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编辑推荐:
·以绘本语言重构纪昀经典小品,注入古文新生命、新视角、新感悟。
·巧妙运用推理与实证对比,将石兽沉河后的寻找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常识进行对照,增强故事的逻辑性和吸引力。
·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寻找石兽的曲折历程,搭配精美插图和文字解读,让故事情节更加直观易懂。
·文言文中疑难字注音,减轻孩子阅读压力,让孩子在看图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学好古文。
本书原文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本书在原文基础上做了演绎,通过文字与插画的配合,讲述了一群和尚寻找在洪水中丢失的石兽的故事。此文是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 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全文层次分明,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在 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节简单、语言简练,读来却耐人寻味。图文并茂的方式便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且清晰地展示了石兽在水中移动的过程,更 生动形象。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在沧州的南边有一座寺庙。寺庙的位置就在河边不远处,在洪涝年里湍急上升的河水冲倒了庙门,门口的两尊石兽也被河水卷走,沉没了。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遭遇洪水后,僧人们一直在想办法重修寺庙。经过十多年的筹措,僧人们才募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重修寺庙。重修寺庙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找回被洪水冲走的两尊石兽。僧人们在寺庙附近的河中寻找石兽,但并没有找到,他们认为石兽可能已经顺着河流到了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