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修订版)(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zui广、篇幅zui庞大的专著)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2190225
  • 作      者:
    吴琼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zui广、篇幅zui庞大的专著,时隔13年修订再版

● 新增修订版序言,回顾近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理解晦涩、缠绕的拉康无法绕开的扛鼎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吴琼,安徽宿松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领域为西方哲学和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视觉文化研究、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著有《西方美学史》《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读画:打开名画的褶层》等,译有《西方的没落》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击碎主体性的迷梦

穿越欲望的幻象

最终达至对主体症状的突破

继康德之后,拉康给出了第四批判:纯粹欲望批判

 

本书首版于2011年,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可以被看作是关于拉康生平的“小型传记”,作者结合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和拉康学派的传奇。

下册是作者在细读了拉康《文集》,研读了拉康的研讨班作品和国外有关拉康的主要研究成果后,从“主体间性”的概念和视角出发,对拉康庞杂的理论所展开的全面梳理。

本次作者除做小幅修订外,还增加了一篇修订版序言,回顾了这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展开
精彩书摘

拉康“研究”在中国

拉康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学术刊物或著作里是什么时候,我没有做过考据,但他最初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这个时间点是比较确定的:1980 年代中期。

1980 年代初,一方面是生活世界有关人生观、人性论的大讨论,另一方面是文学艺术界针对“现代派”的争论,使“自我表现”成为中国现代性旗帜上的一枚徽章,而当时用来涂写徽章的两个主导话语:一个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另一个则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两者(还有尼采)在20 世纪前半期就已传入中国,但新的时代情境召唤了它们的思想潜能的激发,尽管与之伴随的是理解的浅薄化。

1980 年代中期前后,国内理论界和文化界“主体性”旗帜飘扬,早先朦胧的现代性冲动开始打造一个又一个“现代主义”的“人设”,19 世纪末以来的各路西方理论也被想当然地纳入混沌的现代主义“论述”大行其道,由此迎来了弗洛伊德作品的“出版热”——确切地说是“重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 年,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一本研究性著作《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金初高译)。这其实是一本论文集,其中有一篇用很小的篇幅介绍了拉康。接着在1988 年,东方出版社又翻译出版了一本苏联学者的著作《法国的后弗洛伊德主义》(李亚卿译),其中有一章是对拉康的介绍。这两本书的重点都是精神分析学,涉及拉康的部分理论性都比较强,且翻译很不规范,在当时的语境下几乎无法理解。

实际上,拉康真正引起中国学界注意,得益于同时期的另一本书: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伊格尔顿的这本书于1983 年在西方出版,1986 年首次被译成中文,并且很快又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译本。书中“精神分析学”一章对拉康的“镜像阶段”、“菲勒斯”、“俄狄浦斯情结”、欲望的“隐喻”和“转喻”等基本概念做了清晰浅显的介绍,并尝试在文学和文化批评的语境中对它们进行延伸性的运用。要知道,1986 年前后,国内批评界正在追求方法论革新,伊格尔顿介绍的几种方法——新批评、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在当时大都水土不服,唯有精神分析学似乎还可以找到对接的空间,尤其是伊格尔顿对拉康理论的延伸运用,对国内的文学艺术批评发挥了近乎启蒙的作用。这当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非戴锦华莫属。

1989 年,孟悦、戴锦华在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一书中已经开始借用拉康式的概念;到1993 年的《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中,戴锦华已经能够自觉且自如地运用拉康理论讨论第四、五代电影导演,其中可以看到她在伊格尔顿版本的基础上对拉康的“隐迹书写”。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的拉康研究启动之前,就已经存在一个戴锦华版的拉康,这不是因为她使用了拉康的术语,而是因为她在拉康主义的术语与时代书写之间所做的某种“缝合”。例如,她在“镜像”“弑父”“子代”“他者”这类概念中叠入的代际、性别、“第三世界”等议题,固然是所论文本隐性地含摄的问题,但更是1990 年代正在全球化的门槛上前后张望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语境,戴锦华以其特有的“缝合术”让她的历史写作成为历史构层的一部分,这使她的写作带有极强的症候性。

相较之下,国内的拉康研究起步要晚得多,直到21 世纪初才有著作和论文出现。但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从2000—2011十来年的时间里,就有近10部专著问世。总体上,21世纪最初十年的拉康研究热有两个特别的语境。

