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学评论.第一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94474
  • 作      者:
    郭长刚主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全球学评论》是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为推动国内全球学学科发展以及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的研究而创办的学术书刊,除介绍国内外全球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外,每一卷都将聚焦一个全球性问题。本卷的关注点则是宗教问题,文章主要来源于2010年在上海大学举办的“全球化与宗教多元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
展开
精彩书摘
  泰勒的贡献在于指出了宗教与团结的转向。他将20世纪50年代的宗教、家庭和国家模式称为“新杜尔凯姆主义”,以与他所谓的“传统杜尔凯姆主义”区分开。不要过分执著于标签,“新杜尔凯姆主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作为新世界秩序的捍卫者时产生的一种强化型的团结形式。这与早期的相对松散的团结模式形成对比。自相矛盾的是,强化的可能性来自两种社会文化现实的结合:一是历史上形成的政教分离制度,一是与千禧年主义、不断向前推进的犹太一基督教上帝定有契约的清教文化传统。正如悉尼·米德所说,我们是个“有着教会灵魂的国家”,在危机时刻或被认为遭遇危险的时刻,美国很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宗教使命感。
  但是还有一种泰勒所称的“后杜尔凯姆”团结,虽然按照严格的杜尔凯姆术语来说有些费解,但是在他头脑中的确存在另一种努力恢复混乱秩序之后产生的团结方式。“后杜尔凯姆”指的是从不加怀疑信仰上帝转向认为这种信仰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且通常不容易做出选择。也就是说,他指的是一种以各种各样的道德、精神、宗教、非宗教体验为特征的社会背景,以及那种理所当然、广泛接受的宗教权威的衰落。他很谨慎地指出,这种变化并不一定会导致宗教信仰的衰落,也不会导致宗教信仰从生活其他方面中剥离出来,而是强调信仰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建构适当的意义系统(包括非宗教)的方式。在他看来,世俗性与自我体验、理解真善美所采取的视角有关。他设想一种对“圆满”生活体验的追求,并认为现代世界为追求这种圆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式。正如沃纳等学者在他们对《世俗时代》的评语中所说,“圆满是一种比信仰更大、更深刻的意义感。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排除传统信仰,但所不同的是,决定什么构成超验意义的权力转向了个人体验和主观性。”
  ……
展开
目录
发刊词
什么是全球学
全球学的综合视角
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全球化”的两种路径及其表现
宗教与民族团结
全球伦理在中国的走向与前景
犹太人、世俗主义与后教派时代
犹太世俗主义
巨型教会——阿根廷全球宗教机构的新形式
当代乌克兰的宗教多样性:新兴宗教运动视角
斯洛伐克的新兴宗教运动——社会反应
宗教、文化与全球化一罗兰·罗伯逊的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
基督教神学多元论模式批评——以日本宗教与伊斯兰教为中心
宗教多元主义的逻辑与印度文化
遏制激进保守主义的浪潮——后苏哈托时期印度尼西亚自由进步伊斯兰的话语与行动
埃及的“伊斯兰—世俗”混合管理模式
附录一 第4届国际全球学合作团队年会暨首届中国全球学论坛综述
附录二 全球治理变革与全球学学科的构建
编后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