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后的日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700422
  • 作      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在克里希那穆提众多出版物中,《最后的日记》是唯一一本在他独自一人时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的言论,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
  不同于他以往作品的言词犀利,《最后的日记》以一种平和的语言,缓缓道出生活和生命的真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迎着朝露或者伴着晚霞,去山上散步,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中的万物,与它们融为一体,体悟它们的生存哲学。在那个远离喧嚣世俗、熙攘人群和世间丑陋交易的山谷里,橘树含苞待放,花香弥漫。在每篇日记的起始,你都能看见他用优美的笔调,描绘着这个山谷的美妙。而后,在这些自然生灵的启发下,他会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带领你一起进入思想的领域,思索生命的真谛以及死亡的真义。
  在《最后的日记》中,克里希那穆提还虚构了一位来访者。这位来访者带着沉重的疑问,神情忧伤,郁郁寡欢。他通常在早晨来访,与克里希那穆提一起喝茶聊天,共同探讨那些困扰他的问题。变化是明显的,他开始变得平和而沉稳,对于生死的思考也愈见豁然。
  《最后的日记》并不是一本适合一气呵成地看完的书,而是一本适合信手拈来、随意翻阅的作品。无论是在心浮气躁还是宁心静气的时候,翻开这本带着大师体温的最后感悟,你都会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片段。

展开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20世纪最受推崇的心灵导师,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又称“东西文化合流运动”)紧密相关的思想大师,在西方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来照亮自己。他经常教导学生:只有洞察这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外部世界,才能真正懂得自己;只有脱离尘世的法则,才能不为世俗生活所累。他一生都在帮助人类从恐惧中彻底解脱,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他的四十余本著作,全部由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被译成47种文字出版,在欧美、印度及澳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陆已经翻译引进过他的多部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1983年,88岁的克里希那穆提,这位20世纪最著名的精神导师,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奥哈伊山谷,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他的松木别墅里,每天清晨,他躺在床上,在不受任何打扰的情况下对着录音机进行口述。大师对世界最后的体察与省思,在此坦率而直接地表露无遗。
  此时此刻,他对一切生命之间的真实关系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与细微感受。从对个体生命的评说到对自然诗意盎然的冥想,再到对死亡淡定从容的沉思,他的话语犹如澄明的泉水涤荡敲击着世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们在自我的迷失中感到清澈的光亮。我们如此靠近他,就好像瞬间进入了他的意识一般,在精神探索的顶峰尽享其深邃与博大。
  当人们凝望那片依然美丽多彩的落叶之时,也许可以深入了解并感悟到自己的死亡,不是在终结之时,而是在开始的时候。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情,无需逃避或拖延,而是如同日出日落一样平常的事情。死亡中蕴含着极度辽远的感觉。

展开
精彩书评

    克里希那穆提卓而不群的空性,孕育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洞见。有幸能阅读他辞世前两年记录下来的这本《最后的日记》,我的心仍然被言词中流露出的对人性的深切期许所撼动。
  ——胡因梦

  他的演说是我听过最令人难忘的!就像佛陀现身说法一样具有说服力。
  ——赫胥黎

  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纪伯伦

展开
精彩书摘

    自从1982年《克里希那穆提的日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笔者打算再接再厉,由于那时克里希那穆提的手已经抖得非常厉害了(当时他已87岁高龄),书写会令他感到十分疲惫,因此有人建议他采用口述的方式。序言 我的心被撼动2第一部分  加利福尼亚 奥哈伊河边有一棵树,数周以来,每当日出时分,我们就会凝望着它。当太阳缓缓从地面升起,慢慢爬过树梢,一瞬之间,这棵树就会变得通体金黄,每片叶子都亮闪闪的,充满了生机。就在凝望之中,你忘记了时光流逝,忘记了弄清楚它是什么树与所有生命建立关系无思无欲与清空思想归属感是人类的天性无时间概念的沉思人类本应和谐共处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1)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2)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2)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3)生的恐惧与死的真相(1)生的恐惧与死的真相(2)内在世界里的时间与空间(1)内在世界里的时间与空间(2)内在世界里的?间与空间(3)远离娱乐,回归朴素(1)远离娱乐,回归朴素(2)天堂的本质并不在时间与思想之中

    ……

展开
目录

前言
加利福尼亚奥哈伊
1983年2月25日星期五与所有生命建立关系
1983年2月28日星期一无思无欲与清空思想
1983年3月10日星期二归属感是人类的天性
1983年3月11日星期五无时间概念的沉思
1983年3月11日(续)人类本应和谐共处
1983年3月15日星期二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
1983年3月16日星期三生的恐惧与死的真相
1983年3月17日星期四内在世界里的时间与空间
1983年3月18日星期五远离娱乐,回归朴素
1983年3月25日星期五天堂的本质并不在时间与思想之中
1983年3月31日星期四揭发战争的真相
1983年4月18日星期一超越记忆的延续性
1983年4月19日星期二心理世界的学习同样需要遵循时间定律
1983年4月20日星期三从观察、倾听到产生顿悟
1983年4月21日星期四出自欲望的行动是腐化的、扭曲的
1983年4月22日星期五沉思不需要衡量与比较
1983年4月23日星期六思想无法改变人类
1983年4月24日星期日敏感性和欲望的复苏及探究
1983年4月26日星期二博爱与杀戮一样真实
1983年5月4日星期三有序而和谐地生活
1983年5月6日星期五无观察者的观察
1983年5月9日星期一语言的理论束缚头脑
1983年5月12日星期四什么能够改变人类?
汉普郡布洛克伍德公园
1983年5月30日星期一摆脱内心平庸的生活
加利福尼亚奥哈伊
1984年3月27日星期二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1984年3月28日星期三外在与内在就是我们生活的潮起与潮落
1984年3月30日星期三死亡的真意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