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摹仿(Mimesis)”
概念的星丛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事实上,“星丛”这个术语传递给我们的就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定义,而是一个图像。这个图像与它的对象之间就不再是把捉和控制的关系,而是摹仿的关系。就最简单的意义上,摹仿与定义的区别是,后者是对客体的控制,而前者则是对客体优先性的维护。我们不难发现,摹仿的观念在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阿多诺这里,摹仿代表了一种新的认识活动的方式,从而也是一种认识的乌托邦。正如前面我们表明的那样,认识的乌托邦一方面是概念的自我超越,而另一方面是向起源,向主体的经验的回复。摹仿作为认识的乌托邦正好包含了这样一个矛盾的过程。从这一概念的复杂的历史我们就可以明了这一点,也可以进一步感到阿多诺认识论批判和形而上学批判的良苦用心。
其实,“摹仿”是西方哲学历史上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早就深入人心。但是这一概念的地位又是尴尬的:这一观念在古希腊的流行,说明其对西方思想的形成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但是随着形而上学的发展,这一概念却被排斥到了思辨哲学的边缘。柏拉图的理念论事实上曾被阐释为一个摹仿的体系。具体的事物是对理念的摹仿,而艺术则是对具体事物的摹仿,或者说是摹仿的摹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