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哲学史奠基之作。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是胡适的成名作,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它一出版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并且历久不衰。又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划时代巨著”,不仅广泛影响了研究者、思想者,也在很多方面给大众的现实人生带来启迪。
2.一部适合普通人读的中国哲学史入门书。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以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圣哲为主线,立足于各哲学家经典著作,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其行文风格平实,考据严谨,观点鞭辟入里,且全文使用人们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解古代学问,而较少生硬地套用西方哲学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哲学思想。
3.随书附赠胡适金言集——《人生有何意义》。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装帧精美,双封精装,可读宜藏。另外编者精心挑选数十条胡适先生有关人生的智慧名言编辑成册,并标明出处,每一句皆发人深省,富有哲理,从中可以感受其为人、处世、治学的大家风范。同时,集子还收录了胡适先生的部分书法作品,不仅是他自己的励志铭,也能对我们的立身处世有所启示。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史》是国学大师胡适写给普通读者的中国哲学史,以极为通俗易懂的文字,从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方面对我国古代哲学做出了清晰梳理,重点论述了《易经》、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学思想,阐述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人性论、人生问题、知识论等问题。其观点通透全面,资料翔实,同时简洁流畅,不偏不倚,学术价值极高。
从《诗经》到《易经》,从老子的道家学派到孔子的儒家学派到韩非子的法家学派,从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到庄子的“齐物”论,胡适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开创性地回答了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问题。本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划时代巨著,开创中国哲学史新纪元,不仅为后来的研究者、思想者所推崇,而且也能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所启示。
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西历纪元前五五一),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历纪元前四七九)。他一生的行事,大概中国人也都知道,不消一一地叙述了。他曾见过老子。大概此事在孔子三十四岁之后(说详上章)。
孔子本是一个实行的政治家。他曾做过鲁国的司空,又做过司寇。鲁定公十年,孔子以司寇的资格,做定公的傧相,和齐侯会于夹谷,很替鲁国争得些面子。后来因为他的政策不行,所以把官丢了,去周游列国。他在国外游了十三年,也不曾遇有行道的机会。到了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专做著述的事业。把古代的官书,删成《尚书》;把古今的诗歌,删存三百多篇;还订定了礼书、乐书。孔子晚年最喜《周易》。那时的《周易》不过是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条爻辞。孔子把他的心得,做成了六十四条卦象传、三百八十四条爻象传、六十四条彖辞。后人又把他的杂说纂辑成书,便是《系辞传》《文言》。这两种之中,已有许多话是后人胡乱加入的,如《文言》中论四德的一段。此外还有《杂卦》《序卦》《说卦》,更靠不住了。除了删诗书定礼乐之外,孔子还作了一部《春秋》。孔子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的。所以诗、书、礼、乐,都是他删定的,不是自己著作的。就是《易经》的诸传,也是根据原有的《周易》作的,就是《春秋》也是根据鲁国的史记作的。
此外还有许多书,名为是孔子作的,其实都是后人依托的,例如一部《孝经》,称孔子为“仲尼”,称曾参为“曾子”,又夹许多“诗云”“子曰”,可见绝不是孔子作的。《孝经•钩命诀》说的“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的话,也是汉人假造的诳语,绝不可信。
一部《论语》虽不是孔子作的,却极可靠、极有用。这书大概是孔门弟子的弟子们所记孔子及孔门诸子的谈话议论。研究孔子学说的人,须用这书和《易传》《春秋》两书参考互证,此外便不可全信了。
孔子本有志于政治改良,所以他说: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又说: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没有政治改良的机会。所以专心教育,要想从教育上收效。他深信教育功效最大,所以说“有教无类”,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史记》说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这话虽不知真假,但是他教学几十年,周游几十国,他的弟子定必不少。
孔子的性情德行,是不用细述的了。我且引他自己说自己的话: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话虽不大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人的口气,却很可想见孔子的为人。他又说他自己道: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何等精神!《论语》说: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
“知其不可而为之”七个字写出一个孜孜恳恳、终身不倦的志士。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
第九篇 庄子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与性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附录一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墨子•小取》篇新诂
附录二
诸子百家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