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农民办学研究:大别山区宣村小学考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001697
  • 作      者:
    吴渊著
  • 出 版 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br>一、选题缘起<br>二、当代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回顾<br>三、核心概念、研究方法、材料、思路<br>第一章  大山的记忆:宣村小学概述<br>一、大别山下的宣村<br>二、宣村地方教育体制之演变<br>三、宣村农民办学投入机制之演变<br>第二章  第一、二次校舍建设<br>第一节  “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br>第二节  初建小学<br>一、决议建校<br>二、摊派任务<br>三、学校初成<br>第三节  扩建小学<br>一、“五七教育网”<br>二、“厂校合一”<br>三、“戴帽初中”<br>四、扩建校舍<br>第三章  第三次校舍建设<br>第一节  “一无两有”<br>一、楼房校舍的动议<br>二、选址与征地<br>三、蓝图<br>第二节  “化缘”:筹款建校<br>一、村民集资和政府补助<br>二、募捐<br>三、借贷<br>第三节  欢腾的希望<br>一、承包建校<br>二、庆典中的心声<br>第四章  常规投入<br>第一节  农民直接投入——书本学杂费<br>一、村校统一核算时期的学杂费(1968—1988)<br>二、村有——学校独立核算时期(1989—2000)<br>第二节  村集体投入——公益金<br>第三节  勤工俭学<br>一、“厂校合一”时期(1975—1976)的勤工俭学<br>二、“厂校合一”解体后的勤工俭学(1977—2000)<br>第四节  “替代财源”——宣村农民对公办教师的工资投入<br>一、“替代财源”政策的起源<br>二、宣村的“替代财源”任务<br>第五章  宣村小学的公办教师<br>第一节  宣村小学公办教师概述<br>一、公办教师的来源<br>二、公办教师的管理与调动<br>三、公办教师的工作、待遇与生活<br>第二节  公办教师案例分析<br>一、俞厚玉、余德新和丁时柏<br>二、丁庆德和李晔<br>第六章  宣村小学的民办教师<br>第一节  宣村小学民办教师概述<br>一、民办教师的录用与培训<br>二、宣村民办教师的整顿<br>三、“民转公”——民师跳龙门<br>第二节  “民办公助”——宣村农民对民办教师的工资投入<br>一、“民办公助”政策的起源<br>二、“民办公助”向“政府公办”的转变<br>三、宣村农民对民办教师工资投入的分析<br>第三节  民办教师的劳动投入<br>一、工作量之比较<br>二、案例一:丁汝广、丁时伦<br>三、案例二:丁时福、吴功朝<br>四、案例三:吴成福、丁桂珍<br>第七章  宣村文化面貌的变动<br>第一节  村办小学与宣村文化人口之变动<br>一、宣村小学教育普及观念之演变<br>二、村办小学与宣村扫盲教育<br>三、宣村人口文化结构之变化与个人地位之变化<br>第二节  村办小学与宣村人的现代化<br>一、村办小学与宣村人的理性化<br>二、村办教育与宣村人的政治参与<br>第八章  回忆、感叹与展望<br>第一节  农民办学的历史价值<br>第二节  农民办学得以维系的原因<br>一、国家行为<br>二、村社伦理<br>三、重教传统与农民的受教育需求<br>第二节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症结与出路<br>一、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存问题<br>二、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症结<br>三、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出路<br>参考文献<br>后记

内容摘要

    吴渊同学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围绕宣村小学20世纪60年代创办以来的历史,收集了大量乡村文书,包括各种计划、年报、帐册、礼单、名册、发票、发言稿、工程书、决算书、工资单、工作笔记、会议记录以及相关政府公文、报刊资料,做了大量采访,并整理成谈话记录。论文详细叙述了宣村小学的创办经过,交代了这所学校在本世纪初停办之前大约40年时间的办学历程,揭示了在国家统一政策行为之下农民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的办学情形,介绍了宣村小学的历任公办和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集体化时代农民大力推进农村小学普及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作出巨大奉献的典型。这个典型,不仅是集体化时期的一份个案,而且在这个时代具有普遍的意义,是这个时代中国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随着农民办学时代的结束,目前大批农村小学已经被撤并,多数已经湮灭,历史资料流失,本文是在这样的时刻被及时挖掘出来的一桩鲜活的历史事件。随着时代的演变,它的意义和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