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专业主义:职场精英新标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802565
  • 作      者:
    (印)苏布罗托·巴克奇(Subroto Bagchi)著
  • 出 版 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专业主义:职场精英新标准》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专业人士养成手册。书中充满来自世界各地的生动的、生活化的例子,是世界新秩序中领导者的必读书。
      什么样的素质能够把我变成更优秀的专业人士?什么是职业道德?它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在面对艰难抉择时,我如何确认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专业主义:职场精英新标准》可以让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展开
作者简介
    苏布罗托·巴克奇,印度知名畅销书作家,神秘国度“心灵之树”的职场导师。“心灵之树”公司的创办人之一,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咨询。他目前担任该公司副董事长以及创新委员会的主席,同时还为《福布斯印度》杂志撰写专栏,专门做成功企业家的专访。
展开
内容介绍
      《专业主义:职场精英新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里,每个人的行为,无论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的,都有可能带来全球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重新定义一下真正的专业人士到底该是什么样子的。”普遍接受的标准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了,我们当中有权势和受尊敬的人都无法确保负责任的言行,我们又该依靠什么来去除糟粕留取精华呢? 
      商务人士兼畅销书作家苏布罗托·巴克奇认为,我们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重新定义专业人士的概念。今天,专业与否已经不单单是个能力问题。专业的人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公司,也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简而言之,当今世界,病人、客户还有顾客再也不敢全然信任自己得到的建议。面对这一现实,《专业主义:职场精英新标准》详细阐释了所有显性和隐性的专业人士行为规范。
展开
精彩书摘
    安葬逝者
    你是否在宾馆、医院、软件公司或者政府机构拥有一个初级或是中级的职位呢?也许你是医生、律师或者记者。十有八九,你是个受过教育的人,懂英语,正在某公司就职,或者曾经在企业单位工作过。你也许是个工商管理硕士,或者工科院校的学生?很可能你认为自己就是专业人士,或者正要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无论你正处于事业的哪个时期,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你的身份地位一定高过那些专门帮市立医院埋葬无人认领尸体的人。
    然而,仅凭这个事实本身却无法使你比他更专业。我就认识一个一辈子同尸体——无人认领的尸体打交道的人。这份工作要面对恶浊的工作环境,令人不快,也不需要学历文凭什么的,然而他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却比大多数白领更崇高,他的名字叫马哈德瓦。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他的母亲一怒之下带着他离开了生活的村庄和家庭。母子俩流落街头,母亲一直辛勤工作供养儿子,直到她病倒。她带着孩子投奔了政府办的维多利亚医院,人院的时候她已经神志不清,而她的稚子马哈德瓦就以医院外的街道为家。马哈德瓦同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交上了朋友,很快街头的世界就吞噬了他。第一次,小马哈德瓦有了玩伴,他感觉这些人就像家人,他在这个新世界中完全迷失了自己。后来,有一天,一个人跑来告诉他,他母亲已经死了。死了?这是怎么回事?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在哪里呢?
    医院按照规定等待了三天,没有等到人来认领,于是就自行处置了尸体。在印度,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因为肯定不能把所有无人认领的尸体都保存在太平间里。
    这样一来,马哈德瓦就成了孤儿。
    医院病房里有几个人凑了点钱想送他回村子里去,但是他拒绝了。就在这时候,马哈德瓦遇上了他的恩人——位似乎已经成为医院一部分的老人。他为这里的穷人们跑腿,向那些大字不识一个,在大城市里两眼一抹黑的乡下人施予援手。当初就是这个人为马哈德瓦的妈妈弄到了一张床位,这个老人很可怜马哈德瓦,于是收留了他。跟马哈德瓦一样,老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老人的监护下,马哈德瓦也干起了在医院打杂的活计。
