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与就业能力指导》: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一)做好职业规划
就业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方向、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与大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理想密切相关,决定着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冯来顺和王力,2019)。清晰明确的就业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规划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引正确的方向。已有研究表明,有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比没有职业规划的学生顺利,其有能力掌握更多的信息,各方面素质也更胜一筹,能够较好地适应就业环境。
(二)提高就业竞争力
科学正确的就业观指引着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在实习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唐博,2019)。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习实践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培训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软实力。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和社会活动来拓展人脉,提高沟通和交际能力,这可以帮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方式方法,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成为佼佼者。
(三)培养创新思维
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招聘那些有能力主动处理问题,并能够管理公司发展的员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和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才能够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给自己更多发展的空间,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端正的就业观是一切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前提,只有方向对了,才能够在找准目标的情况下,培养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当看重,企业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企业文化和认同企业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大学生顺利融入企业,在就业岗位上利用创新思维做出新的成绩。
二、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调查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是家庭幸福的基本民生问题。使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一)竞争意识不断提升
随着社会环境、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了。当前,国家政策和就业机制不断调整,也使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多的挑战。面对不太理想的就业现状,大学生会产生沮丧的情绪,在找工作时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大学生选择提高自身技能,去适应社会发展中的变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多的是转变就业心态,在就业中不断学会调整自身的状态,在转变中对就业有不同的看法,也更加注重自身在就业中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注重发展中,更关注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自己,从而使自身在择业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大学生就业竞争意识的不断提升,也是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见证,更是端正自身就业观念的积极表现,能够产生榜样作用。
(二)职业流动意识不断增强
在就业形势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不再是先就业再择业,更多的高校学生愿意毕业后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工作中体验就业环境、氛围以及适应性,再决定是否流动。“00后”大学生个性较强,比较自我,很有自己的想法,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在社会及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能吃苦的习惯,尤其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在环境不如意的情况下,他们更多地会选择“整顿职场”,在与领导、同事意见不一致时,也会更多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00后”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职场关系,与同事发生矛盾后,一言不合便会“怼”。种种现象表明,在职场中,学生不满意时,他们总是会找到发泄的渠道,让自己的情绪宣泄出去。在此情况下,大学生的流动意愿较强,更愿意选择自己满意、能让自己开心的工作,也就出现了很多大学生频繁辞职换工作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希望能够专业对口,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也更注重个人未来的发展,于是很多时候专业对口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工作中,只要判定没有上升的空间或者已经到天花板了,这些大学毕业生就会选择换一份工作,继续去寻找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导致流动性增强。
(三)自我肯定意识比较浓厚
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变化,我国的就业制度和用人制度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适应个人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在此双向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大学生在就业中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自我肯定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他们更注重自身在职业上的需求。大部分有规划的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给自己定一个明确且方向正确的目标,让自己在上学期间能够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更多的大学生在上职业生涯规划课时,能够定好目标,并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动,使自己在大学期间在学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不断进步,通过后期的简历制作、面试辅导,使就业准备更加完善,在毕业时能够自信满满地到就业市场上找工作,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地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理想。大学生自我意识变强也说明,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他们更愿意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去肯定大学生在就业中已经做出的各种努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