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爸爸是女孩最大的靠山
1.爸爸在女孩心中的位置
爸爸在女儿心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既是家庭的基石,也是孩子安全和幸福的化身。但在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使有的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特别是一些女孩,她们从小就比较敏感,没有父亲呵护的日子,对她们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伤害。
一个女孩这样说:“我两岁时,爸爸就过世了。但是我一直都清楚地知道我爸爸是怎样的人。即使现在,我也常梦见他会出现,把我从困境中救出来,我知道只要他存在,我就会有安全感。”爸爸在女孩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女孩对爸爸,有着一种源自原始天性的依赖。所以,那些在生活中没有爸爸的女孩,就会凭借想像,为自己制造一个爸爸形象。这个爸爸形象一般是由电视上的爸爸、书本中的爸爸、邻居家的爸爸综合而成。
这个模拟的爸爸,通常都很完美。他不仅幽默风趣,而且善解女儿的心意。爸爸的身体也很强壮,具有强大的保护能力。女孩这种对爸爸的渴求,会一直伴随她长大。这期间,她总是郁郁寡欢,并且和男朋友的交往总不顺利。因为生活中没有一个男人能像她想像的爸爸那样好。
没有父爱的女孩,会使她对男性的爱形成一种障碍:每当她去向男性寻找爱时,不是得不到对方的关心和了解,就是把对方拦阻在爱之外。如果最后这个小女孩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好男人,她又会有新的忧虑。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即使相信了,又担心他会随时弃她而去。寻找没有的父爱,注定要失败。因为一个男人不管多愿意,都难以弥补一个女孩小时候失去的父爱。这种一直活在梦想中的小女孩,她并不明白,她所寻找的父爱,只有真正的父亲才能够给她,别人是代替不了的。爸爸对女儿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比较成功的爸爸,对女儿的影响更大。他不仅影响着女儿的生存价值取向,也影响着女儿未来的婚姻幸福。缺失父爱,女孩往往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因为缺乏安全感,她们容易胆小、怕事,并且逐渐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影响她学习和与人交往,而且对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在女儿眼里,具有影响力的爸爸,一般有两种模式:
第一,理想化爸爸。
理想化爸爸的作为和思想使女儿很难赶上或超过他。他一般都比较英俊、比较高贵而且比较成功。女儿长大后,在选择男友时,尽管她回避着不拿男友和父亲的标准比,但她还是喜欢有才能、潇洒的男人。
这样的女孩,因为爸爸在生活中是完美的,而且是她崇拜的偶像,她看爸爸的时候,总是以一种崇敬的眼光去看,而她看男友的时候,总是以挑剔的眼光。所以,除非她的男朋友特别优秀,甚至超过她的爸爸,才有可能被她选中。
第二,专制化爸爸。
专制化爸爸通常脾气不好,但他又比较有才能、有力量。女儿爱他,但又怕他。和这种爸爸生活在一起的女孩,会很看不起那些软弱的男人,她甚至会轻视所有没有爸爸那样有魅力的男人。这类女孩也很难找到男朋友,因为她成功的爸爸使她的生活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在生活中,权威爸爸是很可靠的人,所以女孩多数都不会离开他,即使搬出去住,她也不会减少对爸爸的依赖心理,上学或工作的劳累繁忙都不足以改变她被呵护的需要,除非她能够找到生命中要找的男性。在生活中,理想化的爸爸不是很多,专制化的爸爸则较为常见。不过,在今天这个文明、民主、科学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专制化的爸爸在逐渐向民主化发展,尊重女儿自己的意愿将会使她们生活、学习得更加自信,她们的人格也将得到更科学的完善。
写给爸爸的建议
在现实中,面对女孩,爸爸很少和她们玩耍,因为他们觉得女儿很柔弱,易受伤害。可是,女孩子也像男孩一样希望能够和爸爸一起玩耍,和爸爸打打闹闹,相互挠瘁嬉戏,追逐玩耍。有一名已上大学的女青年回忆童年与爸爸的游戏时说:“记得小时候,每到父亲休息时,我都急切地等候在爸爸的卧室门外,等他起来陪我玩一会儿。我父亲是个面包师,所以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床。而每当休息时,睡个懒觉是他难得的享受,所以我不敢打扰父亲休息,但是,一旦父亲睁开眼睛,我就会一下子蹿上他的床,我们的节日就开始了。他会平躺在床上,将两膝合并举到胸前,让我爬上去,然后把我这么摇来摇去,可是,突然乘我不备,他打开膝盖,而我呢,则嘻嘻笑着掉到床上。”对女孩来说,妈妈的世界温馨美好,而爸爸的世界更刺激,更有吸引力。所以,作为女孩的爸爸,不管你有多忙,不管你有多大的生活压力,你要多抽出时间陪一陪你的女儿,不要让你的女儿缺少父爱的沐浴。