一是“齐泽克热”的推动。通常我们把齐泽克视作左翼理论家,实际上他是很另类的左翼,例如你在他那里可以看到“事件”但看不到“历史”,可以看到“概念”但看不到“理论”,可以看到在各种社会文本、文化文本和理论文本之间天马行空的“穿行”但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批判”。拉康是齐泽克进行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垫脚石,但后者对拉康理论剪裁式的阐发、挪用和嫁接,在激发读者阅读震惊之余,也让人感到垫脚石同时也是绊脚石。因此,当21世纪初期阅读齐泽克成为大学里的一种时尚时,回头去系统阅读和理解拉康的理论就成为一门必修课程。

另一个是文化研究尤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流行。与美式泡沫学术“后现代主义”叶公好龙式的理论挪用不同,20世纪末、21世纪初引入国内的“视觉文化研究”有着更为鲜明的学术底色,虽然国内现有的视觉文化研究经常充斥着一种奇怪的“传播学”热情。视觉文化研究,不论是历史研究,还是问题研究或具体的文本研究,都讲究严谨的“方法论操作”,这当中,包括拉康在内的当代法国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以外最重要的方法论武库,从电影研究到摄影研究,从大众文化研究到传播批判,从认同议题到快感生产,拉康理论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当然,如此强调语境的在场,指的是本土的拉康接受的氛围,这并不等于说本土的拉康研究是为了回应这种语境而展开的;相反,现有的拉康研究的成果基本上都是“纯理论”研究。再者,在此刻意回避精神分析实践的语境,也不是否认国内的“分析师”团体在推动拉康热的过程中的作用,那只是因为拉康研究和拉康派的实践目前还缺乏对接的契机,也许这两个团体之间需要一次真正的“精神分析行动”来处理他们各自的“移情”设置——不是分析师躺椅上的移情和反移情,而是因为对拉康的不同“使用”方式造成的两个团体之间浅薄的抵牾,确切地说,两个团体的欲望铺陈导致了一个拉康意义上的“斑点”,使相互鄙夷的双方都忘记了拉康才是他们共同的“躺椅”。

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国内拉康研究的具体成果。一个令人困惑的现状是:最近的十多年,本土“拉康研究”进入了冷却期,问世的新成果数量甚少。但另一方面,“拉康热”或公众对拉康的兴趣仍在延续,在拉康著作的版权引进迟迟无法解决的背景下,在直接阅读拉康对大多数人还存在巨大障碍的情况下,引入国外的拉康研究就成为理想的替代方案,它至少可以让我们在享用拉康理论的“剩余”或“残渣”中获得“替代性的满足”。

检视一下近几年翻译出版的有关拉康的成果,就可以看到四种基本的“文类”:传记、导读、导论和辞典。简单地说,它们都是写给公众的“指南”。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是活跃在当代法国思想圈的一位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她曾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大革命以来法国的女疯癫者,她还编写过一本规模浩大的《精神分析词典》。但她真正重要的写作是所谓的“拉康三传”:《百年大战——法国精神分析学史》(两卷本,1982—1986)、《雅克·拉康——简要生平及其思想体系的历史》(1993)和《拉康:不顾一切》(2011)。三个版本的写作风格和文体特征各有不同,如同拉康理论中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的“三界”纽结,呈现了传主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面相,或者说不同的语境对主体的“切割”,但每一次切割都是不完整的,都会留下一个不可象征化的剩余、一个莫可名状的原质之物,即被留在实在界的“拉康”,“它”就是居于“三界”纽结中心的“小a”,将为启动下一次切割或另一次写作行动提供驱力。2020 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拉康传》(王晨阳译)就是卢迪内斯库三本传记中的第二个版本;2023 年,《拉康:不顾一切》也被翻译出版(李新雨译)。

《百年大战》共有两卷。第一卷从1885 年弗洛伊德的巴黎之行讲到1925 年巴黎“精神病学演进”小组和1926 年“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成立,叙述了法国精神病学界对精神分析学的接受和批评;第二卷先是讲述了1920—1930 年代巴黎的作家和艺术家圈子对精神分析学的热情,然后是拉康的进场。拉康的独特性在于:一方面他属于医生和分析家圈子,另一方面他和人文圈子也有密切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后者在文化上激进的反建制倾向和精神分析化的写作实践为他破除精神分析共同体的技术专制提供了灵感,他不可避免地成为共同体的一根“肉中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共同体一次又一次的驱魔运动。就法国精神分析学的历史而言,《百年大战》讲述了一个分裂的故事;而就拉康而言,作为引发争端的主角,那也是他在建制内部认同受挫和复仇的故事,甚至在他创立自己的组织以后,也没能摆脱内部撕裂的命运,以至于他最终不得不以自己“杀死”自己的方式来终止命运的循环,通过自动宣布组织解散,使自己定格在人文世界所崇拜的悲情的孤独者形象上。所以,《百年大战》中的拉康就像被困在镜像阶段的主体,理想自我为了在象征秩序所建立的他者场域获得自我确证左冲右突,但一次次伤痕累累,唯一得到确证的是,只要主体还屈从于他者的欲望,成为自身欲望的牺牲品就是唯一的去向。

