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瑜伽
《瑜伽经》作者Patanjali Maharishi对瑜伽的定义为:
Yogash chitta(citta) vritti nirodhah.
Tada drashtuh svarupe avasthanam.
——Yoga Sutra
瑜伽将心中的客体放置在一边。
见证者在其天性中休憩。
——《瑜伽经》
Patanjali Maharishi是一位语法学家、医生、他妻子Anusuya的丈夫,当然,也是一位自修者。《瑜伽经》是瑜伽经典之一,它所介绍的瑜伽被后人命名为王瑜伽,是一个探讨哲学,进行思辨,探索自我,获得自知之明的瑜伽体系;以理性的思维、逻辑思辩以探求真理的瑜珈。
瑜伽是什么
瑜伽所指的是一种修身修“心”的自修体系,也指的是通过进行这个体系的练习所达到的目标。
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谐与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印度的哲学共分为六大派系,如把各个派系对生命、存在的观点综合起来看,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人是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
人受到无明的蒙蔽,看不到真正的自我。感觉、情绪、观念等客体则对“心”染色,人不能对客体按其所是地感知,就像不能按其所是地对自己进行认知一样。在“心”被染色的情况下,感觉、客体、观念等客体会“反客为主”,被人定义为“我”,成为主导行为动机和行为的主体。
人自修,为的是让“心”从感觉、情绪、观念等客体构成的“迷宫”中“跳”出来。在“心”从客体“迷宫”中“跳”出来的状态下,客体都按其所是地被体验者所体验,也可以让被观察者在没有任何“观念”的染色下观察(“观念”失去了它的染色力也成为被观察的客体之一),客体一个个失去其主体性,真正的主体——自我,被认知。
当“观念”这个客体主体化时,“观念”会将自己与其所体验的客体进行对比,产生诸如“好与坏”,“快乐与痛苦”这样相对立的二元性体验。在“跳出来”的状态下,和其他客体一样,“观念”按其所是地被体验,相互对立的二元性体验消失。“跳出来”认知真正主体的状态也被称为“自由”“解脱”或“开悟”。
现代瑜伽的多重定义
现代瑜伽被运用于很多领域,这使得瑜伽从不同角度被给予了多重定义。
如同盲人摸象的寓言一般,大象并非只是它的耳朵、鼻子、象牙、大腿、尾巴或者身体。瑜伽也不仅仅是她所被下的众多定义之一。
瑜伽并非只是柔韧练习
瑜伽并非只是健身训练
瑜伽并非只是减肥工具
瑜伽并非只是减压途径
瑜伽并非只是坐在那里冥想
瑜伽并非只是呼吸调控
瑜伽并非只是灵性的修习
东方瑜伽是这些定义的总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品位
瑜伽让人们看到真实自我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当瑜伽作为练习者开启智性、能量与灵性的工具时,练习者首先要从自愿让瑜伽生活化和生活瑜伽化开始。瑜伽生活化和生活瑜伽化使练习者让自己的“心”从主体化的众多客体筑成的迷宫中“跳出”成为可能。从这点看,一般健身场所所教授的“体位+呼吸”的瑜伽练习是让人在练习所提供的积极感受的避风港中休息的过程,也是开始。练习者虽然处在感觉与情感的左右下,但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自由的意愿来选择是要继续练习深入瑜伽之内呢或者只是停留在享受持续的放松感受之中。这二者并不矛盾而且对健康都有益。
瑜伽通过种种技法移除覆盖真实自我的迷雾使练习着认知到真实自我的存在。达到自我认知的人外在表现为生活在一种平衡与和谐中,他或她的情感感觉、行为动机、身体与头脑都处在一种以意识为中心的健康地相互联系与和谐的状态中。
34.半英雄前曲伸展坐式Triang Mukhaikapada Paschimottanasana (1P)
难度系数:5
技法
1. 坐在垫子上,双腿伸直。
2. 弯曲右腿,向后移动右脚。把右脚放在右髋关节旁,脚趾贴在地面上。右小腿的内侧尽量碰到右大腿的外侧。保持平衡,把身体的重量放在弯曲的膝盖上。
3. 用双手抓住左脚脚底的两侧。可以的话尽量把躯干前伸,勾手腕环绕住伸展的左脚,保持2次呼吸。并拢双膝,呼气,向前弯曲,扩展肘部,把躯干尽力向前推。最后下巴或前额放在腿面上。
4. 保持3~5次均匀呼吸。
5. 吸气,抬起头和躯干,松开双手,伸直右腿,回到步骤1。
6. 换另一条腿练习。
益处
拉伸了整个身体的后部。同时伸展了腿后韧带,舒展腰背。
有助于消除背痛、腰痛、腿痛,驱除体内废气与淤血。
挤压腹腔,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与吸收。
疏解身心压力,放松全身,补充心灵能量。
注意事项
练习者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体式,最初不要灰心和气馁。
不要把肘放在地面上。起初很容易失去平衡,身体倒向伸展腿一侧。因此躯干应该稍稍朝弯曲的膝盖一侧倾斜,将身体重量放在弯曲的膝盖上。
35.头碰膝前屈伸展坐式 Janu Sirsasana (1P)
难度系数:5
技法
1. 坐在垫子上,双腿伸直。
2. 然后弯曲右腿,脚心贴向左大腿根部内侧,两臂垂放在体侧。
3. 吸气,梳理脊柱向上,尽可能挺直上身,腰背部平直。
4. 呼气,屈上体,从髋关节处折叠,两手沿着腿侧向前伸展,直到脚尖最后将头或者下巴碰到膝盖或腿面上,保持3~5次深呼吸。
5. 吸气,恢复到步骤1,换腿练习。
益处
伸展腿后韧带,舒展腰背,强键肝脾。
有助于消除背痛、腰痛、腿痛,驱除体内废气与淤血。
挤压腹腔,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与吸收。
注意事项
尽量调整好呼吸与体式过程的配合,动作舒缓,过程尽量保持膝盖伸直,保证身体正直,并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充分感受腿后韧带的伸展。
展开
——中国经济外交编辑部主任 焦晨
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愉悦的心情,充沛的活力,饱满的精神……以上这些,皆是瑜伽的恩赐,也是郑先红等老师奉献给读者的珍贵礼物。
——北京联合大学体育部 武淑香
通过修习书中循序渐进的体位法,习练者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更重要的是身体、精神和心灵的和谐、平衡与自由。
——首都师范大学体育部 简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