2.爸爸对女孩的影响力
一天早晨,一家三口正准备出门旅行,妈妈走在最前面,爸爸紧跟其后,还有一个看上去约三岁大的小女孩在最后面歪斜着脚步追随着。突然,小女孩一个趔趄摔倒了,随即趴在地上大哭起来。爸爸和妈妈应声回头,爸爸站着未动,而妈妈则急忙转身跑回来。在经过孩子爸爸身边时,妈妈还不忘埋怨他:“孩子摔了,你还愣着,不知道去扶啊!”小女孩的爸爸则阻拦妈妈:“别去管她,让她自己起来。”可妈妈显然不听,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女儿跟前,伸手抱起她,搂进怀里,心疼地哄个不停,然后抱着女儿走到爸爸身边。就这样妈妈和爸爸争执起来,爸爸坚持该要女儿自己起来,妈妈则埋怨爸爸不知道心疼女儿。
通过上面这个生活场景,我们可以了解到爸爸和妈妈在教育女儿上确实存在很多不同。在女孩刚出生的时候,父女的交往和母女的交往就各有特点了。比如,爸爸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等,给予女儿身体方面的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而妈妈则更多地采用温柔的方式哄逗女儿。因此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妈妈的动作温柔,爸爸的动作粗犷。研究发现,两个月大的女婴就能分清楚抱自己的是爸爸还是妈妈,看到爸爸走近时,女婴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因为她在等待爸爸跟自己玩“刺激”的游戏。这些外在的刺激对女婴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在引领女儿玩游戏的时候,妈妈选择的方式和爸爸选择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妈妈喜欢给女儿讲故事,教宝宝玩布娃娃、过家家等。而爸爸更喜欢带女儿从事户外活动,更多鼓励她进行攀爬跑跳等游戏。很多活动妈妈是不便于做的或者是做不到的,自然带女儿进行这样的活动也是比较少的,或者干脆不让女儿去做。另外,爸爸还愿意鼓励女儿尝试新鲜的游戏,鼓励她勇敢探索。而妈妈则很少愿意放手让女儿去玩她从没有尝试的游戏。
在女孩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父母的态度差别很大。比如小女孩摔倒了,妈妈常用“没摔坏吧?都怪石头”、“以后千万别乱跑”、“有危险,小心”来教育女儿;而爸爸常会说:“勇敢些,爬起来!”“没关系,摔倒是正常的。”也就是说,爸爸更倾向于鼓励女孩独立克服困难,爸爸这种鼓励女孩独立探索、独立克服困难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开发女孩的智力潜能,并促使她日益坚毅,给予她追求成功的动力。
王先生的女儿不到3岁的时候,王先生给女儿买了一辆童车。新买回来的童车,后面有三个轮子,一个主轮两边各有一个附轮,三点支地,即便不会骑车子,坐上去车子也不会倒。女儿骑了两天后,就可以自如地“驾驶”车子在操场上“狂奔”了。一向喜欢挑战的女儿提出把后面两个小轮子卸掉:“我要和爸爸妈妈那样骑自行车。”王先生表示支持,并立即行动,动手去拆自行车轮子。而妻子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孩子这么小,哪能不要那两个轮子呢?太危险了!”因为妻子的极力反对,那两个轮子没有被当即拆下来。但是王先生在带女儿推着车子出了家门后,他就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扳手,三下五除二拆卸掉了后面两个小车轮。在王先生的精心调教下,女儿很快就能脱离爸爸的保护,独立驾驭只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了。当妈妈看到女儿如成人一样自如地蹬着脚踏板,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最后妻子不得不承认,自己低估了女儿的能力。如果不是王先生当机立断,大胆支持女儿,女儿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到骑自行车的真正乐趣呢?由此可见,爸爸和妈妈因为性别的不同,具备的性格特征自然不同,因此在女儿性格方面施加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妈妈给予女儿的是细腻的母爱,在和女儿的日常接触和交流中,体现出的是女性的阴柔。而爸爸身上具备更多妈妈所不具备的刚毅、坚强、力量、智慧等男性特质,给予女儿的爱则是沉甸甸的、粗犷的。邻居夸赞王先生的女儿做事很利落,敢作敢当,可是又不乏细心和耐心,真是很难得。这首先要归功于王先生对女儿的教育。女儿性格中的独立性和坚毅,受惠于爸爸的言传身教。无论是带女儿去爬山还是和女儿做各种游戏,王先生时时借助外部环境和遇到的各种困难,来向女儿灌输一种思想:做事要有毅力和恒心。所以,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轻易地放弃。所以有人说,爸爸是女孩最好的人生教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