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099486
  • 作      者:
    刘怀玉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怀玉,男,1965年5月27日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曾任哲学所副所长,河南省优秀专家。2003年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所兼职教授等职务。出版有《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等著作多部,发表有论文一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性和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以文本学的解读方法,研究列斐伏尔这位现代法国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在列斐伏尔那里,“每天生活”同“日常生活”以及“日常 性”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他的早期思想集中研究了那种从来就存在着的,但充满着价值与神秘,即具有风格的“每天生活”;而他的中后期思想则侧重批判了作为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日常 生活”及作为现代性的机械重复节奏的“日常性”问题。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而他的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与社会学化一些,也相对悲观了一些。他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引导型科层制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拯救现代性的命运只能通过一场以日常生活为平台的文化革命。列斐伏尔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自学推动者,在其晚年他把社会历史辩证法改造所谓“空间化本体论”,这实际上是把历史辩证法“空间法”的“后现代转向”。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着马克思的政治信仰与哲学理论基本底线。
展开
目录
丛书总序
第一章  “广为人知”而“罕为人解”的日常生活批判家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基本评价
第三节 传奇一生
第四节 日常生活批判的辩证法家
第五节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及其前后转变

第二章  早期日常生活批判之路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研究著作
第二节 “被神秘化的意识”:日常生活的异化批判
第三节 《被神秘化的意识》是“《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法国版”吗?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正名还是歪曲?
第五节 总体人的辩证法:未来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导论

第三章  为日常生活批判辩护
第一节 《日常生活批判导论》的创作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节 列斐伏尔前期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发现”及其误解
第四节 现代戏剧与日常生活批判
第五节 哲学史上的日常生活问题及解决
第六节 从异化劳动批判到日常生活异化批判

第四章  日常生活批判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互补”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就是“日常生活批判的认识论”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概念的存在主义改造
第四节 日常生活批判的任务就是研究“我们如何生活”
第五节 在永恒轮回的日常生活深处寻找人类的希望
第六节 日常生活的节日化想像
第七节 现代日常的初步批判

第五章  日常生活的现代本质批判
第一节 中后期日常生活批判序曲
第二节 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
第三节 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重新制定
第四节 “瞬间的星丛”:日常生活革命新理想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与资本主义新阶段
第一节 《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的新探索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历史的重新认识
第三节 现代世界:一个“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
第七章  “消费受控制社会”和日常生活批判
……
第八章  消费社会、符合拜物教和日常生活中的恐怖主义
第九章  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
第十章  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