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政府干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137783
  • 作      者:
    陈超著
  • 出 版 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政府干预研究》采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假设,在对斯恪特制度分析的三维框架进行矫正的基础上,确立起“规则一价值”导向型的政府干预模型,对重点大学准入制度、运行制度、退出制度中的政府干预行为和角色扮演进行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最后对政府干预重点大学的合法性进行追问,并进行回归检验。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br>    (1)中国的重点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制度建构过程,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制度建设呈现“间断一平衡”式的渐进特点。同时,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不够健全,过于关注重点大学准入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建设,而相对忽略了退出制度的建设。<br>    (2)“父爱主义”的干预意识和“资源瓶颈”的约束是造成政府难以进行有效干预的主要原因,在多数时候,政府干预重点大学不是越位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正确的定位。<br>    (3)政府干预的方式、重心在不断发生转移,这种转移表明政府干预处于“放”的过程中,但是,政府在放权的过程中也回避了某些责任,而对重点大学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干预则有加强的趋势。<br>    (4)既定的制度模板为政府干预重点大学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但是,在自上而下的制度生成过程中,由于政府职能的扩张性以及政府干预行为的官僚性等特征,政府在干预目标、措施、程序等方面存在某些偏差,产生了一些弊端,影响到政府干预行为的社会认同。<br>    (5)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的干预指标有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政府拔款和重点大学的发展状况之间存在比较强烈的正向依存关系;政府的行政指令、政策控制等其他干预指标也与重点大学的发展存在强相关,但某些干预指标或因素的相关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趋势,即政府干预越多,控制越强,弊端可能会越多,重点大学的发展状况可能越差。<br>    最后,针对研究发现提出《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政府干预研究》的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br>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br>一、研究缘起<br>二、问题的提出<br>三、研究价值<br>四、主要概念<br>第二节  文献综述<br>一、关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理论<br>二、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与其他流派的比较及其理论优势<br>三、理查德·斯格特的制度分析框架及对本研究的意义<br>四、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br>第三节  研究设计<br>一、理论基础<br>二、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br>三、政府干预模型<br>四、理论运用与基本框架<br>五、研究方法<br>第二章  渐进与突变:中国重点大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r>第一节  重点大学制度的生成与变迁<br>一、重点大学的提出与试点<br>二、重点大学制度的生成与演变<br>三、间断一平衡:重点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br>第二节  重点大学建设的外部制度环境<br>一、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br>二、严重挫折:“文革”中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br>三、恢复调整:“文革”后的外部制度重建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br>四、深化提高:外部制度环境的完善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br>第三节  资源与体制双重约束下的重点大学制度建设<br>一、资源约束与政府干预行为的选择<br>二、国家化与政治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br>第三章  从控制到合作:政府干预行为的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br>第一节  作为政府机构阶段(1949-1978)<br>一、对高等学校的接管、接收与改造<br>二、政府行为及其阶段性特征<br>三、政府行为的效果与影响<br>第二节  政府控制阶段(1978-1992)<br>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双向作用<br>二、政府干预的变化及其阶段性特征<br>三、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影响<br>第三节  政府资助阶段(1992-2002)<br>一、从荣誉体制转向绩效体制<br>二、政府干预方式的变化<br>三、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影响<br>第四节  政府主导下的合作阶段(2002-)<br>第四章  确立游戏规则:重点大学准入和退出制度中的政府干预<br>第一节  确立游戏规则:政府干预人口和出口环节  的目的<br>一、确立准入规则<br>二、确立投资规则<br>三、用政府规则形塑大学权利<br>四、确立退出规则<br>第二节  重点大学准入制度的功能及政府的作用<br>一、重点大学准入制度的功能<br>二、准入制度中政府的作用<br>三、重点大学的外部性及政府的作用<br>第三节  准入制度中政府干预规则的演变<br>一、从计划规则到市场规则<br>二、从行政规则到联盟规则<br>三、从过程干预到非均衡干预<br>第五章  塑造价值体系:重点大学运行制度中的政府干预<br>第一节  重点大学运行制度<br>一、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分类<br>二、激励制度的建设<br>三、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特点<br>第二节  塑造国家价值: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实质<br>一、大学的政治价值——为谁服务的问题<br>二、大学的应用价值——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的问题<br>三、大学的文化价值——文化传承的问题<br>第三节  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边界<br>一、边界的定义及功能<br>二、重点大学运行制度中政府的越界行为及其影响<br>三、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边界划分<br>第六章  寻求社会认同:政府干预重点大学的合法性探讨<br>第一节  政府干预重点大学的落点:重点学科建设<br>一、重点大学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br>二、政府干预重点学科的实质:控制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br>第二节  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若干悖论<br>一、既定制度模板:透视“重点”现象<br>二、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若干悖论<br>第三节  政府干预重点大学制度建设的合法性<br>一、关于政府干预起点和目的的合法性<br>二、政府干预程序、手段的合法性<br>三、政府干预“落点”的合法性<br>第七章  回归分析与反思:对政府干预效果的验证性研究<br>第一节  指标的分解与变量的设置<br>一、指标的分解<br>二、变量的设置<br>三、数据的来源<br>第二节  20所重点大学发展状况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br>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br>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及解释<br>第三节  20所重点大学发展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r>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br>二、相关指标数据的收集整理<br>三、多元回归分析及解释<br>四、对线性回归结论的延伸讨论<br>第四节  对重点专项拨款中“年终现象”的新制度分析<br>一、关于“年终现象”<br>二、“年终现象”的实质<br>三、产生“年终现象”的根本原因<br>四、如何克服“年终现象”<br>五、对现象考察的延伸讨论<br>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br>一、研究的基本结论<br>二、政策建议<br>三、讨论和展望<br>四、研究的贡献和创新<br>五、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打算<br>附录<br>一、受访人一览表<br>二、访谈提纲<br>三、20所重点大学教育政策法规及领导活动的不完全统计(1996—2002)<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