沧桑九十年
加大对高校的投人力度高教腾飞如虎添翼
世纪之交:大学面临挑战与机遇
21世纪的大学理念
关于高教发展战略与现代大学理念的思考
关于中国高教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
在改革中前进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其发展理念
成就一流关键在人
——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
交往:现代大学的国际化使命
——也谈“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是国家腾飞的发动机
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十三届咨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人文社会科学在大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科研篇
第一辑本科生教育
在同济大学1995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面对挑战深化改革迎接评估
——在同济大学1997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教学
——在同济大学2000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要落实到本科教育上
——在同济大学2003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二辑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工作散议
研究生教育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
——在同济大学1996年研究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谈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规划的制订
祝贺与希望
——写在《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创刊之际
加入世贸组织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2002年1月上海市研究生教育论坛上的发言
第三辑教学与科研
关于完善学分制的若干思考
落实“九五”精神
——在部署我校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技成果的原创性是科技创新的灵魂
创造科技转化的软环境
产业升级与大学的作为
大学在高技术战略中的作用
第四辑工程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加强对德联系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问题刍议
“全球化”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
新世纪高等技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在全国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协作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
我的职业教育观
在全国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协作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专业评估与资质鉴定: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接轨”
构建高教育人“立交桥”培养“生产现场工程师”

校务管理篇
第一辑思想政治建设
在向国家教委校园文明建设检查组汇报工作会上的讲话
抓住关键建立机制提高水平
同舟共济铸师魂自强不息创辉煌
——在庆祝第十六届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在校党委中心组学习讨论会上的发言。。
在征兵工作咨询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校建设和教育改革中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加强师德建设推进教育创新
——在第十八届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在同济大学老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二辑校务工作
同舟共济再创辉煌
——在同济大学教职工第五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
——在同济大学教职工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和衷共济自强不息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在同济大学教职工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摘要)
强化特色开拓创新跨越发展
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在同济大学教职工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迎接2l世纪的挑战重振同济重塑同济人形象
——在同济大学全校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长风破浪会有时
——1996年新年献辞
提高学术水准推进中德交流
——祝贺《德国研究》杂志创刊十周年
同舟共济迎挑战乘风破浪跨世纪
——在校庆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同济女子学院女干部讲习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在2001年高等技术学院迎新大会上的讲话
诚邀海内外英才
在社区信息化和智能建筑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弘扬同舟共济好传统开创同济大学新纪元
——在校庆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2002年迎新大会上的讲话
在同济大学陈香梅女性人才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上的讲话
在绿化新校区捐款仪式上的讲话
在200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改革探索篇
面向未来发扬优势把同济大学办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同济大学校长就职演说
迈向21世纪的同济大学
——在“211工程”部门预审汇报会上的报告
把一个办学质量和效益都更高的同济大学带人21世纪
放眼2l世纪,进一步搞好产学研合作
努力探索面向新世纪的中国高教发展模式
——“同济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思索
在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合并仪式上的讲话
大学世纪:同舟共济创未来
在2002年同济大学“共建”仪式上的讲话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大学教育创新
以共同目标团结人以事业发展凝聚人
——同济大学并校改革工作总结

对外交流篇
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开创沪港科教合作新局面
世纪之交的挑战与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和战略抉择
同济大学发展之我见
同济大学与上海城市发展
在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三十周年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新世纪水的关怀——海峡两岸水资源暨环境保护上海论坛”开幕式上
的讲话
在澳大利亚驻沪领馆“三八”妇女节纪念会上的讲话

感言拾遗篇
知识的力量
赴以色列参加“妇女领导者如何帮助妇女、帮助自己”的国际会议纪实
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
女性成才之路上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给上海市位育中学两位小校友的回信
有梦在月球
——访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
一个大学校长的希望
面对人生的机遇
创办具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吴启迪校长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畅谈同济大学办学理念
跨越世纪迈向一流
我的回国之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