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对知识和评价的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4612
  • 作      者:
    (美)C. I. 刘易斯(C. I. Lewis)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C.I.刘易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现代西方著名的逻辑学家,自然主义价值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求学于哈佛大学,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大师罗伊斯、培里、桑塔亚那、帕默尔等,1906年和1910年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后曾在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对知识和评价的分析》主要内容是分析知识和评价。全书分为引论和三篇,引论指出知识、行动和评价是相互关联的,提出知识的标准,知识的分类即分析知识和经验知识。第一篇讨论意义和分析真理,第二篇讨论经验知识,第三篇讨论价值和评价。将知识和评价这两个主题联系起来、将对知识的分析和对评价的分析放到一本书中,靠的是“评价是经验知识的一种形式”这个论点,全书围绕它来展开。
  《对知识和评价的分析》是刘易斯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价值哲学和伦理学思想;同时,该书也是自然主义价值论的经典名著。
展开
精彩书摘
  还有一层,一个命题可以从逻辑上由其他命题演绎出来这样一个事实,是独立于任何意义内容以外的一种事情,它既不需要借参照于经验的事物以求证实,也没有这种证实。对于凡只需依据逻辑的根据就能被确证的命题都可以这样说。在逻辑上可确证的事实和逻辑上可演绎的事实,和解释各种意义的陈述之间,我们将看到,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
  再有一层,解释或理解一个心想的意义中所暗含着的内容,那是一种可能发生错误的事情。当我们心中怀有这一类意义时(不论它们是我们所任意树立起来的,或者只是由通行的用法中采取来的),它们固然是我们自己的意义,可是这件事情并不排除这一类可能的错误。我们可能观察不到我们自己的意图中所包含的内容,并且由于前后不一贯错认了我们自己的意义。避免这类失察和这类不一贯,是一种认识上的要求。在逻辑上可以确证的事情方面,由于疏忽或不一贯而发生错误的这种可能性甚至更明显一些。凡接受过一个无效论证或提出一个无效论证,或者驳斥了一个有效论证的人,或者曾费心去发现一个结论是否可以由所予的前提得出来的人,都会觉察到这种可能的错误。因而,在把握和陈述那样心想的意义和那样逻辑的含义时所依据的正确性标准,就要求人们在企图对知识作任何一种分析时都要加以注意;不论“知识”一词的范围是否被扩充到包括了对意义和逻辑关系的那样一种理解。
  说到前面已经提过的其他陈述和理解类型,也是同样:直接觉察的内容必须被认为是有关于知识的,不论它是否被认为包括在知识之中。我们的直接感觉经验——还有幻梦和幻觉的直接经验——有一种绝对的特异性和单纯的所予性。没有这种所予性,就不能有经验的知识。不过这样直接所予的东西的出现,仍然不能称为知识,如果知识这个名词限于可证实的并且需要证实的东西。我们容易忽略这个事实,因为这样一种直接的理解不容易在我们的心灵中独立自存,而还总要被某种推论或解释加以补充;或被以某种所予的呈现为基础的某种信念加以补充,那种呈现就其自身而论,是既不能证明,也不能推翻这种信念的。我们或许难以区分对于这个经验的直接内容的理解或关于它的报告和这种补充——这种补充是借习惯性的而且是被其他先前的经验所诱发的解释附加上去的。
  ……
展开
目录
译序
序言
引论
第一章 知识、行动和评价
一 认识就是理解能被行动实现的价值所限定的将来 
二 “行动”的意义 
三 “知识”的意义 
四 知识和意义 
五 只有能行动的存在物才能有知识 
六 经验认识断言作为行动结果的经验 
第二章 知识、经验和意义
一 知识的两种类型 
二 知识的一般要求 
三 理解的三种类型 

第一篇 意义和分析真理
第三章 意义的几种样式
一 先验的和分析的 
二 第一篇的概括 
三 词的意义的四种样式 
四 命题和陈述句的意义 
五 命题意义的样式 
六 命题函数和陈述句函数 
七 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 
第四章 意义和语言
一 广义的意义 
二 符号和表达式 
三 基本的和复杂的表达式 
四 所有的词都有意义 
五 分析意义 
六 同义表达式 
七 独词句意义和分析意义 
八 隐含的分析和明显的分析 
九 分析陈述句不限制行动 
第五章 定义、形式陈述和逻辑
一 因袭主义者的观点 
二 定义陈述句的类型 
三 符号惯用法、词典定义和说明陈述句 
四 表达式中的引用成分 
五 比喻表达式和字面同义 
六 “定义”的三种层次 
七 惯用的同义和意义的同义 
八 定义和形式规则 
九 形式陈述句 
十 形式陈述句与逻辑 
十一 一个简单的例子 
十二 第二个例子 
十三 所有逻辑的真是分析的形式的陈述 
十四 不是所有的分析陈述都属于逻辑 
第六章 语言意义和感觉意义
一 内涵意义的两种形式 
二 感觉意义的需要 
三 作为应用标准的感觉意义 
四 被语言决定的意义 
五 语言意义与分析 
六 语言意义与交流 
七 感觉意义的优先权 
八 语言交流 
九 感觉意义与分析 
十 标准关系的分析真理 
十一 感觉可知的特质中的衍推和不相容 
十二 终结性的分析真理的三个因素 
十三 先验综合的问题 
十四 分析与形式推演 

