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4445
  • 作      者:
    韦政通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内容涉及治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理想、目的、态度、方法等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20世纪除马克思主义学派以外的各家学术理路与治学经验,代表了20世纪这一领域研究所达到的高度,对于从事思想史、哲学史的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通论篇<br>    《中国古代哲学史》导言<br>    哲学的定义<br>    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例如行为的善恶,乃是人生一个切要问题。平常人对着这问题,或劝人行善去恶,或实行赏善罚恶,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决。哲学家遇着这问题,便去研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人的善恶还是天生的呢,还是学得来的呢;我们何以能知道善恶的分别,还是生来有这种观念,还是从阅历经验上学得来的呢;善何以当为,恶何以不当为,还是因为善事有利所以当为,恶事有害所以不当为呢,还是只论善恶不论利害呢:这些都是善恶问题的根本方面。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想,方可希望有一个根本的解决。<br>    因为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    <br>    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br>    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br>    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br>    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br>    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br>    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br>    哲学史<br>    这种种人生切要问题,自古以来,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问题发生以后,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遂致互相辩论。有时一种问题过了几千百年,还没有一定的解决法。例如孟子说人性是善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说性是恶的。到了后世,又有人说性有上中下三品,又有人说性是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的。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br>    哲学史的种类也有许多:<br>    一、通史。例如“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之类。<br>    二、专史。(一)专治一个时代的。如“希腊哲学史”、“明儒学案”;(二)专治一个学派的。例如“禅学史”、“斯多亚派哲学史”;(三)专讲一人的学说的。例如“王阳明的哲学”、“康德的哲学”;(四)专讲哲学的一部分的历史。例如“名学史”,“人生哲学史”、“心理学史”。<br>    哲学史有三个目的<br>    (一)明变  哲学史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例如孟子、荀子同是儒家,但是孟子、荀子的学说和孔子不同,孟子又和荀子不同。又如宋儒、明儒也都自称孔氏,但是宋、明的儒学,并不是孔子的儒学,也不是孟子、荀子的儒学。但是这个不同之中,却也有个相同的所在,又有个一线相承的所在。这种同异沿革的线索,非有哲学史,不能明白写出来。<br>    (二)求因  哲学史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需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例如程子、朱子的哲学,何以不同于孔子、孟子的哲学?陆象山、王阳明的哲学,又何以不同于程子、朱子呢?这些原因,约有三种:<br>    (甲)个人才性不同。<br>    (乙)所处的时势不同。<br>    (丙)所受的思想学术不同。<br>    (三)评判  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了,哲学史的责任还没有完,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这便叫做评判。但是我说的评判,并不是把做哲学史的人自己的眼光,来批评古人的是非得失。那种“主观的”评判,没有什么大用处。如今所说,乃是“客观的”评判。这种评判法,要把每一家学说所发生的效果表示出来。这些效果的价值,便是那种学说的价值。这些效果,大概可分为三种:<br>    (甲)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的思想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br>    (乙)要看一家学说在风俗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br>    (丙)要看一家学说的结果可造出什么样的人格来。<br>    例如古代的“命定主义”说得最痛切的,莫如庄子。庄子把天道看作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故说“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因此他有“乘化以待尽”的学说。这种学说,在当时遇着荀子,便发生一种反动。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所以荀子的《天论》极力主张征服天行,以利人事。