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石峻文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66479
  • 作      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石峻(1916~1999)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一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成绩卓著人称“石公”。主要著作有《范缜评传》、《胡适评传》、《石蝼文存》、《石峻文脉》,主编《中国近代思想更讲授朋》、《中国哲学史參考资料》、《汉荚对照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并参与《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思想资料》的编写工作。挚爱学术事业,藏书宏富,堂庑甚广。
展开
内容介绍
    《石峻文脉》专为纪念哲学家石峻先生诞辰95周年而编著,公上下两篇。上篇是新搜集的石峻先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著、书信、序文和言说等;下篇除贺麟先生的答书与任继愈先生的访淡录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追忆石峻先生学行事迹的纪念文章,二是研究石峻先生学术的有关论文。两部分共同揭示了石峻先生的崇高的品格、豁达的人生观和值得承接弘扬的学术。
    石峻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家,被誉为“述而不作”的代表。《石峻文脉》收录的文字非常宝贵,特别是任继愈等先生的访淡,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发表,为人们了解石峻先生提供r第一手资料,值得读者珍藏。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一般哲学史的著作,原则上虽也多有企图将人物与思潮结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往往不容易很好地贯彻。本书因此在结构上,特分“导论”和“分论”两部分。一上来在“导论”部分,就用较大的篇幅来系统地解剖各种重大哲学问题的变迁,特别是怎样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旧哲学的形态,演进到近代哲学新形态的轨迹。后来又在“分论”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六个重要代表人物.的全貌,互相发明,更见系统一贯。同时又注意到对各种不同哲学问题在横切方面的相互关联,以免有孤立地去看问题的局限,更见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传人前我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特别是学术思想界的情况。
    三、过去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史的著作,难免受时代的影响,往往只注意到中西、新旧学术思想两条路线的对立与斗争,而无形中忽略了彼此对对方的互相影响和渗透,特别是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先进思想家,如何改造运用中外哲学的范畴或概念,使之与中国环境相适应,尤其是为中国古代素朴哲学向近代哲学形态升华作出自己的努力,使中国新学在改造和利用旧学所带来的时代特点不够明显,其间错综复杂的途径近乎被淹没了,有似割断历史,因此难免有陷于简单化、公式化的情况。本书作者注意从客观的思想实际出发,比较全面地进行具体分析,可能得出更见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科学结论,又避免了上述局限。
    ……
展开
目录

上篇 石峻文存补编
杂著
1.论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讨论及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哲学史研究随感录
3.笔谈`要用马列主义观点重新总结汉唐哲学 
4.魏晋玄学与佛教
5.原人论校释`序言
6.笔谈。开展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7.李大钊与陈独秀的思想 
8.介绍《胡适思想批判论文选集》 
9.汤用彤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书 
1.给贾顺先的信(三)
2.给刘长城的信
3.就《涅槃无名论》作者问题致《文史哲)编辑部
4.给杜寒风的信
5.给董群的信

陈庆坤(中国近代启蒙哲学》序 
言说 
1.怀念与存录。石峻教授学术讲话要点纪录(牟钟鉴整理)  
2.略论中西哲学史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
3.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第二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4.在“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 
5.在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摘要)

下篇 石峻学术研究
一 师友论学
1.贺麟:论时空“答石峻书” 
2.任继愈先生访谈录
二  学行记述
1.回忆石峻恩师(贾顺先)   
2.对石峻教授的怀思(李锦全) 
3.唐明邦先生来信
4.李志逵先生来信
5.感念石公  感恩石公——石峻教授追忆(方立天)
6.音容笑貌犹在(张立文) 
7.石峻先生精神永存(金春峰) 
8.石峻先生二三事(许抗生) 
9.缅怀恩师石峻先生(方克立) 
10.石峻先生与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许全兴) 
11.修德不堕虚拟治经肯彰风要——回忆石峻先生
(刘大钧)
……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