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问题与情境: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868469
  • 作      者:
    邵燕楠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转型期西方教育校本化思潮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起伏消长,如今只要在网上输入“校本”二字或“school—based”,就可以立刻涌现海量的信息,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尽管其中存在许多水分,但仍然可以反映出校本化思潮的广泛影响。 正是由于重视转型期西方教育校本化思潮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及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陆有铨教授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并进而关注从整体上研究转型期西方教育校本化思潮,纳入其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研究子项目。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教育哲学研究出现的特征是对“主义”和“分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分析”教育哲学研究使转型期的教育哲学研究面向教育问题,打破了宏大的体系叙事;而“主义”教育哲学家却使转型期的教育哲学家有了建构与解构的冲动和行动。教育哲学研究不可能回到体系建构的时代,也不可能回到概念分析的精雕细琢,它只能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前进。这就意味着,它并没有完全抛弃体系建构,也没有完全抛弃分析的方法,它并没有把婴儿与洗澡水一起倒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教育哲学研究,也运用分析的技术,但不限于概念清理,而是把其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中。当然,这种分析的技术也不仅仅限于语义分析或日常语言使用中的分析,这种分析也从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人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哲学研究把分析技术合理地扩展了。转型期的教育哲学研究同样也进行着建构的工作,但它不再是体系的建构,不再是一种主义、一种流派与教育之间的建构,而是针对某个教育问题的哲学上的建构。索尔蒂斯就曾语重心长地说,重要的是要有问题。
    “教育哲学”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20世纪40~50年代,教育哲学指的是对生活和学校教育的一套信念;20世纪60年代,教育哲学是对含糊不清的教育语言进行澄清的工作;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哲学是用哲学来研究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笔者把教育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主义时代、分析时代与问题为中心的时代。
    ……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转型期美英教育哲学研究的背景
第一节 教育哲学“失去听众”
第二节 教育哲学自身的困境
第三节 教育哲学研究人员的变化

第二章 转型期美英教育哲学何为(上篇)
第一节 网络教育的工具理性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哲学思考

第三章 转型期美英教育哲学何为(下篇)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本真”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道德关怀

第四章 转型期美英教育哲学研究的新变化
第一节 问题成为研究的中心
第二节 教育问题出现的新特征
第三节 教育问题研究的情境取向

第五章 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可能之路
第一节 中国教育哲学借鉴“他山”的可能性
第二节 中美英教育哲学研究之比较
第三节 教育哲学研究走人“实然”的可能之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