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食物的往事追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41137
  • 作      者:
    李玉莹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玉莹的文笔也许太过朴素无华,因为她不是一个职业作家。她屡屡要我修改她的文章,我却不敢,因为改动多了,她的独特文体又变成了我的“学术语体”文,味道尽失。我说她的文体是广东话和明清诗词小说中的文言融合而成的,没有其他修辞作料,如果用广东话来读,可能更有文味。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的是她的童年,这个九龙城外的世界的主角是她的婆婆,所吃的食物当然广东味十足;第二部分叙述的是她在美国和前夫的生活,伴读又掌厨,普渡众生,内中不乏酸甜苦辣味,也有不少动人但不惊人的情节;第三部分写的是和我一起过的平常日子,妙趣横生,把我的馋相也顺便写进去了;第四部分写的是亲友请我们吃的佳肴,玉莹把它写出来,也以此表达一点我们的感激之情。读者可以随意浏览,随意“啖”各篇的食物,甚或模仿着做,则更会使她快乐万分。
展开
精彩书评
  细味人生(小序)
  李欧梵
  我的妻子李玉莹是一个保险公司的从业员,生平从来没有写过文章。年前我们合写的一本书《过平常日子》,是一个偶然的机缘促成,并非早有意图。然而,那本书出版以后,几乎所有看过的友人都认为玉莹的文笔比我的好,真率、坦诚,非但笔锋常带情感,而且自成一体。我于得意之余,当然鼓励她再写下去,这一次应该独当一面了。
  此书的缘起也与我有关。我刚出版了一本小书《音乐的往事追忆》,在篇首自序中提到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他可以花大量篇幅写出幼年吃过的小糖饼(madeleine)的味道,为什么我妻不可以写食物的往事追忆?她对吃过的菜过口不忘,而往往推陈出新,从别人的厨艺中悟出自己的新招,而且更有过之,自创新菜,因此在厨艺方面也自成一体。她的同事笑称她是“神奇女侠”,指的是她卖保险的方法与众不同,从来不强人所难,每天看似懒洋洋的,但却生意不断。我认为她煮菜更是神奇,每天下厨从不费工夫,不到半个钟头就把两三样小菜端出来了,于是一声令下:“老公,吃饭!”我马上乖乖就坐,就坐前一定不忘向她做一个18世纪西方贵族式的鞠躬,表示由衷的感谢。吃前心中暗道:又可以大快朵颐了!然而老婆边吃边看,我每挟一筷子,她都记在心头,不准我多吃,因为我有遗传的糖尿病。但我又无所不用其极,抓住任何借口无孔不入地偷吃又多吃。有时我们夫妻俩在餐桌上的真假拉锯战,也
  会演到朋友请吃饭的餐桌上,闹得大家不亦乐乎。老婆说她在公开场合是演坏人,因为我的“悲剧”角色演得太真了,博得所有朋友的同情,纷纷要我多吃。
  这吃与不吃——好吃却不能多吃——的乐趣,实在无法形容。我人在福中颇知福,在节制与不节制之间,多少也享受了玉莹烹调出来的各种家常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添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温馨和欢乐。我也爱屋及乌,时常请亲朋好友来家吃饭,住在香港的时候更是如此。当然我也不会忘记玉莹的前夫文正,我们至今都是好友,他不止一次地在我面前赞玉莹的手艺,我于感激之余,也往往请他来共享,毫无醋意,甚至心中更多了一份甜蜜(虽然我不能吃糖)。
  我说玉莹煮的都是家常菜,是真有所指的。想起她这大半辈子,从小到大,从香港到美国,从伴读到伴教,大部分时间是做家庭主妇,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兴趣和事业打算过。多年来她以厨艺普渡众生,尤其是在芝加哥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不知道填饱多少个游子的肚皮——包括我的在内,因我在她家搭伙曾有五年之久——也因而让我们亲身体会到温情的可贵。玉莹在这一方面也是一个神秘女侠,从来大公无私,只知造福人群,从不为自己打算,以至于积郁成疾,经历过四次抑郁病的劫难。幸而大难不死,这是她一生做善事的造化;能和她共享后福,也是我的幸运。
  既然我们把婚姻的祸与福都公之于世,为什么不能把《过平常日子》中最重要的一环——饮食——也呈献出来?于是我就想出种种理由(包括普鲁斯特的小说)来鼓励她,把多年来的“揾食”经验写出来,玉莹答应试试看,但不愿意只写食谱——也不一定写得出来,因为她用作料时向来不按牌理出牌——而是想每篇只写一两道菜和一段回忆,也可以和我的《音乐的往事追忆》媲美。于是灵感就源源而来,甚至一天可以写两三篇,四五千字之多!她下笔从来一气呵成,不作任何修饰,真是我心写我口,一下笔就不能自休,短短三个多月,就写了六七万字。我在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她却怡然自得,从家里的卧室写到书房,又从书房写到咖啡店,有时候干脆到我办公室来“陪写”:我写“伊媒儿”(Email),她写食味儿;我边写边叫苦连天,她却正襟危坐,听而不闻,伏在我的研究桌上奋笔疾书,如入无人之境。我的事还没办完,她就会大叫一声:“老公,你睇!”原来又写完了一篇!
  ……
展开
目录
辑一  儿时食物
小厨师牛刀小试
小学时代的早餐——猪油捞饭
婆婆魂兮归来,尝尝我的凉瓜牛肉
予人诗兴的酸辣汤
一飞冲天:“一条龙”云吞面
赴汤蹈火都要吃的碗仔翅
情痴老师的糟溜鱼片
广东式的扬州炒饭
辑二  小巧妇伴读又掌厨
麦当奴店的甘苦回忆
招贼入屋的红烧元蹄
当垆卖饼苦经营——咖喱饺
可乐鸡母女诉衷情
手足情深的星洲炒米粉
皮蛋瘦肉粥暖透游子心
广东烧鸭情系一线牵
五香猪脚补筋骨
喜爱吃鸡的女性家族
情绪指标的五味牛腱
孤独而实在的花生酱多土
过年萝卜糕
生命存在的证据——清蒸鱼
一碗麦片粥吃出几种心情
辑三  平常日子的食谱
情浓山药猪胰子汤
空前“绝味”的马六甲海南鸡饭
油条脆烧饼香,绝配咸豆浆
龙风呈祥的三杯鸡
忧郁的菜色——毛豆豆干炒鸡胸肉
左宗棠鸡——不是广东菜的广东菜
吃素吃荤俱随缘
酸话梅排骨好滋味
莲藕情义长,红豆最相思
味鲜不腻口的台北小笼包
提高生活趣味的一盘七色菜
在剑桥的健康早餐
哈佛广场的“好面包”
栗子冬菇炆鸭欢度感恩节
红烧乳鸽令诗人“吃兴”大作
辑四  亲友佳肴聚温情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