第二篇 经验知识
第七章 经验知识的基础
一 经验真理只有通过感觉呈现知道 
二 直接感觉的知识 
三 一个客观经验信念的含义 
四 表达语言 
五 经验陈述的三种类型 
六 呈现的可确定性与客观可能性 
七 所予和它的理解 
八 非终结性判断的确证 
九 意义的操作定义 
十 过去的知识 
十一 实用主义和主观主义 
第八章 终结性判断和客观信念
一 终结性判断的一般特点 
二 终结性判断是有前提的 
三 终结性判断与行动的可选择性 
四 终结性判断中的“如果-那么”关系 
五 这种关系不是严格蕴涵 
六 这种关系不是实质蕴涵 
七 这种关系不是形式蕴涵 
八 终结性判断的含义概括 
九 终结性判断和与事实相反的假设 
十 终结性判断与真的独立性 
十一 终结性判断与“真实联系”  
十二 进一步的问题 
十三 客观信念不是决定性地可证伪的 
十四 客观信念的确证与证伪 
十五 假设检验真理的进一步情况 
十六 客观信念只是或然的 
十七 对批评观点的总结 
第九章 经验信念的辩明
一 证实与辩明 
二 辩明和预见 
三 可信度与真 
四 经验知识是不可证实的 
五 过去经验与有效性 
六 经验知识的复杂性 
七 从特殊推论特殊 
八 两个进一步的考虑 
第十章 概率
一 概率与归纳 
二 先验的理论 
三 经验的理论 
四 经验理论的基本要求 
五 两类理论的基本区别 
六 经验理论的困难 
七 概率是对结果的有效估计 
八 一个或然决定的可信 
九 可信的三个因素 
十 概要陈述 
十一 无差别原则 
第十一章 或然知识和记忆的有效性
一 被辩明的信念是或然的 
二 经验知识是或然的信念 
三 这种信念有充分理由吗? 
四 记忆的有效性问题 
五 认识论的呈现 
六 信念的被迫倒退 
七 连贯与自洽 
八 自洽和归纳逻辑 
九 对有效信念而言,自洽是不充分的 
十 自洽与记忆 
十一 基本有效的记忆和归纳的“演绎”  

第三篇 评价
第十二章 认知、行动和赋值
一 评价是经验知识的一种形式 
二 行动与评价 
三 行动的实践证明 
四 评价的认识内容 
五 价值理解的类型 
六 先验价值断言不是评价 
七 客观价值和直接价值 
八 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效用 
九 客体中的价值是外在的 
十 固有价值 
十一 术语概要 
十二 进一步解释评论 
第十三章 当下有价值的
一 当下可认识的价值是内在的 
二 自然主义价值理论 
三 当下价值的标志性特点问题 
四 作为呈现的价值和无价值 
五 “快乐”对于当下价值是一个贫乏的名称 
六 价值是主体的直接经验吗? 
七 作为经验特质的当下价值 
八 客体中的价值都是外在的 
九 客体中的价值是在当下经验中实现价值的可能性 
十 作为相对个人的价值的主观性 
十一 价值特质比感觉特质更有主观性吗? 
十二 价值判断中的主观价值理解和错误 
十三 与呈现联系在一起的当下价值 
十四 当下价值受呈现的背景的影响 
十五 一个例子 
第十四章 固有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 内在价值与固有价值 
二 审美价值是固有价值的一个子类 
三 行动、认识与审美态度 
四 广义的“审美”  
五 狭义的“审美”  
六 兴趣附属于审美 
七 审美价值与在行动中被发现的价值 
第十五章 审美判断
一 审美判断关心客体的性质 
二 经验中的审美比较价值 
三 可判断的经验的审美特性 
四 审美和美学理论 
五 审美客体的类型 
六 审美行为和它的背景 
七 有审美价值的各种事物 
第十六章 道德感和贡献价值
一 一个经验对另一个经验的价值影响 
二 合理命令和好的生活 
三 好生活的价值 
四 对边沁的价值计算的批评 
五 经验整体的价值 
六 积极生活中的价值的完善特性 
七 我们与别人的关系的含义 
八 在生活过程中发现好的生活 
九 在经验整体中的综合价值理解 
十 这种价值理解的困难 
十一 问题的实践简化 
第十七章 客体中的价值
一 断言客体价值的不同样式 
二 单纯潜在的价值 
三 与行为背景有关的价值 
四 与人有关的价值 
五 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 
六 相对价值与伦理学 
七 与一般人有关的价值 
八 微小效用与工具价值 
九 名称的价值含义 
十 与节制有关的价值 
十一 评价的与众不同的样式 
十二 社会价值 
十三 社会价值的评估 
十四 社会价值与伦理学 
索引
人名对照和索引
有关书名英汉对照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