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妇鸡丁是我偶然在乡间一家小餐馆发现的,尝后非常满意。此菜集辛辣之大成,麻烫刺激,外焦里嫩,嗅之异香,入口舌迷,令口腔粘膜陶醉,入喉更有痛快淋漓之感,胃肠为之歌咏,魂魄舒张欲仙。后来我多次带亲朋从市里远奔此小馆,品尝此菜,还建议该店干脆就以此菜冠名。
我近年来所撰文字,多有与菜肴点心水果零食结缘的,开始是不自觉状态,渐渐地自觉起来。我注意到,当前全球文学创作中,都有饮食文学涌现,比如美国名厨安东尼·伯尔顿的《厨师之旅》,影响就很大,我们这边三联书店也出了译本。我国台湾地区的二鱼文化事业公司,也推出了“饮食文学系列”,2002年出版了我一本《藤萝花饼》散文集后,2004年又出了我中篇小说《泼妇鸡丁》单行本。
作为饮食男女中的一员,我已悟出,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贯穿在一日不可废除的吃喝中的,从解饥渴求温饱的最低层次上提升以后,我们对美的追求,对情的寄托,对自己与对别人的慰藉,对今日与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餐桌享受中。
《泼妇鸡丁》这部小说,是我自觉地进入饮食写作的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成果。饮食男女,当有饮食文学,而在饮食文学里,揭人间真相,绘浮世风景,把人生百味、世态千滋汇为一席,力求以一粒米现大千世界、一盘菜显幽深人性,谁说只是菜谱的堆砌、唾沫的狂欢?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先入你眼,再浸你心,于谐谑中觉甘苦,于乱象中悟真谛。
也许有人一听饮食文学,就觉得不雅,甚至会以为是一种逃避社会责任玩世不恭的文字,我劝他们还是看了再加臧否。你吃过泼妇鸡丁吗?尝过多半喜欢。我现在坚信:美从口入,情从口出,饮食之间,大义存焉,耙剔梳理、消化吸收、融会升华,此种文字,时之所需,道之所载,须自黾勉,再接再厉!
《泼妇鸡丁》篇幅较长,在2006年出版的(刘心武自选集》里,作为《民工三部曲》之一收入了它。这本《藤萝花饼》是涉及饮食的散文随笔集,没吃过泼妇鸡丁,尝尝藤萝花饼也不错。我为台湾读者编成的繁体字竖排本,在海峡那边颇获好评,《中国时报》等媒体都有报道评论。“藤萝花饼” 口味比较清淡,菜量也较小,更适合快节奏中的忙碌者作为“休闲零食”品尝。这个为内地读者印行的简化字横排本,保留了台湾版的所有内容,但特意增加了新的一辑《花果满山》,这新增入的文章都是2002年后新写成的,仍是那样的写法——不是写寻味指南,而是借饮食来展示时代风貌,咏叹世道人心并试图挖掘人性。
中国的美食物,世界第一;语言文辞之美,更是冠绝天下。美食与美辞交会时互放的光亮,遍照寰宇。刘心武的这本美食散文,就是最新的绝佳明证。本书乡土味十足,从文革、贫乡到“美食”,他写的是平淡生活中平常饮食,道出了其中的情与味,情味里还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