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次第亦与本章‘绝为弃作’、‘绝巧弃利’分指‘仁义’、‘礼’同。”裘锡圭:“关于‘民复季子’,郭店简整理者认为‘季’是‘孝’的形近误字,并将‘子’字读为‘慈’,以与今本取得一致。他们的意见为很多人所接受。但崔仁义、季旭升、刘信芳、廖名春等学者,则认为‘季子’不必改读。他们指出‘季’本有‘幼稚’义,简文‘季子’就指稚子,并不是当排行最后的儿子讲的,推崇‘季子’,跟《老子》他处推崇‘赤子’、‘婴儿’同意。他们的意见可从。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时代不晚于汉初的称稚子为‘季子’的例子。马王堆帛书《脉法》篇,开头说‘以脉法名二明教下’,结尾说:‘脉之县书而熟学之。季子忠谨,学……见于为人……言不可不察也。’‘季子’应指初学脉法的幼童,跟《仓颉篇》开头四句‘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以‘幼子’指初学书的幼童,情况相似。《仓颉篇》时代想当‘史’(即书记,的人所必学的,在古代,医和史的职业多是世代相传的,要从小学起。简文的‘季子’则应指尚未从学的幼童。《老子》喜欢以‘婴儿’(十、二十、二十八等章,、‘赤子’(五十五章)象征合乎‘道德’的浑朴无知的精神状态。‘季子’在这裹也起着同样的作用。今本二十八章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民复季子’的意思与之相似。抛弃了人为和思虑,当然就会回复到幼童那种浑朴无知的精神状态中去了。”(2006,7-8页)今案:简本“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今本作“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从文句的意思来说,今本作“孝慈”比较好。“季子”应为“孝慈”的误书,季、孝字形相近易误书,张家山汉简有“季”、“孝”相误的例子(此点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史德新提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