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脑机接口哲学
0.00     定价 ¥ 12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18439
  • 作      者:
    作者:肖峰|责编:杨晓芳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肖峰,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5项,出版《信息革命与当代认识论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学术专著23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多部(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考察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缘起和发展,梳理了脑机接口哲学的研究现状,提出基于哲学视角的关于脑机接口的内涵界定和外延分类,在此基础上对脑机接口的本体论、认识论、行动-实践论、价值论、人本论和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尤其是对脑机接口正在带来或行将造就的“以想行事”“心物交互”“心脑互译”“他心通达”等人类存在和认知新方式加以了研讨,对其造成的治疗与增强、风险与获益、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等伦理选择难题进行了分析,由此全面地勾勒出脑机接口作为当代前沿技术所拓展的哲学研究新视野与新图景。
展开
精彩书摘
  《脑机接口哲学》:
  一对心脑二元论的批判
  脑机接口中心脑互译的有效性是基于人和人之间脑结构和脑激活模式的相似性。脑在进行特定的心灵活动(如意图要做什么动作,也被称为“心理作业”)时会产生具有特定特征的脑信号(如脑电信号波形、脑电波强度、特定脑区的血流量和血氧饱和水平等),通过脑电图(EEG)或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等脑机接口技术就可以发现,受试者想不同的语句时,脑部活动的区域有所不同,形成的脑信号也就不同;而不同的人进行同一心理作业时,脑信号则具有相同的特征。这些信号首先被脑信号传感器采集和记录下来,然后对这些信号加以处理,包括利用过滤技术、伪迹去除技术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再利用特征提取技术,就能从规律性出现的神经特征中“解码”或“翻译”出脑信号所对应的思维或心理作业的内容(如单词、句子和段落等)。解码或翻译是实现读心的关键,需要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所编写的解读思维的程序,用这样的程序来读心,就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式识别方法,来翻译脑信号所包含的心灵内容,或者说就是将脑活动所蕴含的心灵内容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解码而外在地呈现出来。更先进的算法被开发出来后,如循环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后,还可以将神经信号直接映射为句子,使读心变得更加便捷。
  当然,通过读脑而读心的技术也经历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目前的脑机接口只能解读简单句,主要使用前面所说的脑电图(目前通过脑电图还不能阅读人的复杂思想)、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弥散张量成像(DTI)等技术来测量脑部激活的数据(模式),再通过智能机器中的算法和程序来分析被测试者的大致想法。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包括对脑信号探测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接下来会逐渐过渡到解读人脑中的复杂想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7年6月将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所测得的大脑信号数据(包括各种子系统激活的水平等)用机器学习系统加以分析,识别了人脑中的想法,判断出受试者正在考虑什么。在足够多的人身上进行这样的实验后,就可以建立一幅大脑的“知识地图”,用以可以指导我们将人脑中的复杂思想加以准确的阅读,甚至在将来还可以解读人格、潜意识等更复杂的心灵内容。尤其是随着人类脑连接组计划的启动,利用其绘制的神经元联结综合图谱(也是人脑的“电路图”),以及思维过程中的脑活动图谱,将会更清楚地揭示脑网络分工合作与高度结构化机制,展现脑电活动的节律与脑的运行规律等,从而可以更精准地从脑联结的数据中解读出脑之所见、所想、所欲等心理活动,由此理解更复杂的脑状态和心灵状态,就如同通过人类基因组图谱可以阅读越来越多的遗传信息一样。在科学家看来,“大脑分布着无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专门接收和传递微小的电化学信息并相互作用,形成大脑活动”①。大脑活动形成心灵,而心灵无非编码在神经元联结的网络上的信息,人脑连接组就映射着人类的心灵;我们的想法、记忆被编码成数以万亿计的神经联结,读心就是对这些联结或编码(所形成的信号)进行解码,揭示其中包含的信息,即搞清楚各种微观的脑状态所对应的心理内容(想法),理解大脑内在状态的含义,或心灵的各种功能的神经生物学相关。这样的读心过程就是“信息一(编码)一神经元联结一(解码)一信息”的转化过程,即在大脑将所接收的信息转化为脑联结后,读脑一读心就是要将这种脑联绪再逆向地转化为该信息。脑联结组的所有信息被破译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握所有心灵内容是如何负载于这张脑图谱之上的,“思维识别”或全面的“心脑互译”将变为现实。
  脑机接口使我们看到了心和脑的关联性:脑信号中一定包含着某种心灵内容,而心灵内容一定要体现为某种脑信号,并且这种关联可能还具有唯一性。两者之间的这种关联甚至使得我们只有通过读脑才能精确地读心。心灵的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但表达时会因为“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或“故意误导”(如欺骗)等并不能准确地传达“心意”。由于生理上人的心灵是人脑中通过神经联结组而形成的,所以只要阅读或解码这种神经联结(及其产生的信号)的技术足够先进,就能够准确无误地读心。而且,在不进行表达或无法表达时,由于“心”的不可直接观察性,决定了离开读脑就无法读心。
  ……
展开
目录
导论 脑机接口拓展哲学新视野
第一章 脑机接口的发展及其哲学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脑机接口的发展
一 脑机接口发展中的重要节点
二 重要团队和机构的研究及其成果
三 脑机接口的技术演进逻辑
第二节 脑机接口哲学研究的兴起
一 脑机接口进入哲学视野
二 脑机接口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
三 脑机接口的身体哲学和行动哲学研究
四 脑机接口的入学研究
五 脑机接口的伦理研究
六 评介与展望

