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却一副桀骜不驯的神态,那眼神看着我,意思是说:“你能将我怎么办?!”尽管我早已怒不可遏,但我有一个多年来遵循的教育原则,就是先尊重再教育。我不急不躁地将剩下几个作业本批改完,才用温和的语气和他交谈起来。
我问:“你喜欢小动物吗?”
他不答。
我又说:“其实喜欢小动物并没错,比如我就很喜欢小猫,因为它特温驯。”
他看了我一眼,慢慢地低下了头。
我又问:“你喜欢哪些小动物?家里养了小动物吗?”
他见我没有批评他,而与他唠叨养动物的爱好,表情开始缓和了,很明显,他内心深处与老师的敌对情绪开始放松了。
我又问:“这条蛇是你喂养的,还是捉的?”
他回答:“我花了20块钱买的,已经喂养两周了。”
我问:“今天为什么带来放在教室里吓同学呢?”
他答:“我就是要找数学老师的麻烦!”
我问:“为什么呢?”
他答:“前天数学课上,我和几个同学在说话,梳头,老师不但批评我,还把梳子给我没收了。我想不通!”
我弄清楚了原因,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对数学老师有意见,可以向我倾诉,我去转达。你违反课堂纪律,上课说话,并不停地梳头,这是爱美的表现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整洁要分时间、场合,上课梳头是错误的,老师当时没收梳子是正确的处理,你还与老师较劲,这是错上加错。故意用蛇来捣乱,破坏课堂纪律,你自己说这是什么性质的错误?”他把头低着,脸一阵红一阵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细声细气地说:“我错了,我向数学老师道歉,今后在任何课堂上都遵守纪律,不再捣蛋,做个好学生。”
我知道,对这样的学生仅仅一次语重心长的谈心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多分析他的心理,要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社交状况,分析他这些坏习惯形成的原因。我了解到他家庭的情况,不容乐观。他出生才4个月时,父母就到外地打工,他被送到外婆家,14年后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从小失去父爱母爱,使他形成了叛逆的性格,不肯与父母交流。在社会上却有一帮“烂哥们”,渐渐沾染了些不良的社会习气。这样的特殊学生只能特殊对待,我决定先看他的闪光点,抓住闪光点进行鼓励,再进行教育。他有什么闪光点呢?我发现他其实很聪明,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点在学习上加大对他的督促;他很讲义气,我便朋友般地和他相处,渐渐和他建立起友谊与信任。我在学习上特别关心他,下午放学后,陪他把作业做完,才下班回家;不断鼓励他,有点进步就按时放他回家。按此方式一直坚持了一个学期,虽有几次反复,但他的学习、纪律、行为习惯都逐渐有了一些好转,在学校里他基本上能管住自己。
转化一个后进生,只是靠老师还不行,还得家长配合,可是他家长的教育手段很极端,常常导致父子矛盾激化。一天下午放学后,小伟在街上玩到很晚才回家,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把他狠狠地打骂了一顿。第二天放学后他刚到家里,他父亲因昨天的事还怒气未消,唠唠叨叨地说了一些孩子不爱听的话,父子俩又争吵起来,他父亲命令他交出钥匙,并把他推出门,“哐”的一声关上门。小伟想:“我没做错事,凭什么被撵出家门?太没道理了!”于是找父母理论,吵闹过后,便动手打起来。最后闹到我这里,要我断个是非曲直。我将父子俩分开做工作,让父亲先向儿子认错。而对小伟我则从感恩、亲情人手,告诉他为了给他治病,他父亲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做好每天的早饭,并日复一日地送他到学校。我谆谆告诫他:“你作为晚辈要尊敬父母,读懂他们爱你的心,要多进行换位思考。”父子俩各自做了自我批评,相互道歉,并写了保证书。其后,小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都比较好,看来我的“调停”暂时生效了。
展开
——托尼?马伦(美国2009年全国年度教师)
在生命的河流里,教师走进了孩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河流一样不可逆转,而且每一天的风景都不可预知——或令人欣慰,或令人惊叹。故事的原创是孩子,但编辑是教师。如托尼?马伦所说,教师帮助孩子“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为孩子“编辑错误”,并“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
——李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