    对马哈德瓦而言,这家医院就是他的整个宇宙。有一天,警察让他去把一具无人认领的尸体给埋了,还给了他200卢比的工钱,这就是马哈德瓦人行的日子。从那以后,他渐渐变成了这个城市埋葬无人认领尸体的不二人选。每次警察发现有无人认领的尸体,就会把马哈德瓦叫来。他提供的是全套服务:把僵硬的尸体拖出太平间,雇用一辆马车,把尸体拖上去,然后把尸体运到墓地,再独自挖好墓坑埋葬尸体。而所有这些工作的报酬只有200卢比。完成工作之后,他就会到医院附近等候,等他们再叫他去干活。
    马哈德瓦对工作的敬业态度,对逝去者的小心翼翼和关怀很快就为他赢得了声誉,他的工作量也因此而增加了,他还添置了属于自己的马车。
    有一天,他的马死了。
    这些年来一直关注马哈德瓦的人们凑钱给他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现在,那匹马的画像成了马哈德瓦的标志,他把它画在了自己的机动三轮车上,还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这辈子,马哈德瓦一共埋葬了42000具尸体,而他的敬业精神也为他带来了非比寻常的公众认可度。当地的加油站免费为他的灵车加油,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的行政长官曾亲自表彰了他,感谢他为那些被抛弃的班加罗尔居民所提供的服务。马哈德瓦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如今,他的儿子也子承父业,跟他一起干起了这个行当。
    马哈德瓦:一位表现出色、货真价实的专业人士。
    马哈德瓦之所以能够成为专业人士,因为他具备两种珍贵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将他同那些仅仅在专业上合格的人区别开来。
    第一,他拥有无须指导监督而独立工作的能力;第二,他总是能够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
    只要马哈德瓦接到太平间的电话,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外面正在下冰雹还是发洪水,他都会立刻赶到。他的工作环境阴森可怕,也很辛苦。毕竟,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会有人死去,那个人又会以何种方式死去。
    工作的时候,马哈德瓦无法选择客户。无论高矮胖瘦,死状如何,他都会泰然接受。马哈德瓦亲手埋葬了自从母亲过世后就一直照顾自己的恩人,那一天,马哈德瓦哭了,还为恩人准备了一个花环来表达自己的尊敬。也就是在那一天,他突然想到,其实应该给自己埋葬的每一个人都献上花环,而不是只为自己的恩人。马哈德瓦相信每个人,无论他是生是死,无论是何许人,都值得尊重。
    警察并不会监督马哈德瓦,他也不是医院的雇员。他不受雇于任何人,没有人给他做业绩考评,也没有人会因为他不断改进工作而给他建设性的反馈。除了他自己,他无须向任何人报备。无论什么时候,接收尸体之后,马哈德瓦会直接把尸体运到墓地,绝不会到任何其他地方。他总是立刻完成自己的工作。尽管他知道没有人在监视他,事后也不会有人问起。但每一次,他都确保每道工序完整完善——每一具尸体都会被好好地包裹,每个葬坑都要挖1.8米深。
    在大多数工作环境中,任何生产具有经济价值产品的人都需要他人监督。需要他人监督的人是不专业的,他只能算是个业余选手,甚至只能算是个学徒。
    保证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能力是个很有趣也很有力的理念。通过考察画家、音乐家或者雕塑家的工作,你很容易就能够理解它是什么意思。除了他们本人之外,还有谁能够保证他们的作品方方面面都完善到足以面对世人了呢?除了画家本人之外,又有谁知道他的画还需不需要继续加工,他能不能画得更好呢?除了音乐家和雕塑家本人之外,谁又能知道他们在创作新作的时候是不是竭尽全力了呢?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其实,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需要具备确认工作进程以及评判完工标准的能力。软件工程师得保证自己的程序是无缺陷的,年轻的律师研究案情撰写简报的时候得知道自己是不是把案子研究透了,外科医生给病人动手术的时候得确保在给病人缝合之前要取出每一件手术器械和每一片纱布。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诚信
安葬逝者
那一天,司法公正惨遭谋杀
诚信关乎人品
医生,救救你自己吧!
深深浅浅的灰
解雇销售明星

第二章 自我意识
有才无德,才有何用?
认清你是谁
以诚待人
淡定从容
寻求帮助
不要纠结于无意义的比较
理性规划未来
不只追求金钱
善于深刻的自我观察
自我克制
虚心听取意见建议
不被假象诱惑
永不脱离实际工作
主动作为
勇于担当
礼貌与谦逊
全局意识

第三章 专业素质
时间、身体和灵魂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日程表
学会说“不”
不要怨天尤人
风物长宜放眼量
行家、联系人和传道者
白色空间
创造二次利用
什么是生产
歧路抉择

第四章 海量管理
愿景的力量
情感取向
信守承诺
做好准备
提出相关问题
学会倾听
以人为本
开诚布公的回报
提出异议的责任

第五章 复杂性管理
危机显英才
全新思维
多元智能
三个层次的知识
迈向未来的五种思维
批判性质疑
妥善应对公与私

第六章 新世界,新要求
呼风唤雨
性别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
遵章守纪
知识产权
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行家中的行家
日本人对职业精神的执著
不专业的做法
披着“专业”外衣的非专业人士
平台和目标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