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谁欢迎我去做客“老师,你还有件事情没有说。”周末第六节课,快放学时,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提醒我。哦,对了,是还有件事情没有说。于是我笑着问大家:“这个星期谁欢迎我到他们家去做客?”接着就有学生兴奋地邀请。这就是我家访前在班上的发动情景。以前,学生总是怕老师去家访,怕什么?怕老师告状。哪怕你不告状,有些细心的家长也能够从班主任闪烁的言词中,捕捉到孩子劣迹的蛛丝马迹。
你走了,孩子们善后工作就麻烦了。因此,一提到家访,孩子们就头痛。
可是现在在我的班上,学生却抢着让我去家访,因为在我的班上已经形成了去谁家家访,就是谁在班上很有面子的一个现象了。去学生家,我一般不告状,还带着和他情况相仿的同学去他家。一是让家长知道,孩子做到这样,不是什么坏事情,大多数孩子都这样,他已经很不错了。二是同去的孩子可以一起接受家长的教育,让他体会一下自己家长的期望,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第三点就是,多去几个人,还可以活跃气氛,让被家访的孩子在家里不至于像接受家长和老师的审判一样难受。去学生李建成家的时候,我还带去了两个女生。
在路上,我一边向学生询问他们家里的情况,对家访作一些初步了解;一边和他试着交谈一下,我把可能会告诉家长的那些事情跟他讲一下,让他有个思想准备。一般说来,多数家长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注意培养孩子的正确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健康。但也有个别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思想认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为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必须在了解孩子的同时了解家长,针对家长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每个班级五十几名学生家长,他们从事的职业不同,文化修养、政治素质不同,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也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法也有差别。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多数家长是有权威的,也有极少数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高,或者说影响力甚微。做家访工作应该充分估计到这些情况,去之前和学生适当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这些交流还可以解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带给学生更多的爱。学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因为家庭贫穷,也许是因为家庭成员残缺,也许是因为自己家庭没有别人家庭温暖……所有的自卑,都是他们自己在与别人比较时,发现自己的家庭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班主任发自内心的爱,能够解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乐意接受家访,老师的到来让他们觉得温暖。成都一位退休老教师动情地说:“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当时我家里穷,我又病了,老师来我家,临走时还硬塞给我父母5元钱。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他自己做教师之后,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从教三十多年,常常在上完课、批改完作业后,对学生进行家访,爱心一代一代地传递。
尽管学生欢迎我去,但是我知道,提起家访,一般的孩子们还是有些紧张。因为在他们眼中,以前只有自己犯了错误时,老师才会“找上门去”。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说不愿意老师家访,怕老师向父母“告状”,也怕父母因此而惩罚他们。我不会选择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到学生家里去家访,而是选择他们改正错误后去家访,这时候家访不是告状,而是给学生打气。
学生怕老师家访,还有另外一个思想原因,就是怕出丑。其实,再优秀的孩子,也有不优秀的表现。他们很怕过去不光彩的事情让老师知道,更怕老师把那些事带到学校里去。一个学生对我说,家长经常在老师面前说他小时候没有出息的事情,好像这一辈子他都不会成功似的,因此过去他很反感班主任去家访。有些家长把孩子不成熟的笑话当作新鲜事情告诉班主任,也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
这些东西,只有平时跟学生多交流,他们才会把自己的内心话告诉我,我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到了学生家中,我会考虑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和家长说话,尽量给学生留点后退的余地。同样是学习成绩不好,若是家长有见识,思想比较开明,能正确教育子女,我就直言不讳地介绍獗子的学习情况,分析孩子的不足,共同研究提高教育孩子的办法。若家长思想狭隘,又好面子,这就不可当着其他人的面细说他孩子的情况,即使在适当的场合,也要注意谈话方式。在谈学生成绩时,可以用“最近一段时间有进步……”这样的语句开始谈话。肯定进步,指出不足,常常是与这种类型家长谈话的基本方式。而且你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为孩子讲话,不能够你走了之后,他们就要挨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