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劳动争议案实例点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904096
  • 作      者:
    张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劳资双方如何依法维权?
    企业如何处理劳动纠纷?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何将劳动争议防范于未然?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企业举证规划,如何灵活应用?
    众多的法律法规空白点多、政策性强,如何准确把握?
    企业与劳工维权的实用指导用书
    懂管理、精法律、通财务的企业管理专家,从基本理论到操作实务为您全面解惑。
    目标读者:企业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总监及主管;企业总裁、部门经理及主管;企业工会负责人、政府关系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法务部负责人;企业普通员工及相关专业人士。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影,博士研究生,1978-008中国企业教育培训大典二十强培训师,中国第一代本土管理咨询培训师,管理培川咨询实战派典范代表之一。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研究,在为一大批民营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的过程中,被企业家们称为懂管理、精法律、通财务的企业管理专家,曾任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外资集团公司审计法务总监兼人力资源总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学部委员、中国管理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同时还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多家企业、大学、管理顾问公司获邀特约管理顾问师、特约培训师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每年从数以百万计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挑选出十个案例汇编成《劳动争议案实例点评》这《劳动争议案实例点评》。这些入选的案例:或因当事人特殊的身份、或因牵涉广泛的利益主体,或因高昂的争议标的数额、或因典型的争议内容、或因巨大的社会反响,在劳资之间产生深远的影响。借此给普通劳动者以启发,给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以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本案中,赵先生与运输公司之间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能否依据上述情形判定双方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呢?就本案案情来看,双方之间也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赵先生为耿女士押运车辆,实质上是与挂靠人耿女士存在雇佣关系。与运输公司之间并不存在劳动法上的人身、财产隶属关系,双方也没有人身与组织的从属性,显然不属于劳动关系,所以双方也就不构成劳动关系。
    故,法院对赵先生与运输公司的劳动关系,不予认定。实践中,机动车挂靠营运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经营方式,即以企业的名义从事运输经营。相关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挂靠行为中劳动争议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有将近一半的挂靠单位员工未与挂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挂靠单位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比例则更高。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挂靠单位与被挂靠单位的权利义务,以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链接·挂靠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后果】
    从法律上讲,挂靠经营实质上就是一些自然人、合伙组织利用企业法人的独立人格和资质,规避国家法律政策对某种行业的要求和限制,并利用所挂靠的企业法人所具有的某种资质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挂靠经营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
    1.从行政法角度分析挂靠的属性及后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市场主体要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取得相关资格或资质,从而实现市场的有序性和规范化。而国家通过行政许可等手段,对市场主体的资格进行审查,对于达到某种行业要求的市场主体,允许其进入市场,而对未达到某种行业标准的市场主体,不允许其进入市场,有效防止了不具备资质或生产经营条件的经济组织从事该项经济活动,有效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防止了不正当竞争和其他有损交易秩序的行为发生。而挂靠经营正是对行政审查的规避和违反,挂靠者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形下以被挂靠企业的名义从事市场活动,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因此,挂靠经营在行政法上属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当对挂靠单位和被挂靠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2009年全国十大劳动争议案件
第一节 上海 挂靠关系劳动争议案
第二节 北京 十年加班工资索赔案
第三节 中山 百亿天价标的劳动争议案
第四节 杭州 “50周岁”强制退休第一案
第五节 上海 外国人无证打工案
第六节 北京 “值班”劳动争议案
第七节 佛山 首例讨要高温津贴案
第八节 北京 首例涉外劳务派遣者被诉违反竞业限制案
第九节 北京 首例判决认定“大学生亦可就业”案
第十节 广东 深足欠薪案

第二章 2008年全国十大劳动争议案件
第一节 北京 首例“自杀为工伤”案
第二节 上海 发出首个劳动报酬支付令
第三节 北京 首例用人单位请求撤销仲裁裁决申请被驳回
第四节 湖南 工会主席遭辞退维权胜诉一审获赔17万余元
第五节 北京 10元诉讼费索赔256万亿美元
第六节 北京 首例无固定期合同被解除员工败诉
第七节 上海 反抑郁症歧视第一案
第八节 上海 外国人在华就业遭遇劳动合同法难题
第九节 上海 首例辞职员工要求公司支付年休假工资案
第十节 深圳 腾讯起诉15名离职员工跳槽竞争对手案

第三章 2007年全国十大劳动争议案件
第一节 广东 诺基亚乙肝歧视案
第二节 广西 单位除名程序不当,停薪留职11年后复工胜诉
第三节 上海 中国首例员工封杀令——游戏公司向离职员工索赔百万
第四节 上海 天价劳动争议案终审判决,13亿精神损失未获支持
第五节 河南 飞行员跳槽遭800万索赔,法院终审判赔203万
第六节 广西 四年加班费索赔案
第七节 上海 首例退休人员工伤认定案
第八节 上海 高管500万奖金案
第九节 广东 华为7000人辞职案
第十节 全国各地 中央电视台(12CTV)、LG、沃尔玛、中石化、泸州老窖等裁员案

第四章 2006年全国十大劳动争议案件
第一节 浙江 工会主席维权案
第二节 北京、上海、深圳 百度公司“裁员门”事件
第三节 上海 不给外地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赔偿20万
第四节 福建 民事赔偿不能抵扣工伤赔偿
……
第五章 2005年全国十大劳动争议案件
第六章 2004年全国十大劳动争议案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