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非语言传播的功能
非言语信息经常伴随语言信息,并对语言信息起着重复、补充、替代、强调、否定、调节等作用。以下分别考察。
重复 在相互交流中我们同时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比如说“对”的时候伴之以点头,说“不可能”的时候伴之以摇头。这时的非语言讯息起重复作用,因为它们表达的是和语言讯息同样的作用。人们常常不自觉地使用重复性的非语言讯息,因为它是语言行为的很基本的部分,是自然发生的。重复也可以单独存在,以强调或阐明语言信息。
补充 非语言暗示,如声调、面部表情、手势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常常用作补充语言信息,以添加、阐明或加强其意思。“补充”表明该行为不能单独传播所要传播的信息。补充性的非语言信息,以增加另外的识别力或消息的办法,来改变语言信息的意思。比如话说到一半,然后用摆手、点头、摇头等加以补充。补充性非语言信息经常用于强调感情或态度,比如在广告片中,模特仅仅说出某饮料的名字,然后喝一口,做出规定表情,来传达广告所要求表达的或满足或惊讶或振奋之类的含义。
替代 就是用非语言讯息替代语言讯息的作用。要是周围环境阻碍了语言交流,在不能听或说的时候,就使用替代法。比如在安静的教室,或者人声鼎沸的赛场,想要离开的人不得不借助更多的非语言信息表达含义。在目前广告中也大量使用非语言讯息来替代语言信息的说明和劝诱,如韩国比较流行的感性广告,只在片尾有一句短短的表达感受的话。对于替代性的非语言传播,重要的是能够识别,并以群体中、文化中大多数人的相同方式解释。否则误解就容易产生。像中国式的招呼人过来的动作,在美国会被理解成招呼狗。在拥挤的时候,美国人习惯于用手拨开人群,而中国人则习惯用胳膊撞,这两种行为在对方的文化中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当我们在另一种文化中使用本文化的非语言讯息,常常会导致误解。
强调 主要用于强调口语信息中的特别之处,比如在演讲中配合使用挥手、握拳、上身前倾等动作。有些强调方法也许被当作补充的一种形式,其区别在于非语言行为置于何时。比如熟练的演讲者会在演说的重点前后停顿一些,从而突出重点。
否定 有时候,非语言信息和语言信息相互矛盾,比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对方可能用言语表示感谢和喜欢,但面部表情却十分勉强,这时你会倾向于相信他的非语言信息所传达的勉强含义。有时我们在见到一个陌生人时,会有一种说不出来哪儿不对劲的感觉,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有矛盾冲突的地方,而让人迷惑不解吧。因此在与客户打交道时,要特别注意非语言信息和语言信息的一致性,不要忽视每个细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