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与实践指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8922
  • 作      者:
    张奎良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任何一种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其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自己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和科学性都同它的哲学基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毫无疑问,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关性。张奎良的这本著作是哲学与社会主义交叉性的课题,是我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关于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关性研究的重要著作。这种研究不论是对哲学还是对社会主义学说而言都是有益的。这个课题能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既体现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深沉思索和独到的见解,也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内在关联研究深化的诉求。
展开
精彩书摘
    “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现实的自然界,而是逻辑的设想的自然界,马克思说,“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①在马克思看来,“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②只有“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马克思这些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用铿锵作响的语言明确表述出来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能停滞在一个半世纪前,它应当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性,是一种现代的唯物主义。这就不能拘泥于马克思当年的论述,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唯物主义也要拓展新境界,统摄和概括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新的成果和理念提供给唯物主义的新内涵。
    唯物主义首先是存在论,表明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传统哲学中与此相关联的一切范畴在新世纪里都表现出滞后性、陈旧性,必须用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理念去重新梳理和阐释。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内蕴
一、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本质联系
二、只有实践的唯物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三、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于实践创新
第二节  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思想滋养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二、实践对唯物主义的提升
三、实践对社会主义的指导功用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层思考与逻辑引申
一、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连接的思想脉络
二、实践对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契合作用
三、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践的规范意义
四、社会主义的人学归向

第二章  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内在关联的现实体现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契合与疏离
一、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天然合一
二、对苏联关于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关系问题的沉思
三、对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述评
四、中国改革开放的唯物主义创意
第二节  社会主义坎坷历程的哲学追寻
一、哲学与社会主义的互动关系
二、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哲学致用
三、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思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髓论
一、“精髓”问题至关重要
二、重要不等于“精髓”
三、向“精髓”的切近
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五、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时代表达
第四节  共产主义的实践意蕴
一、实体境界:完善的社会制度
二、形上境界:对象化活动中各种矛盾的真正解决
三、实践境界:共产主义在现实活动中

第三章  当代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  唯物主义的当代课题
一、唯物主义的当代背景
二、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演进
三、唯物主义的与时俱进
第二节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本体论的历史命运
二、本体论的人学意义
三、本体论的实践根基
四、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的物质观新探
一、物质的先在性
二、物质的属人性
三、物质的社会性
四、物质与思想关系的未来走向
第四节  马克思的时空观新论
一、物质时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时空:实践活动的广延和持续
三、信息时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尺缩钟慢”效应
第五节  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辩证法创新
一、马克思对辩证法的定位
二、革命斗争年代辩证法向斗争性的倾斜
三、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辩证法新篇章

第四章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最终归向
第一节  马克思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一、管理层的工具性古训
二、大众性的平等理念
三、公仆们的服务意识
四、以人为本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物本·人本·以人为本
一、物本的历史地位
二、物本论向人本论的转换
三、人本论向以人为本的延伸
第三节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
一、时代精神的转换: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二、现实人的具体展开:对人的经济和历史的分析
三、深沉的反思:人学理论的新升华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一、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之本
二、人是价值论意义上之本
三、人是终极追求意义上之本
第五节  以人为本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以人为本是人类共同的人本思想资源的结晶
二、以人为本是全人类殊途同归的必然的历史进程
三、以人为本体现当代世界的主流趋势,是呼唤人类发展的最强音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辨析以人为本的人
一、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生而平等的作为类的人
二、解析中国的民
三、人民:民向人挺进的中介
四、以人为本的人是由人民向作为类的人的回归
第二节  从民到人的历史切换
一、马克思文本中近代的人
二、中国自古以来官治下的民
三、人与民的结合:共产党提出的人民概念
四、人民走向人:新时代的以人为本
第三节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归程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源头
二、社会主义实践对以人为本的疏离和认同的原因与进程
三、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与意义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