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误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01456
  • 作      者:
    灵山居士著
  • 出 版 社 :
    南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误会》对试图了解佛法提升生命质量的人,及在修习佛法中有所疑惑的人,都会有很大助益。
  就像是有的人可以从墙上的水印里看出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也具有从云彩中看出人脸的本事。不要认为你不是这样的人,从佛陀的角度来看我们,我们就是这样的人。例如,当你阅读的时候,你不会把白纸黑字一起看,你只是割裂地看,你只是看黑字,并且从中看出很多故事。这和从墙上的水印里看出人脸并无任何区别,都属于妄想。
  在许多修习佛学的人看来,世间只有佛法,能真正彻底地揭示生命的奥秘,让我们找到痛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但是由于佛法的博大精深,并不是那么容易让现代人理解和接受。为此,灵山居士近年来致力于佛学随笔的写作,试图以最简单的文字,以更多人能接受的思维,介绍和阐释佛陀的思想,以期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佛法妙义,提升生命质量。
展开
作者简介
  灵山居士,祖籍安徽,现居北京,自幼研习佛学,为佛教理念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灵山居士的佛学随笔,用现代、入世的语言,将佛法的真义阐释得淋漓透彻;同时充满睿智和富有张力的文字,也更适合现代人阅读和接受。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误会》为灵山居士近两年来佛学随笔的选集,试图以现代人最能接受的方式讲述佛法。其中涉及我们为什么要修佛: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世事无常,这种无常包括向坏的方面转化,也包括向好的方面转化,因此我们既不应贪恋执著,也不应悲观失望;如何正确看待人类与众生:众生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世间一切生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我们应该把鱼扔进河里而不是锅里;人们对修行的误解和偏见:比如认为信佛是迷信,修行就得远离世俗生活;以及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步入的误区:如以对佛法的执著代替对物质的执著,或者因为自己是佛教徒而产生某种优越感,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失忆症不是躲避惩罚的理由
  有那么一个人,他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坏事,基本上我们可以想出来的坏事他都做过,甚至许多超乎我们想象力的坏事他也都做过。就是这么一个人,后来遇到一次车祸,从医院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忘记了以前的一切。这个时候,他受到了法官的传唤。法官在他面前罗列了他以前所做的种种并且要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人非常不服气,他觉得他并不记得这些事,所以没有任何理由接受惩罚。不过法官并不会因为他得了失忆症就放弃对他的惩罚。这个人就是我们,法官就是规律,接受惩罚就是业报。
  我们很多人对于过去生的所作所为都一无所知,甚至对它是否存在深表怀疑。这个时候的我们就像是遭遇了车祸的坏人,失去了所有关于过去生的记忆。因此当法官要我们为过去生所做的事情负责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不公正。我们甚至会错误地认为我们和前世是两个人,因此要我们为过去生的行为负责无异于要我们为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负责,或者为红色高棉大屠杀、香港金融危机负责。这使我们异常气愤并且血压升高。
