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子夏生世考
第一节 子夏籍贯、家世、生卒年考
第二节 子夏孔门授学考
第二章 子夏传经考
第一节 子夏《诗》《书》传授考
第二节 子夏《礼》《乐》传授考
第三节 子夏《易》《春秋》传授考
第三章 子夏“不仕”与周代政治变迁
第一节 周代爵禄制略述
第二节 孔门弟子入仕途径与要求
第三节 论爵禄制之下学礼之士的命运
第四节 礼乐文化的衰落:传统士子的时代悲歌
第四章 子夏之后的政治格局与儒学转型
第一节 战国禅让思潮与儒学发展
第二节 战国时代礼学的内向转型——从郭店楚简《语丛三》“宾客之用幣”句说起
第三节 秦汉之变与儒学转型
第四节 魏晋玄学对儒学的更新——以嵇康、阮籍心性论为中心
第五章 子夏与传统儒学核心观念研究
第一节 “中”字释义
第二节 先秦“中”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从出土文献看“未发之中”
第四节 形与性:二还是一
第五节 儒家道德生命学说的现代审视
第六章 子夏君子观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宋明理学的圣人观与君子之道
第二节 儒学在当代英语世界的回应——以儒家君子观念为核心
第三节 儒家君子观念与社会共同体建设
第七章 子夏思想的历史遗产
第一节 《毛诗序》是否阻碍中国文学发展
第二节 经学中的“师道”
第三节 传统师道与当代阅读伦理
第四节 望子成人:传统家训的德性期待
结语
附录
从子夏“不仕”看先秦士人的生存境遇
参考文献
子夏研究目录索引
先秦两汉子夏资料整理与汇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