卢迪内斯库的拉康传记的第二个版本有一个副标题:“简要生平及其思想体系的历史”,所以,这是一个由生活史和思想溯源交织在一起的文本,组织纠纷退居次要位置。与第一个版本围绕主体在象征秩序中的认同受挫来展开传主的传奇不同,第二个版本一幕接一幕地搬演了传主在另一个场域的想象性认同,那就是塑造其思想的人文领域,思想英雄的轮番出场为传主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理想父亲的神话。不过在生活史的部分,作者讲述了现实的父亲意象——从拉康的家族到他本人——走向衰落的故事,这是现代性写作中最常见的剧情,拉康早期对家庭情结的论述似乎也以某种象征的方式印证了这个衰落及其现代性情境。有关思想溯源的书写表面上是对拉康思想源头的回溯,实际上也展示了其对理想父亲的认同,是对这一认同的回溯性建构,按拉康自己的分析逻辑,未来的历史在过去就已经先期到来,所以过往的历史只能在未来的完成时态中获得理解。因此,在那里,科耶夫、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海德格尔等成为铺陈父亲认同的一个又一个代理,它们最终将汇聚在“回到弗洛伊德”的旗帜或口号之下,后者就是法老般的、原始的象征父亲,主体(拉康)对父亲代理的一次次内化和转换都是为了完成对原始父亲的回唤。也是因此,在卢迪内斯库的思想溯源中,回溯性建构的重点并不是各个代理父亲的“理论”,而是他们被认同为“父亲”的场景或姿态,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主体模仿父亲的各种“拟态”形象。至于建制的故事,尽管占据的分量十分小,只在生活史中有零星的“插播”,但叙事的基调有很大改变。在此,焦点不再是主体为获得建制的确认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而是主体对象征秩序的质询和出走,我们也可以把这理解成作者对主体的一种反向“认同”提供的分析情境,即主体的质询和出走与其说是对秩序的批判或否定,不如说是主体对源自实在界的死亡驱力的“认同”,这一认同是如此之彻底和决绝,以至于在主体身上激发了将质询进行到底的歇斯底里式的症状,主体最终对自己一手创立的带有君主制色彩的建制秩序施以毁灭性的一击,其对象征秩序的质询终于在死亡驱力的戏码中成全了自身。

《百年大战》对建制争执的揭示就像是19 世纪末美国记者揭发社会黑幕的“扒粪行动”,卢迪内斯库也因此被巴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圈子视作麻烦制造者。在“思想溯源”的版本中,也许是为了表达一种缓和的姿态,作者显然将重点从父权制的“帝国”转向了理想父亲的“共和国”,但对组织已然涣散、只能靠移情和共情来维系其组织躯壳的共同体而言,这个置换无异于另一种冒犯,驱魔行动并未止息。现在,作者想要换一种方式、一种更加个人化的方式来谈论拉康,她要把“拉康”当作一杆标枪投向那个对党争的热情胜过一切的“君主制”集团,在这个意义上说,拉康传记的第三个版本《拉康:不顾一切》是一本充满怨怼的愤懑之书,作者的愤懑就源于主体面对实在界的激情。如同当年的拉康,面对高度建制化的“帝国集团”的霸凌,面对一度构成其象征认同的他者世界对他的除名和遗弃,他最终决定将象征界的幻象和诱惑从自身之内切割掉,并在讲台上通过将象征界的剩余转换为实在界的呕吐物来实施绝境中的一击;现在,卢迪内斯库的拉康就是实在界的幽灵,就是用来羞辱拉康派分析师的“秽物”,因为她呈现的是拉康的“另一面”,这个“另一面”同时也是精神分析的“另一面”,是作为偶像崇拜者的拉康派所不愿面对的,就像作者所说的,她要“经由拼凑各种碎片来展现出另一个拉康……这个拉康遭遇他的实在界,即从他的象征世界中遭到排除的东西。这是一个游走边缘的拉康、一个置身临界的拉康、一个不修边幅的拉康、一个因其‘语词新作’的痴狂而心荡神驰的拉康”。所以,在这里看不到“传记契约”意义上的拉康生平,看不到作为分析师、理论家、临床教学者的拉康的实践,这里的拉康被呈现为一个又一个的症候:镜子、性欲、收藏、情色图、原物、死亡,这些在文本中四处飘舞的碎片,就像歇斯底里话语抛向本就欠缺的他者世界的最后质询,它们既是拉康的症候,也是驱魔者的症候,当然也是作者——如她自己所言——就精神分析共同体内部和外部对她的围剿实施的“清算”。