  基本上,佛教不认为存在一个真实不变的“我”,我们的身心每时每刻都在迁流变化中,所以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可以称为“我”。并不只是转世才变成另一个人,你的身相续和心相续时刻都在变化。你今天的身体和昨天就不一样,甚至你一秒钟之前的身体和一秒钟之后都不一样。一秒钟之前你的某一根头发还被你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一秒钟之后它已经离开了你。你的血液一直在流动,甚至你体内的气息也在不断地和外部交换。身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互相影响,当你的身体遭受打击的时候,你的心就会痛苦;当你的心遭受打击的时候,你的身体也不会袖手旁观,它会很负责任地反映你内心的状况。比如你很害怕的时候,你的脸就会表现出惨白的颜色来应和你的内心。
  由于我们一直坚持错误路线,一直错误地认为有个。我”存在,这个身心相续就一直继续下去,直到你认识到“无我”,才会对轮回造成破坏。而空性则是对轮回的致命打击。当你身体的因缘已尽,你的心就会依照你的业力转生为另一个人或者其他生命。由于转生的过程非常复杂,它对你的冲击丝毫不亚于一场车祸,所以绝大多数人在转生的过程中都会失去前世的记忆。因此说“你和前世是两个人”的观点非常错误,你们只是同一颗心的相续。你不能说因为你不记得了就拒绝接受惩罚。就好像你杀了个人,然后得了失忆症,法官不会因为你不记得了就判你无罪,对你网开一面。所以你必须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所造成的业负责,虽然你拥有了不同的身体,但是你的业并不会因此而抛弃你,它才是唯一可以和你海枯石烂的。
  佛教否认的是一个不变的灵魂实体的存在,佛教不认为有什么是不变的,但是佛教并不否认心识的存在,心识类似于灵魂,但是它一直在变,一直处于变化中,它会因为你情绪业力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数不清楚的过去生,所以我们早就积累了无量的业障,我们今生所遭遇的种种不幸很多都来自于过去生的业障,我们没有理由觉得不公平。假如你具有宿命通的话,你就可以把过去生的录像一次次回放,你就会非常清楚地看到为什么自己这辈子会这么穷,为什么会遭遇背叛,为什么被车撞到脑袋。不过很遗憾,大部分人都无法看到自己过去生的录像,所以当他们遭遇他们所认为的不公平的时候,就很容易质疑老天爷是否公正。
  基本上,我们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我们非常不想负责,也会被法院强制执行。这种负责往往并不是很舒服,因为我们所积累的善业远远少于恶业,所以假如我们不希望脑袋被人打就不要去打别人的脑袋,不希望被人骗就不要去骗人,不希望老婆偷人就不要去偷别人的老婆。因为因果是非常公平的,而且你几乎无法对它进行贿赂。
  佛陀告诉你这些就是为了让你管好自己,你的身口意几乎每天都在给你闯祸,而你却必须为它们的行为买单。当然这是你管教不严的结果。你不能去抱怨别人,只能怪你自己。假如你不希望遭遇恶果,就不要种下恶因,否则你就是得了精神病也必须为此买单。
展开
目录
PART ONE  你爱上的只是你的幻觉
陶吧、水迹、空性
火圈、《色戒》及其他
月亮与无明
你爱上的只是你的幻觉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睡地下通道的人
无常,无限的可能性
那些显而易见的因果
“无端”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端”
失忆症不是躲避惩罚的理由
玻璃球与出离心
当你被知见蒙蔽了眼睛
当我们只盯着舞台上的那束光
第一因,圆圈的起点
面对死亡,你准备好了吗?

PART TWO  做一个对自己的动机无需掩饰的人
夺回我们心灵的指挥权
完美主义者与出离心
我们的母亲
我们应该把鱼扔到河里而不是锅里
不杀生与《动物保护法》
《辛德勒名单》与家乐福
我有一个梦想
当我们不再把生命视为生命
做一个对自己的动机无需掩饰的人
审视佛陀与正信的基础
我们的心,我们的灯
佛陀的“分别心”
上师与弟子之间的“不平等条约”
关于香烟的两个比喻
特蕾莎修女与菩提心
用分别心来消灭分别心
有时候修佛似乎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
我们为什么要回向
暂时的宁静与吹动羽毛的风
了解无常是否会导致我们面无表情
不要抱怨你没有时间修行
人们对出家的误解和偏见
人们对修行的误会

PART THREE  我们的傲慢与偏见
信心不应该建立在沙滩上
我们该不该添置老婆
假如密勒日巴有个丈母娘
没有必要告诉所有人你是佛教徒
假如阿弥陀佛出现在你家门口
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鞋子
绳子与蛇
你是不是像薯片一样脆弱
我们的傲慢与偏见
比尔·盖茨与佛教徒
佛教徒是否应该永远微笑着忍耐
布施之道
仇恨的传承以及屁股保卫战
不要向男士提供丰胸广告
佛教徒的洁癖
你能用观想出来的米饭充饥吗?
出离的次第
脱下最后那件衣服
放生是有钱人的游戏吗?
辛德勒的放生
把佛法留在家里不是个好主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