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沟通成为游戏,教育才有了呼吸的温度。专为5-10岁儿童打造的《微笑守望者1》,是一座充满创意的“情绪游乐场”,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自己、学会表达。书中32个精心设计的工作坊与100+趣味游戏,如用画笔勾勒愤怒的形状、通过哑剧接力演绎沟通误会、以肢体雕塑定格快乐的瞬间,将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体验。区别于传统说教,这里没有“应该怎么做”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绘画哑剧、戏剧游戏等象征性表达,配合围成圆圈的分享活动,让孩子在安全放松的氛围中自然释放紧张情绪,觉察内心体验。国际NVC认证导师专业译校的中文版特别融入本土化案例,搭配可裁剪的课堂工具卡与护眼纸张,无论是家长在家开展亲子互动,还是老师在教室组织团体活动,都能借助这套“情绪启蒙指南”,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在欢笑中学会管理情绪、理解他人,让亲子沟通与校园互动充满温暖与共情。
给中国课堂的非暴力沟通启示录!
★全球50国(地区)教育者认证的沟通手册,超越语言的艺术
★32个情绪工作坊×100+解压游戏,把冲突现场变教学现场
★随书附赠可裁剪工具卡,把NVC理论化为随堂游戏
当TA沉默时,试试“双视角需求卡片”;班级管理遇困?“圆圈会议”让每个声音都被聆听……
给教师:打造会“玩”的课堂
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教室,需要更多包容与引导。书中绘画哑剧、角色扮演等活动,完美适配课堂互动:用“哑剧接力”演绎同学间的误会,让孩子在笑声中理解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围成圆圈分享会”,建立安全的表达氛围,让内向的孩子也能勇敢开口。双版分龄设计贴合5-10岁认知特点,10-15人小班模式建议,助力教师打造沉浸式情绪课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表达力。
给心理工作者:专业的非暴力沟通工具
作为NVC国际认证导师译校的权威译本,本书将抽象的情绪管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游戏方案。“三阶段疗愈”模式(情境复现—象征表达—建设性转化),为儿童心理辅导提供科学框架:通过绘画哑剧复现冲突场景,用象征性游戏引导情绪表达,最终在团体互动中找到积极应对策略。200+幅手绘插画与可撕式工具卡,让辅导过程更具趣味性与参与感,成为儿童心理干预的实用指南。
《微笑守望者1》是一本专为5-10岁孩子设计的非暴力沟通手册。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玩耍是人类童年时期发展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玩耍才能自由地表达孩子的灵魂。”而这本书正是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的课程。全系列共有32个工作坊,通过这100+场游戏,孩子们会学到:如何展现自我意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担心和忧伤,如何在面对冲突时合理化解冲突,如何与他人友好协作,如何表达感激……《微笑守望者1》针对5-10岁儿童。
本项目的理论基础融合了互动主义和建构主义对于人类成长规律的理念,依赖于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和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模型。我们认为以下观点与本项目相关。
从儿童在这个世界上的体验,到他/她在这个世界的自我形成之间,成年人起到干预和影响的作用。
成年人以儿童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营造环境氛围并进行分享;
成年人引导儿童参与精心挑选的、具有激发性的活动,这些激发性活动既能引导他们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又能保护他们免受超出其年龄承受能力的经历的影响;
成年人鼓励儿童主动了解和探索自我以及周围的世界,并致力于让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和积极的体验。
儿童是互动的积极参与者。
儿童有权利自主地发起、选择、重新安排和保留那些符合他们个人发展需要和个性特征的活动或元素。
儿童通过游戏,把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用独特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游戏是从外部世界探索走向内心世界从交流互动走向创造内心私密心理空间的路径。
该项目的心理工作坊旨在通过游戏互动,协助儿童构建稳定的情绪基础,发展积极的策略来应对心理不适和冲突,促进儿童自我表达和沟通技能的提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同伴的信任,以及深化他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和理解。
推荐序
感恩的喜悦
一些事实和很多的喜悦
一千个快乐的理由
引言
理论观点
方法原则
工作坊带领人要牢记的重要事项
其他重要信息
工作坊1:工作坊介绍,学生、家长和工作坊带领人见面会
工作坊2:自我认知(1)
工作坊3:自我认知(2)
工作坊4:时间旅行(自我连续性)
工作坊5:我的放松空间
工作坊6:我的担忧
工作坊7:表达感受
工作坊8:交流感受
工作坊9:听与不听
附录1(工作坊10)
工作坊10:沟通与误会(1)
附录2a(工作坊11)
工作坊11:沟通与误会(2)
附录26(工作坊11)
工作坊12:合作(1)
工作坊13:合作(2)
工作坊14:梦
工作坊15:愤怒(1)
工作坊16:愤怒(2)
工作坊17:侮辱性的绰号
工作坊18:告状
工作坊19:冲实
工作坊20:害怕(1)
工作坊21:害怕(2)
工作坊22:悲伤
工作坊23:我的愿望
工作坊24:我和他人眼中的我
工作坊25:友谊
工作坊26:神秘朋友
工作坊27:爱
工作坊28:儿童的权利
工作坊29:我喜欢的学校是这样的
工作坊30: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
工作坊31:评估内心的变化
工作坊32:向父母展示成果
回顾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这本书能帮助成年人引导孩子们一起开展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内在动力与自律能力。通过书中有趣的游戏与互动,孩子们将树立自尊、获得自我认同,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凯瑟琳﹒韩﹒辛格 前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董事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