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9697
  • 作      者:
    刘晓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晓东,男。山东淄博人,生于1968年,副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现就职于山东工商学院。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先后在《国外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展开
内容介绍
  这个世界不应该让真正的思想的光辉遮蔽于各种空洞的称誉,杰出的学者不应该被平面化和符号化。虽然幸运的是,陈寅恪作为史学大师正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但他作为优秀教育家的一面被忽视了。自1925年任教于清华,至1969年含冤去世,长达45年的时间里,他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直没有间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他留下了大量关于教育问题的精辟阐述,这些观点不是零散的、无序的,而是实际上存在一条连贯的和系统的思想主线。但遗憾的是,这些思想迄未得到较为专门的系统研究,有的只是零星的回忆,因而也就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作的努力。
  《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近代以来迄于“文革”初期教育思想变迁的研究,从纷纭杂乱和急剧变迁中廓清混沌,探究规律,力求把握这一时期教育思想的大势,也是对陈寅恪教育思想问题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梳理。第二部分从陈寅恪的教育地位观、教育功能论、教学观、学风观,师生观等各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释陈寅恪教育思想,也可视作是对陈寅恪的思想史价值中一个独特层面的发掘。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陈三立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还有一定的距离。他虽然赞成某些“西学”,倡言改良,但对维新派倡导的“民权”并不赞同,认为会带来“后灾余患”。因此,当湖南维新运动深入发展时,他也难免会表现出动摇和退却。
  戊戌政变发生后,陈三立被加上“招引奸邪”的罪名,与其父陈宝箴一同革职。从此隐退于江西南昌,筑室西山,一年后,又迁往南京。
  庚子事变之后,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陈三立被开复原职,但他拒不出山,潜心于古诗文的研究,并涉足实业,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与李有荣共同创办了江西铁路公司,先后任协理、总理、名誉总理等职,主持兴建南浔铁路。1908年,又与汤寿潜等发起组织中国商办铁路公司。辛亥革命以后,他以“清室遗臣”自居,曾列名于孔教会和中华民国联合会,并与梁鼎棻、朱祖谋等遗老组织逸社、超社,寄情文字,其中当然也不乏流露怀恋旧朝之作,特别是辛亥初,完全是一片“眷顾故国”之情,并曾为一度复辟清室的张勋作墓志,称赞他“公伸大义,人纪独支,摅其忠赤,列祖凭依,超然成败,旷世留规”。②
  不过,陈三立虽在清亡后以遗老自居,但他的情况与和他同时的一些遗老很不一样。一般“遗老”往往是抱残守缺、恪守旧文化传统,他则始终对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变化很敏感,并不排斥新事物,后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渐趋中立,称武昌起义为“革命军起”,而不再说“武昌乱作”了。①对于教育问题,他的态度更为开放,无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都有许多吸收当时最新的因素之处。
  他的几个儿子中有三个越洋求学,都是得到他积极支持的,在他的诗集中有多首送子出洋的别诗,特别是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陈寅恪复旦公学毕业后赴德,他专程到上海送行,赋《抵上海别儿游学柏灵》,②诗云:
  海七万里波千层,孤游有如打包僧。
  惘惘遣儿歇浦上,探骊画虎吁难平。
  分剖九流极怪变,参法奚异上下乘。
  后生根器养蛰伏,时至倘作摩霄鹰。
  云昏雨暗一舸杳,侧足伫望魂轩腾。寄托了他的希望之情,后来陈寅恪选择“续命河汾”,从这里应该可以找到一些渊源。
  戊戌变法以后,社会处在混乱状态,许多“新派”人物之丑陋更有过于旧官僚,这也许是陈三立不愿再卷入政界的重要原因;而长期处在更为保守和更为激进的两派中间,令他对世事产生很深的失望与无奈。所以以后的岁月中虽仍然时常仗义发表政见,但总的心态还是对日益黑暗混乱的政治感到愤懑而致失望,终至自号“神州袖手人”,③优游林下,与当世俊秀才人交游唱和。他文宗韩愈,诗宗黄庭坚,是晚清文坛“同光体”的重要代表,举世公推巍然一代诗宗。以“诗界革命”倡导者闻名的梁启超,也认为陈三立的诗“于唐宋人集中,罕见其比”。①晚年遇日寇入侵,闻说十九路军与占领上海闸北的日寇血战,“报至则读,读竟则愀然若有深忧。一夕忽梦中狂呼杀日本人,全家惊醒”。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入北平。散原老人终日忧愤,疾发拒绝服药,弃世,享年八十五岁。
  三
  陈寅恪生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旧历五月十七日,1895年8月,陈宝箴授湖南巡抚,陈三立、陈寅恪父子等亦随之入长沙,就在这一年,右铭老人开始在家中延师教读,六岁的他因而入塾,中间历经湖南新政、戊戌之变、庚子之变、祖父之死等一系列国难家变,虽然从各种资料上看,陈家的生活仍然较普通人家相对安定,但早慧的他,已经在感受风云变幻,他的留心佛典,当不仅仅是出于兴趣,伴随他终生的悲观意识,此时恐怕已肇其端了。他的青少年时代,正是旧中国积贫积弱之时,但也见识了风起云涌,震动士林的“戊戌之变”,见识了旧中国政治之黑暗,政府之腐败,学术之不发达,同时也见识了深深卷入政治斗争的祖、父两代的浮沉。虽然庚子之变后陈三立被开复原职,政治上算是被平了反,不再是“招引奸邪”的朝廷罪人了,但他到底没再踏上官场一步,他的儿子们后来的“职业选择”怕是也受了这个影响,于是长子衡恪(师曾)作了艺术家,次子隆恪投身自然科学,年纪更小的兄弟们也相继倾心学问。到了1902年,年仅13岁的陈寅恪也踏上了漫漫的越洋求学之路。此后,直到他1926年正式归国任教,关于他的资料就很少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作为背景:一段教育思想史
第一章 传统教育体系的破产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破产
第二节 教育组织的破产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破产
第四节 教育信用的破产
第五节 由教育破产出发的理论反思

第二章 近代教育思想的探索
第一节 从洋务学堂到戊戌维新中的教育变革
第二节 近代教育思想概观

第三章 曲折发展的统一的民族国家教育
第一节 辛亥革命之后教育发展的大势
第二节 徘徊在文化专制边缘的教育指导思想
第三节 战时状态和阶级斗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 陈寅恪,作为教育家及其思想
第一章 陈寅恪教育事略
第一节 兴亡满眼人间世——游走在古今、中外之间
第二节 续命河汾——作为教育家的陈寅恪

第二章 平生所学宁堪赠——对陈寅恪教育思想基础的考察
第一节 “一寸残山一寸金”——陈寅恪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节 “本根未死,终必复振”——陈寅恪的文化观
第三节 “不自由,毋宁死”——陈寅恪的自由、独立观
第四节 “述事言情,悯生悲死”——陈寅恪的感情世界

第三章 种花留与后来人——陈寅恪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陈寅恪的教育地位观
第二节 “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陈寅恪的教育功能观
第三节 “春风桃李红争放”——陈寅恪的成才观
第四节 “治学之士”,必先“预流”——陈寅恪的教学观
第五节 “旧派失之滞,新派失之诬”——陈寅恪的学风观
第六节 “灌园甘任郭驼峰”——陈寅恪的师生观
第七节 碧海青天自纪元——余论:关于陈寅恪的教育学价值

附录 陈寅恪教育年谱简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