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师培讲经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438671
  • 作      者:
    刘师培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庵。19岁中举。1904年秋,到上海与章太炎、蔡元培、谢无量等一起参加反清革命,并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光复会、同盟会、国学保存会等进步组织。1907年春节,应章太炎等邀请,刘师培夫妇东渡日本,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陶成章等革命党人,参与了同盟会东京本部的工作,与章太炎等参与发起亚洲和亲会,先后发表了《普告汉人》、《悲佃篇》、《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等。1908年11月刘师培夫妇回国。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1919年11月20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为《刘申叔先生遗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刘师培讲经学》精选其代表性著作如《经学教科书》、《汉代古文学辨诬》、《两汉学术发微论》等,体现了刘氏“等经视史”、“平分古今”、“持平汉宋”的经学主张。扬州学派接武吴、皖,为清代乾嘉学术重要之流派。仪征刘氏四世治经,显扬海内,其四世共治《左传》之学,实为近代学术史上一大奇观。作为个中翘楚,刘师培之经学可谓集家世治学之大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课 经学总述<br>    三代之时,只有《六经》。《六经》者,一曰《易经》,二曰《书经》,三曰<br>    《诗经》,四曰《礼经》,即今《仪礼》。五曰《乐经》,六曰《春秋经》,次序依《汉书·艺文志》。故《礼记·经解篇》引孔子之言,以《诗》、《书》、《礼》、《乐》、《春秋》、《易》为《六经》。若《左氏》、《公羊》、《毂梁》三传,成为记《春秋》之书。《周礼》原名《周官经》,《礼记》原名《小戴礼》,皆与《礼经》相辅之书。《论语》、《孝经》虽为孔门绪言,亦与《六经》有别。至《尔雅》列小学之门,《孟子》为儒家之一,《中庸》、《大学》咸附《小戴礼》之中,更不得目之为经。西汉之时,或称《六经》,或称六艺。见《史记·孔子世家赞》及《滑稽列传序》。其后《乐经》失传,始以《孝经》、《论语》配五经,称为“七经”。见《后汉书·赵典传》注。至于唐代,则《春秋》、《礼经》咸析为三,《春秋》分为《公》、《毅》、《左氏》三经,而《礼》之外并以《周礼》、《礼记》为经,且误以《礼记》一书为本经。立“三传”、“三礼”之名,合《易》、《书》、《诗》为“九经”。唐开成石经则合《论语》、《孝经》、《尔雅》并为经书,而《经典释文》则《春秋》仅为一经,加以《论语》、《孝经》为九经,兹用顾亭林之说。北宋之初,于《论语》、《孝经》而外,兼崇《尔雅》、《孟子》二书,而十三经之名,遂一定而不可复易矣。及程朱表彰《学》、《庸》,亦若十三经之外复益二经,流俗相沿习焉。不察以传为经,如《左氏》、《公羊》、《毂梁》是也。以记为经,如《小戴礼》是也。以群书为经,如《周官经》、《孝经》、《论语》、《孝经》是也。以释经之书为经,如《尔雅》是也。此则不知正名之故也。参用龚自珍《六经正名说》。<br>    ……
展开
目录
经学教科书<br>第一册<br>序例<br>第一课 经学总述<br>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br>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br>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br>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br>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br>第七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br>第八课 尊崇《六经》之原因<br>第九课 两汉《易》学之传授<br>第十课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br>第十一课 两汉《诗》学之传授<br>第十二课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br>第十三课 两汉《礼》学之传授<br>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庸》<br>第十五课 两汉《孝经》之传授附《尔雅》<br>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br>第十七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br>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br>第十九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br>第二十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br>第二十一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br>第二十二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孝经》学附《尔雅》<br>第二十三课 宋元明之《易》学<br>第二十四课 宋元明之《书》学<br>第二十五课 宋元明之《诗》学<br>第二十六课 宋元明之《春秋》学<br>第二十七课 宋元明之《礼》学<br>第二十八课 宋元明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br>第二十九课 宋元明之《孝经》学附《尔雅》<br>第三十课 近儒之《易》学<br>第三十一课 近儒之《书》学<br>第三十二课 近儒之《诗》学<br>第三十三课 近儒之《春秋》学<br>第三十四课 近儒之《礼》学<br>第三十五课 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br>第三十六课 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br>第二册<br>弁言<br>第一课 《易经》总义<br>第二课 《易经》卦名<br>第三课 卦名释义<br>第四课 论《易》卦之作用<br>第五课 释三《易》<br>第六课 释《周易》之旨<br>第七课 论《易》有三义<br>第八课 释《彖》辞<br>第九课 释爻辞(上)<br>第十课 释爻辞(下)<br>第十一课 释《易》象<br>第十二课 释《十翼》<br>第十三课 说筮法<br>第十四课 说互体(一)<br>第十五课 说互体(二)<br>第十六课 说互体(三)<br>第十七课 说互体(四)<br>第十八课 说卦变(一)<br>第十九课 说卦变(二)<br>第二十课 说卦变(三)<br>第二十一课 说比例<br>第二十二课 论《易经》与文字之关系<br>第二十三课 论《易》学与数学之关系<br>第二十四课 论《易》学与科学之关系<br>第二十五课 论《易》学与史学之关系<br>第二十六课 论《易》学与政治学之关系<br>第二十七课 论《易》学与社会学之关系<br>第二十八课 论《易》学与伦理学之关系<br>第二十九课 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一)<br>第三十课 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二)<br>第三十一课 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三)<br>第三十二课 论《易经》与礼典之关系(上)<br>第三十三课 论《易经》与礼典之关系(下)<br>第三十四课 论《易》词(上)<br>第三十五课 论《易》词(下)<br>第三十六课 释《易》韵<br>汉代古文学辨诬<br>一 辨明汉代以前经无今古文之分<br>二 论今古文之分仅以文字不同之故<br>三 论古经亡于秦火<br>四 辨明今古文立说多同 非分两派<br>五 论西汉初年学者多治古文学<br>六 论西汉今文家不废古文<br>七 论宋于庭之说不足信<br>八 辨魏氏之说不可从<br>九 论龚氏之说不足信<br>十 总论<br>两汉学术发微论<br>总序<br>两汉政治学发微论<br>两汉种族学发微论<br>两汉伦理学发微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