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优秀的品质是培养出来的
第1招 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父母箴言
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才会有其他优秀品质,将来才会更容易获得成功与幸福。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生来就缺少爱心,而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注意教育方式等,把孩子的爱心在不经意间给剥夺了。
爱心教育是让孩_了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活得更自信更快乐。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父母的爱心浇灌。世界五彩缤纷,人间丰富多彩,都需要有爱心的人去发现,去欣赏,去领悟。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呢?
爱心培养从娃娃抓起
婴幼儿期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婴幼儿时期。因此培养孩予的爱心,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抓起。在婴儿时期,父母要经常爱抚孩子,对孩子微笑,让孩了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是孩子萌生爱心的起点。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把自己看做是孩予的伙伴,陪孩予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
给孩子正确的爱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予,那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关键在于怎样去爱,如何去爱。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了,特别是在“四二一”式(4个老人,1对父母,1个孩子)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自然成了全家人爱的中心,爱的焦点,父母几乎是别无选择的把所有的爱给了这唯一的独苗。爱孩了就是要有理智地去爱,而不是溺爱。严格要求正是爱孩子的一种体现。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扮出一副严厉的面孔,更不是动辄就训斥打骂,而是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凡提出来的要求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要求孩予做到。
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有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予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比如有个小女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用你倒茶。”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小孩的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予的爱心。
强化友好行为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予的表现,一旦发现孩子的友善行为,就要及时地亲吻、拥抱或赞扬孩子,也可以采取奖励孩子小礼物等方式鼓励他,受到鼓励的孩予下次会比较容易再次出现类似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闪光点”视而不见,孩子表现同样行为的频率就会低得多。鼓励孩子的友好行为,让孩予的这种友善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
拓展孩子的交往范围
父母总是把孩予关在家里,是培养不出真正的爱心的。因为在家里,孩了属于“弱势群体”,理应享受很多“特权”和“优惠”,大人总是不知不觉地让着孩子。父母必须得把孩子带出去,让孩了在社区里活动,让他自由地与同龄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在没有“特权”和“优惠”的情境下,能否识别他人的好意、回应别人的好意,孩子又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喜好。如果孩子的交往出现了不顺利的情况,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应变能力怎样。这些都能反映孩子“爱心情商”的高低,帮助父母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爱心。
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予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了只是接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以为给孩予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他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为孩子着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不会一蹴而就。
让孩子热爱动植物
孩子与大自然的花草、植物、动物和谐相处,也是培养孩子爱心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锻炼孩子爱心的重要途径。家长要让孩了学会爱护花草,爱护小动物,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告诉孩了人类应热爱动物是动物的好朋友,人类更庆关爱小动物,让孩了了解热爱小动物。或者买只小动物——猫、小狗、小兔在家里养,让孩子亲身体验接触小动物,孩予会很疼爱它,爱动物的人是很善良很有爱心的人。告诉孩子大自然是人类好朋友,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一种美德。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植物园、郊外走走,让孩子领略大自然的美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培养爱心。
转移孩子的坏习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缺点,要宽容地给孩子尝试犯错误的机会,善意的批评要讲方式,用博大的爱心去感化、尊重、理解,这才是爱。先听听孩子的想法,你会有新的体会,这样才能有目的、恰当地进行评议,也只有恰当的评议才能使孩子信服、接受你的建议。家长不应直接地去指责、埋怨孩子,多给孩了建议性的引导;不说不能怎么样,多说如果能怎么样会更好。让孩子确实认识到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不是敌人,能让孩子信服的父母是拥有博爱的父母。作为父母,放下架子,身入童境,循循善诱是关键。不怕孩了出错,就怕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孩予坏习惯的纠正,全在父母的转移和引导上。
教给孩子关心他人的方法。
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在生活中,父母要教给孩子关心他人的方法。如,父母实在太累了,不能答应孩子一起做游戏的要求时,不妨直接告诉孩了:“妈妈太累了,想休息一会儿,宝宝自己做游戏妈吗?”如果孩了答应了,父母一定不要忘记说:“宝宝真懂事,知道心疼妈妈了。”爷爷想要看报纸,可以请孩子帮忙拿眼镜,如果宝宝做到了,可以表扬宝宝说:“真是好孩子,知道爷爷腿不利索,能帮助大人干事情了!”经过多次练习和提醒,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孩了便会主动地关心他人,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自己帮助了他人而感到快乐!
进行情感教育
父母可以巧设意境,不失时机地对孩了进行情感教育。父母要做爱的发现者和讲解员,及时进行爱的传递,让爱从小在孩了心中萌芽,成长。如看到母鸡保护小鸡时,可介绍母爱的伟大、无私和奋不顾身;讲故事、阅读书籍也是培养爱心的方式之一。
让孩子在实践中塑造爱心。
与别人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对别人能够宽容和谦让,孩子的爱心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行为模仿和强化而逐渐形成的。从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起,父母就要让孩予学着与别人分享东西。孩子渐渐长大了,在餐桌上,可让他学着给长辈夹菜;鼓励孩子给爸爸妈妈拿东西;给客人让座,让孩子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从中品尝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父母要富有爱心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都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第2招 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乖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追求目标上。只有坚信自己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在孩子努力拼搏时,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才能够变得自信。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自信心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心理品质应该从小培养,从家庭开始。
现在流行的“赏识教育”也好,“成功教育”也罢,其目的实际上都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自信。一个孩予如果缺乏自信,便会自卑、胆怯、缩手缩脚、惧怕困难、不敢尝试。这样的孩子,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比较缓慢;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充满自信、独立性强、敢想敢干、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必然较快。既然自信对于孩子来说那么重要,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