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博览及其理论的基础和炭屋
第一章 博览及其理论的发展史
4从古至今博览会的发展
这种早期的“博览会模式”推动了有史以来在欧洲已物化的博览会体制的原型出现。新的博览城镇——诸如在伊普莱斯(Ypres)、布鲁格斯(Brugges)、安特卫普的佛兰芒布料市场和卑尔根的Op Zoon——是按照香槟地区博览会的模式发展建立起来的。例如,位于较远北部的法国城镇沙龙(Chalons)和里昂,甚至位于它东面的法兰克福,都是受该地区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当时还不是非常重要的东一西方贸易,随着法兰克福的发展,扮演着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帝国从14世纪以来不断在经济价值中获利,变成从西方到东方的欧洲贸易体制的综合体。位于东方的新经济区和市场由于其发展而遭受新的冲击。法兰克福和(15世纪以来)东部城市莱比锡承担着作为德国南部贸易联系的地域中介者的作用日益重要——不断延伸至帝国西南部的意大利、瑞士、南方法语区和它位于里昂的博览会中心以及传统上重要的荷兰语——佛兰芒语经济区。另外,莱比锡博览会发挥着不断建立和扩展与东欧以及远至希腊的东南欧经济区联系的重要作用。这个带有主通道、中心和分中心的全面的“博览会体制”有助于解释这些地域性经济区渐进的但又是特殊的发展历程。
近代早期最古老的同时也是最著名的博览会场所是法兰克福博览会。这个位于莱茵河地区中心经济区内的“游乐园”在1241年之前成为一个重要的博览会场所,受霍亨斯陶芬王室弗里德里克二世的王室安全通行特权的认可。法兰克福博览会的组织结构大约建立于14世纪下半叶,与先前在香槟地区建立的较古老的博览会模式相一致。由此看来,法兰克福的商业增长伴随着那些位于较远西部的博览会场所的商业衰败。接着法兰克福博览会承担了莱茵河以东繁荣的经济区与较古老的西欧经济区联系的任务。由于博览会是在一个跨地域性质的场所举行,因此法兰克福春季和秋季博览会与布拉班特博览会以及在日内瓦和里昂举行的博览会有着密切联系。中世纪晚期的欧洲贸易中心地区是在该联系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兰克福博览会在15世纪同样的基础上再一次在远途贸易中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尤其是有关德国南部汉莎同盟、佛兰德斯和布拉班特最主要的经济区的货物交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