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哲学是什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56494
  • 作      者:
    胡军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这有助于提高您的写作能力,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可以从角度、多方面展开,从而加深文章的思想性,避免空洞无物或内容浅薄的华丽辞藻的堆砌(尤其近年来高考中话题作文的出现对考生的分析总是能力及知识面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与自然科学知识可提供给人们生存本领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它帮助您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给您做人的道理。
展开
作者简介
  胡军,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金岳霖》、《知识论引论》、《分析哲学在中国》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使您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大致的了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可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保证您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如果您是大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因为毫无疑问是一套深入浅出的教学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英国哲学家休谟可以说是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哲学家。他的研究表明,作为所有学科研究的出发点或基地的应该是关于人性的科学即哲学。为了给自己的论点提供论据,他进一步探索了人性科学与其他学科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显然,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仟何学科不沦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科学,因为这冲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如果人们彻底认以人类知性的范围和能力,能够说明我们所运川的观念的性质,以及我们在作推理时的心埋作川的性质,那么我们就无法断言,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作出多么大的变化和改进。……数学、自然科学、自然宗教既是如此依靠于有关人的知识,那么在那些和人性有更密切关系的其他科学中,又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逻辑的惟一目的在于说明人类推理能力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人类观念的性质;道德学和批评学研究人类的鉴别力和情绪;政治学研究结合在社会里并且互相依存的人类。在逻辑、道德学、批评学和政治学这四门科学中,几乎包括尽了一切需要我们研究的种种重要事情,或者说一切可以促进或装饰人类心灵的种种重要事情。”通过对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考察,休漠得出了他的结论:“因此,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希望借以获得成功的惟一途径,即是抛开我们一向所采用的那种可厌的迂回曲折的老方法,不再在边界上攻取一个城堡,一会儿占领一个村落,而是直捣这些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即人性本身;一旦被掌握了人性之后,我们在其他各方面就有希望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了。从这个岗位,我们可以扩展到征服那些和人叫生有较为密切关系的一切科学,然后就叮以悠闲的去更为允分地发现那些纯粹是好奇心的对象。仟何重要问题解决的关键,无不包括在关于人的科学中间;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仟何问题都不可能得到确实的解决。因此,在试图说明人性的原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提出一个建立在几乎是全新的基础上的完幣的科学体系,而这个基础也正是一切科学惟一稳固的基础。”(休谟《人性论》)可见, 在休漠看来,人性科学或这种新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惟一的稳固的基地或出发点。结论自然也就是、不但哲学就连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要以人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我们叮以发现,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发展基本是沿着休莫的路走的。
  2.2  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在上面,我们说明了哲学的永恒主题是人。人是什么?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如何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些问题便是哲学所要思索和回答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人的生活要怎么样才能有价值?这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哲学!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学习哲学肯定不能为你提供生活中所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及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当然生活并不仅仅意味着就是这些东西,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你如果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更为丰富、更为幸福、更为美好,那么哲学是少不了的。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保障。哲学并不神秘,也不高深莫测,它就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就是关于我们生活的学问或艺术。
  可以说,想过美好的或幸福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的迫求或愿望。那么什么是美好的或幸福的生活呢?
  有人认为,有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身体健康,在山清水秀的处所有一套豪华的别墅,能与心心相印善解人意的爱人长相厮守,过着物质方面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无疑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了。毋庸置疑,对幸福生活的这一看法,有其合理性。物质生活确然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必要的因素,人们有权享受物质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几乎都是以物质生活的指标来衡量生活是否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种看待生活的态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是相当普遍的。经济建设和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现象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由此形成的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要以经济生活的参数来衡量生活的质量,要以具有实用性的科学方法作为评估生活幸福的程度。但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有了充裕的物质生活,我们也不一定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宝玉,整日为金屋锈榻锦衣玉食如云的美女所包围,在时下的很多人看来,应该是很幸福的。然而贾宝玉到头来却选择了出家这一条道路。因为在大观园中,他身受封建礼教的重压,爱情生活的缠绕,给他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无穷的苦恼。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或者发疯,或者自杀,或者就是出家。最终,他不得已选择了出家这一条道路。这说明,生活的幸福并不决定于外在的环境。
  但有人并不这样来理解幸福的生活。如释迦牟尼出家前为王子,应该说在物质方面是应有尽有,这在其他人看来就是一种令人艳羡的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了。但释迦牟尼并不如此看,充裕的物质生活并不意味着幸福。有一天他驾车出游四门,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的人、消瘦的人及其他种种凄惨的景象。这使他异常的感伤和烦恼.最后从在北门外遇见一个出家的沙门那里,他认识到只有出家才可以解脱生老病死种种束缚。于是他独自走向佃耶城外的毕钵罗树下静坐思维如何摆脱人生的种种痛苦,终于在天将破晓时恍然大悟,确信自己已经通达了人生的真谛,拔除了人生烦恼的根源。他在悟道之后
  独自在树下徘徊多日,享受着解脱三昧的无上乐趣。王宫中的生活并不能使释迦牟尼感觉到巨大的幸福,却给他带来不少的痛苦。真正的幸福只有在精神世界中才能寻找得到,只有在静坐思维中通达了人生的真谛、拔除了产生人生种种痛苦的根源之后才有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见幸福首先是人对生活的一种看法,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如果你对生活的幸福或痛苦有了某一种的看法或态度,那么你也就有了精神生活,你也就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有了自觉。不错,精神生活越丰富,你的痛苦可能会越多,但同时你能够感受到的幸福也就越多。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幸福。幸福生活的出现也同时意味着痛苦的消失。
  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年幼时就很执著地追求幸福的生活。原以为幸福生活决定于外在的世界。有一次他问家中终日辛苦劳作的保姆,她的生活苦还是不苦,保姆答道:“不苦啊!”这一回答使梁漱溟幡然醒悟,意识到所谓的幸福生活并不存在于外在世界之中,幸福原本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看法。物质生活的充裕虽然重要,但对于人的幸福而言最重要的是精神世界。于是他便沉溺于佛学典籍,想在其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抛却青春期的无限烦恼。如果我们有着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那么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感觉到幸福或美好的生活。
  ……

展开
目录

阅读说明
总序
1. 哲学为何物(上)
1.1 “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形式分析
1.2 哲学源于惊讶
1.3 哲学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1.4 人是能思想的存在
2. 哲学为何物(下)
2.1 哲学探讨的首要目标乃是认识自我
2.2 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2.3 哲学思考是最为自由的学术探讨
2.4 哲学就是爱智
3. 哲学的问题
3.1 哲学问题兼具特殊性和共性
3.2 语言能力准确地表达哲学问题
3.3 哲学家究竟关注哪些问题
3.4 哲学问题的个案分析
3.4.1 现象桌子与实在桌于
3.4.2 现象与实在之间种种可能的关系
3.5 哲学问题令人困惑
4. 哲学的方法
4.1 怀疑方法
4.1.1 知觉怀疑论
4.1.2 笛卡几的怀疑方法
4.2 分析方法
4.2.1 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
4.2.2 分析方法个案的运用
4.2.2.1 传统的知识定义
4.2.2.2 对传统知识定义的挑战
4.3 归纳方法
4.4 智的直觉
4.4.1 逻辑分析方法的局限
4.4.2 直觉即生活,即境界
5. 哲学的价值
5.1 无用之为大用
5.2 哲学乃为境界之学
阅读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