第二章 脑机接口的技术界定与哲学阐释
第一节 技术界定:脑机接口的多重功能
一 从创始人的界定到后续理解
二 脑机接口的多重技术面相
三 多学科交叉的脑机接口研究
第二节 脑机接口的类型
一 非侵入式(无创)和侵入式(有创)脑机接口
二 治疗型和增强型脑机接口
三 由脑到机与由机到脑的脑机接口及其他
第三节 对脑机接口界定和分类的哲学理解
一 脑机接口界定的哲学理解
二 脑机接口分类的哲学阐释

第三章 脑机接口与本体论
第一节 脑机接口与实在性和实在感
一 脑机接口与世界的实在性
二 脑机接口使用中的本体感或实在感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中的心脑关系问题
一 对心脑二元论的批判
二 对心脑还原论的否定
第三节 脑机接口与心物交互
一 作为哲学恒常主题的心物交互
二 脑机接口开辟心物交互新通道
三 理解心物关系的新视野

第四章 脑机接口与认识论
第一节 脑机接口的认知功能
一 作为认知技术的脑机接口
二 脑机接口的认知治疗功能
三 脑机接口的认知增强功能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与认识主体
一 脑机接口对认识主体的新型赋能
二延展认知与认识主体
三 脑机融合与认识主体
四 “亚常”与“超常”认识主体
第三节 脑机接口与认识的新形式:人工感知与脑-脑交互
一 基于脑机接口的人工感知及其技术发展
二 人工感知的多重意义
三 从人工感知到脑-脑交互
第四节 脑机接口与可知论
一 读脑及其对可知论的新论证
二 心脑互译的可知论意蕴

第五章 脑机接口与行动-实践论
第一节 脑机接口的行动-实践功能
一 行动、实践与脑机接口的基本功能
二 进展与现状简瞰
三 工作机理的哲学透视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与行动-实践哲学新概念
一 人工行动
二 延展实践与融合实践观
三 脑机接口中的“活劳动”
第三节 技术性知行合一
一 从脑机接口到知行接口:知行融合新形态
二 脑机融合中的行动-实践主体
三 基于脑机接口的知行联结新问题

第六章 脑机接口与价值论
第一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负载
一 技术负载价值的含义
二 脑机接口负载价值的维度
第二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选择:治疗还是增强
一 从治疗到增强:脑机接口的功能扩展
二 治疗优于增强:价值选择的基本立场
三 “正常”标准的变动性:从治疗过渡到增强的合理性
第三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评估:收益与风险之间
一 侵入与非侵入的收益与风险
二 更多的风险,尤其是脑增强的风险
三 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复杂性
第四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建构
一 现状:从主导价值到双重价值
二 价值建构:向善的人与向善的脑机接口

第七章 脑机接口与人
第一节 脑机接口与人的新进化
一 脑机接口与人的协同进化
二 脑机接口与身体革命
三 身体观的新拓展与身体哲学新问题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与自我认同
一 自我感与自主感:脑机接口对自我的确认
二 脑机接口对自我认同的新冲击
三 脑机接口与自我重构
第三节 脑机接口与超人、后人类及人的本质问题
一 基于脑机接口的脑机融合:走向人的新进化
二 基于脑机融合的“超人”或“后人类”景观
三 人的本质:超人还是人吗
四 无尽的人文探索

第八章 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从技术伦理到脑机接口伦理
一 技术的一般伦理原则
二 技术的伦理原则在脑机接口中的呈现
第二节 从医学伦理到脑机接口伦理
一 知情同意
二 隐私保护
三 超出治疗之外的增强
第三节 脑机接口的伦理辩护难题
一 善恶难辨:基于元伦理的辩护难题
二 原则冲突:基于规范伦理的辩护难题
三 价值差异:基于角色伦理的辩护难题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