三个传记版本写出了传主不同的面相,同时也通过不同的文体风格框定了传记作者对待传主的不同“契约”关系:《百年大战》描写了一个被困在建制的象征秩序中的拉康,作者以历史学家的角色力图通过对档案、访谈和文本的调用和对历史事件的详尽述写,在传主与建制复杂的互动中来定格拉康的“事业”;《雅克·拉康——简要生平及其思想体系的历史》中的拉康是一位成长于时代思想语境的知识英雄,作者以传记作家的身份描写了各个思想脉络在巴黎的播撒过程和它们在传主身上的“隐迹书写”;而在《拉康:不顾一切》中,我们看到的是已经成为拉康派创伤性内核的“实在界拉康”,作者以中世纪圣徒传一般的传奇手法描写了这个“原质之物”、这个“倒错的主体”对“对象a”的各种恋物式症状,因此,“不顾一切”这个表述不仅表达了拉康作为欲望主体在死亡驱力中的坚执,而且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实在界拉康”的激情。

相较于对拉康生平的了解,我们可能更需要一本通俗的理论导论。在西方世界,自1970 年代以来,有关拉康的这种导论式写作一直存在,但水平参差不齐,成功之作甚少,肖恩·霍默的《雅克·拉康》不是其中写得最好的,却算得上是最受普通读者欢迎的。2014 年,重庆大学出版社以《导读拉康》为题将这本书翻译出版(李新雨译)。

对于拉康,考虑到其理论论说形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部成功的理论导论应该顾及几个方面的关系:阐释框架和理论内容的关系;以1968 年为界,1950、1960 年代的拉康和1970 年代的拉康之间的关系;1966 年出版的《文集》和这之前的研讨班之间的关系;分析家的言说、哲学式的言说和数学化或形式化的言说之间的关系。要在一部导论作品中同时照顾到所有这些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任务。所以,西方世界采取了几条“投机取巧”的路线:或者以某一个或几个概念为中心;或者以某一个文本为中心;还有最流行的以“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这个三元组为中心。霍默的拉康导论大体属于第三条路线,他以“三界”为基本的概念框架,先是厘定每个概念得以提出的理论语境或思想来源,接着分析拉康对它们的使用,最后还以例证的方式讨论它们在文学艺术批评中的运用。整个写作条分缕析,行文流畅,读起来比较轻松。但即便如此,霍默的导论还是难以担当“导论”的重任。且不说研讨班文献的缺失和许多核心概念的遗漏,单就“三界”本身而言,霍默对“三界”拓扑学的省略是很大的缺憾。



展开
目录

目录

修订版代序:拉康“研究”在中国

初版代序:如何阅读拉康?

 

上篇:拉康的事业

 

第一章 弗洛伊德在法国

一 创伤之矛

二 不愉快的开场

三 挥师巴黎

四 文人的实验

 

第二章 自我认同的罪与罚

一 妄想症书写

二 自罚性妄想

三 密涅瓦的猫头鹰

 

第三章 镜像的神话

一 一个被窃的文本

二 主体确证的时刻

三 终于到了镜像阶段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政治

一 大决裂

二 狙击自我心理学

三 回到弗洛伊德

四 逐出教门

 

第五章 拉康的王国

一 光辉岁月

二 通关的政治

三 结构的街垒战

 

第六章 研讨班的岁月

一 声音的诱惑

二 研讨班的演进

三 科学的伪形

 

下篇:主体间性的科学

 

第七章 主体的真相

一 无意识主体

二 能指主体

三 言说主体

四 欲望主体

 

第八章 三界的拓扑学

一 想象界

二 象征界

三 实在界

四 三界的拓扑学

 

第九章 他者的逻辑

一 无意识的构成

二 父之名

三 他者的凝视

四 移情与爱

 

第十章 欲望的辩证法

一 他者的欲望

二 菲勒斯的意义

三 欲望图

四 作为欲望之因的对象a

 

第十一章 原乐的伦理学

一 原乐的悖论

二 康德同萨德

三 他者的原乐

四 女人不存在

 

第十二章 话语的政治学

一 话语的构成

二 主人话语和大学话语

三 分析家话语和歇斯底里话语

四 不可能的事业

 

拉康年谱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