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时,发现课本上所列举的诸如“我国钢产量、棉花产量等十年来的变化图”虽然醒目,但是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太远,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寻找生活中的变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所处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获得了这样一些资料“1.听我爸爸说,以前人们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房,现在大部分人都住楼房了。2.我爸告诉我,他小时候上学要走好远的路才到学校,都是步行的,我们现在不仅有自行车,而且有摩托车,有的同学家里还有汽车,可方便了!3.以前人们都吃煎饼、窝窝头,只有到过年才能吃上饺子,现在,鸡、鱼、肉、蛋一点都不稀罕,有时都感到吃腻了。4.妈妈说,她小时候天气热时,人们都扇扇子,现在我们不仅有了电风扇,还有空调呢!5.以前人们耕地都用牛,现在有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了。6.过去东西少,买肉、买粮食还得用票,现在想买什么都有……”虽然只是衣食住行,却是学生对生活的加工与再现,体现的就是品德与生活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关注。
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前提就是将课堂教学适当前瞻,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或依托;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有意识地从生活中获取学习所需要的新内容。
(六)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所在学校的各种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