但是后来庄子这种学说的影响,养成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牢不可破。在社会上,好的效果,便是一种达观主义;不好的效果,便是懒惰不肯进取的心理。造成的人才,好的便是陶渊明、苏东坡;不好的便是刘伶一类达观的废物了。<br>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br>    世界上的哲学大概可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又分印度、中国两系。西支也分希腊、犹太两系。初起的时候,这四系都可算作独立发生的。到了汉以后,犹太系加入希腊系,成了欧洲中古的哲学。印度系加入中国系,成了中国中古的哲学。到了近代印度系的势力渐衰,儒家复起,遂产生了中国近世的哲学,历宋、元、明、清直到于今。欧洲的思想,渐渐脱离了犹太系的势力,遂产生欧洲的近世哲学。到了今日,这两大支的哲学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五十年后,一百年后,或竟能发生一种世界的哲学,也未可知。<br>     中国哲学史的区分<br>       中国哲学史可分三个时代:<br>       (一)古代哲学  自老子至韩非,为古代哲学。这个时代,又名“诸子哲学”。<br>    (二)中世哲学  自汉至北宋,为中世哲学。这个时代,大略又可分作两个时期:<br>    (甲)中世第一时期。  自汉至晋,为中世第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派,无论如何不同,都还是以古代诸子的哲学作起点的。例如《淮南子》是折衷古代各家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支;王充的天论得力于道家,性论折衷于各家;魏晋的老庄之学,更不用说了。<br>    (乙)中世第二时期。  自东晋以后,直到北宋,这几百年中间,是印度哲学在中国最盛的时代。印度的经典,次第输入中国。  印度的宇宙论、人生观、知识论、名学、宗教哲学,都能于诸子哲学之外,别开生面,别放光彩。此时凡是第一流的中国思想家,如智凯、玄奘、宗密、窥基,多用全副精力,发挥印度哲学。那时的中国系的学者,如王通、韩愈、李翱诸人,全是第二流以下的人物。他们所有的学说,浮泛浅陋,全无精辟独到的见解。这个时期的哲学,完全以印度系为主体。<br>    (三)近世哲学唐以后,印度哲学已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明的一部分。譬如吃美味,中古第二时期是仔细咀嚼的时候。唐以后便是胃里消化的时候了。吃的东西消化时,与人身本有的种种质料结合,别成一些新质料。印度哲学在中国,到了消化的时代,与中国固有的思想结合,所发生的新质料,便是中国近世的哲学。我这话初听了好像近于武断。平心而论,宋明的哲学,或是程朱,或是陆王,表面上虽都不承认和佛家、禅宗有何关系,其实没有一派不曾受印度学说的影响。这种影响约有两方面:一面是直接的。如由佛家的观心,回到孔子的“操心”,到孟子的“尽心”、“养心”,到《大学》的“正心”是直接的影响。一面是反动的。佛家见解尽管玄妙,终究是出世的,是“非伦理的”。宋明的儒家,攻击佛家的出世主义,故极力提倡“伦理的”入世主义。  明心见性,以成佛果,终是自私自利;正心诚意,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伦理的人生哲学了。这是反动的影响。<br>    明代以后,中国近世哲学完全成立。佛家已衰,儒家成为一尊。于是又生反动力,遂有汉学、宋学之分。清初的汉学家嫌宋儒用主观的见解,来解古代经典,有“望文生义”、“增字解经”种种流弊。故汉学的方法,只是用古训、古音、古本等等客观的根据,来求经典的原意。故嘉庆以前的汉学、宋学之争,还只是儒家的内哄。但是汉学家既重古训古义,不得不研究与古代儒家同时的子书,用来作参考互证的材料。故清初的诸子学,不过是经学的一种附属品,一种参考书。不料后来的学者,越研究子书,越觉得子书有价值。故孙星衍、王念孙、王引之、顾广圻、俞樾诸人,对于经书与子书,简直没有上下轻重和正道异端的分别了。到了最近世如孙诒让、章炳麟诸君,竞用全副精力发明诸子学。于是从前作经学附属品的诸子学,到此时代,竟成专门学。一般普通学者,崇拜子书,也往往过于儒书。  岂但是“附庸蔚为大国”,简直是“婢作夫人”了。<br>    综观清代学术变迁的大势,可称为古学昌明的时代。自从有了那些汉学家考据、校勘、训诂的工夫,那些经书、子书,方才勉强可以读得。这个时代,有点像欧洲的“再生时代”(再生时代,西名Renaissance,旧译文艺复兴时代)。欧洲到了“再生时代”,昌明古希腊的文学哲学,故能推翻中古“经院哲学”(旧译烦琐哲学,极不通。原文为Scholasticism,今译原义)的势力,产出近世的欧洲文化。我们中国到了这个古学昌明的时代,不但有古书可读,又恰当西洋学术思想输入的时代,有西洋的新旧学说可供我们的参考研究。我们今日的学术思想,有这两个大源头: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这两大潮流汇合以后,中国若不能产生一种中国的新哲学,那就真是辜负了这个好机会了。<br>     ……
展开
目录
    中国思想史方法论的检讨(代序)<br>    通论篇<br>    《中国古代哲学史》导言<br>    道术(哲学)史的做法<br>    《中国哲学史》绪论<br>    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计划<br>    略论作中国哲学史应持之态度及其分期<br>    中国哲学研究之一新方向<br>    论哲学史<br>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与态度问题<br>    治古代思想史方法——答辅仁大学历史学会问<br>    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br>    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几点认识<br>    研究中国史学与哲学的方法与态度<br>    《历史与思想》自序<br>    试论思想史的历史研究<br>    近代中国思想研究及其问题之发掘<br>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br>    专论篇<br>    论性命说之语学及史学的研究<br>    中国政治思想史之起点与分期<br>    《原性篇》论述之方式、态度与方法<br>    中国思想史工作中的考据问题<br>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建构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