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000940
  • 作      者:
    张利荣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利荣,1976年生,湖北汉川人。201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原理和高等教学论研究。曾主持、参加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等,在《中国高教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创新传统的学习方式。大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知识观、课程观与教学观,它的实施将是大学生学习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同时,作为大学学习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方式,其宗旨是让大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展开
精彩书摘
    (1)问题是知识、经验和学科发展的基础。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问题的决定是通向知识之路”。问题的提出,使学习者将目光转向事物的现象或个人的经验,“如果没有问题被提出,我们是不能有经验的”。问题是经验和知识产生的前提,是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起点。伽达默尔说,“提出问题比答复问题还要困难”,“为了能够提出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但这也就是说,知道我们并不知道”。只有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能以探究者的心态去研究问题。
    学科的发展靠一个个问题推动,学科的知识结构经过历史的不断筛选和重组,其经典之处的理解离不开问题的探究,其中,意义情境和典型案例是个体理解有意义知识的基础。学科的本质是探究,没有问题,就不会有交流,就不会增长知识,也就不会促进学科的发展。大学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强调专业的纵深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大学研究性学习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让大学生学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塑造复合型人才。(2)问题的研究过程是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问题的本质包含:问题具有某种意义。”学习的结果是为了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为,以及持续学习的动力、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都构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问题不在于教给学生许多学问,而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给学生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问题的本质特性是开放的、不确定的。问题的开放性决定了理解的多元性、答案的非预设性和不确定性。在大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问题研究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构成了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学生如果不是通过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法培养起来的,他们就很少有人具备提出问题的经验。问题研究的过程也是形成大学生研究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后者也共同形成大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3)问题的选择确定十分重要。问题的明确有利于学习的有效展开。个体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寻找和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一切知识;当学习中出现了疑难复杂的问题,学生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确定所需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习理论认为:当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并表达时,其学习效果最佳。同时,作为指导者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创造、解决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体验成功和解决问题的快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五节 研究设计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理性透视
第一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
第三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诉求

第三章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流变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源流
第二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现实境遇

第四章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问题透视
第一节 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及问题
第二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困惑
第三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现实影响因素

第五章 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中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第六章 大学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第二节 大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
第三节 大学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第七章 研究结论

附录1 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和研究性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和研究性学习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3 随班听课统计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